课题:第一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课标与教材: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重温“巴斯德实验”,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认识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本节教学内容较为程式化;讲解比较浅显却是后面深入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据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知识能力目标上,要求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知道科学探究包括观察、实验、调查法和测量法等多种方法。在能力目标上,首先能尝试从日常生产生活和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并学会描述;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假设,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拟定探究计划,尤其控制好实验变量,设计好对照试验;并能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取数据,处理数据,描述现象,得出结论;撰写实验报告,进行表达与交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重温巴斯德实验的方法,掌握并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3、在情感目标上,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是人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从而促进学生形成一定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学情分析:巴斯德实验体现了生物学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有着固定的模式要遵循;分别是就生活中的某些值得探究的现象提出问题,在提出可检验性的假设,根据假设制定可行的计划,然后实施计划,再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最后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整个过程对于刚上初一的学生来说记住不难,但能做到理解运用却有相当的难度。如果这部分学不好将对后续探究性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应将“巴斯德实验”讲透,对于学生而言则应努力理解“巴斯德实验”的全过程,进而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创新支点:以重温“巴斯德实验”的全过程为媒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分析“巴斯德实验”时,尤其要让学生明白“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是巴斯德实验成功的关键。还要引导学生认识不是每个探究活动都刻意追求六个环节,而是要把握总体原则,遵循探究的基本过程,根据实际内容的需要突出侧重,避免程式化。
学习目标:
1、概述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
2、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习重点、难点:概述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
学习方法与媒体:模拟情境、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 学案。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生物圈适合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 、 、
、稳定的 等。
2、列举你知道栖息地: 、 、 、 、 。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 。
4、栖息地破坏的主要因素是: 。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活动一:理解“巴斯的实验”的全过程:
1、阅读P6分析与讨论思考:巴斯德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2、他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先期的研究,做出了什么样的科学假设?
3、在巴斯德制定的研究计划中,设计的曲颈瓶妙在何处?
4、巴斯德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设置A组实验?
5、比较本实验中A、B两组
相同点:
不同点:
6、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巴斯德应注意什么问题?
7、根据研究结果,巴斯德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二:由“巴斯的实验”——总结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归纳一下,巴斯德实验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并表达交流,可分为几个步骤?
2、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
3、科学探究成功的关键?
学生活动三:生物学的研究(科学探究)的方法:
结合课本,你能了解生物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吗?
三、你能对本节基础知识做一次系统的小结吗?
四、质疑问难(请认真反思本章节内容,把你的困惑写在下面)
五、当堂测试:
A:1、肉汤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这一假设的成立是由( )证明的? A、达尔文 B、巴斯德 C 、施来登 D、施旺
2、下列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中正确的是( )
①提出问题 ② 作出假设 ③ 表达交流 ④制定计划 ⑤ 实施计划 ⑥得出结论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④⑤⑥③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③⑥
3、可供生物学研究采用的方法有很多,如 、 、 ,
,等,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并用。探究成功的关键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 ,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 ,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的 。
4、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是 , , ,
, , 。
5、为了了解某生物环境中的生物种类通常用的方法是( )
A 、谈话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B:巴斯德试验
(1)巴斯德是 国的生物学家。
(2)提出问题:使肉汤变酸的 是肉汤本身产生的,还是从 中产生的。
作出假设:肉汤变酸是 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 。
(3) 试验步骤:
①准备两个烧瓶,A瓶是 烧瓶,瓶口 ,是 的;B瓶是瓶口拉长呈S型的 ,瓶口也是 的。
② 把等量的肉汤注入A B烧瓶并将其 ,杀死其中的可能存在的 。
③ 肉汤放凉后,放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观察肉汤的变化;现象:A瓶中的肉汤中出现了, ,肉汤 ;B瓶中的肉汤没有出现 ,肉汤保持 。
④ 将B曲颈瓶的长颈打断,使瓶口 接触空气。现象:B烧瓶内的肉汤 。
(4)实验结论:肉汤变酸是 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 。假设成立。
C:理解运用
1、下列活动,可采用调查法进行的是( )
A、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B、海底珊瑚礁成分的测定
C、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 D、光照对植物生活的影响
2、某同学在调查活动结束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植物,动物他所采取的分类依据是( )
A、生物用途 B、生活环境 C、比大小多少 D、形态结构
3、调查时首先要明确 和 ,制订合理的 ,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亡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 ,调查过程中要 ,对调查结果要 ,有时要用 。
六、课后达标题:
完成学习检测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