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第一单元第一章测验题 2012、9、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
1、“老鼠生儿会打动“,这是生物的 现象。”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是生物的 现象。
2、生物圈包括 的底部、 的大部和 的表面。
3、生物圈中适应生物生存的基本的生存条件: 、空气、 、 和稳定的 等。
4、决定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的因素是 、 、 等环境因素
5、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 。栖息地破坏的主要因素是: 。
6、右下图是一台光学显微镜镜盒里的4个镜头,
甲、乙一端无螺纹,甲较长,乙较短;
丙、丁有螺纹,丙较长,丁较短。
你能判断吗?
是目镜;放大倍数大的目镜是: ,放大倍数小的目镜是 。
是物镜;放大倍数大的物镜是: ,放大倍数小的物镜是 。
二、选择题:
1、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 )
A、机器人 B、珊瑚 C、玩具熊 D、松鼠
2、不属于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 ( )
A、收集和分析资料 B、设计探究实验
C、临摹细胞图 D、观察和调查
3、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 )移动玻片标本。
A.左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4、生物圈的厚度为 ( )
A、20千米 B、10千米 C、100千米 D、1千米
5、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物像模糊,应调节 (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遮光器
6、关于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下列正确的是 ( )
A、问题——假设——实验——结论 B、假设——问题——实验——结论
C、问题——实验——假设——结论 D、问题——结论——假设——实验
7、使用显微镜对光时,下列哪些结构应在同一条直线上?( )
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B.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
C.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D.目镜、物镜、转换器、反光镜
8、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 )。
A.细胞数目减少 B.细胞数目增多 C.细胞数目不变 D.无法找到细胞
9、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了污点,污点不可能在( )。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10、猫妈妈生小猫,小猫能长大,长大了的猫能再生小猫,这一过程说明猫具有( )特征
A、 生长、发育和繁殖 B、 生长
C 、发育适应 D、 繁殖、应激
11、“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和“雨露滋润禾苗壮”分别是说生物具有( )
A 遗传和适应现象 B、遗传和生长现象
C 变异和适应现象 D、吸收和适应现象
12、生物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
A、生殖和发育 B、生长
C、新陈代谢 D、遗传和变异
13、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小鸡破壳而出 B、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C、钟乳石慢慢长大 D、含羞草叶片被触后自然合拢
14、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
A、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B、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映
C、能生长和繁殖 D、能进行光合作用
15、肉汤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这一假设的成立是由( )证明的? A、达尔文 B、巴斯德 C 、施来登 D、施旺
16、下列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中正确的是( )
①提出问题 ② 作出假设 ③ 表达交流 ④制定计划 ⑤ 实施计划 ⑥得出结论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④⑤⑥③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③⑥
17、如果要使显微镜的镜筒升降范围较大,应调节( )
A、转换器 B、细准校螺旋 C、粗准校螺旋 D、反光镜
18、下列部件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一组是( )
A、反光镜、目镜 B、物镜、目镜 C、遮光器、镜筒 D、转换器、光圈
19、 用显微镜观察时,所有目镜是10× ,物镜标有45×,则它的放大倍数是( )
A、10倍 B、45倍 C、55倍 D、450倍
20、对光时,选用的光圈和物镜分别是( )
A、大光圈、低倍物镜 B、小光圈、低倍物镜
C、大光圈、高倍物镜 D、小光圈、高倍物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