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第三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第三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12-06 08:3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第三课时
课标与教材:
课标:课标要求“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活动建议:收集或实测不同植被环境中的大气湿度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
教材分析: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重要生理功能。本节就蒸腾现象、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两个方面做了论述。教材通过探究“叶片面积与植物散失水分的关系”,了解植物失水的主要部位。通过“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让学生认识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叶,特别是理解叶片上与蒸腾作用直接相关的结构—气孔的作用。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基本观点。通过观察图片及讨论,从理性上认识蒸腾作用的意义和保护森林及其他植被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形成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感和意识,深刻认识绿色植物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
学情分析:在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后,学生对绿色植物有了基础的认识,绿色植物无论低等还是高等,都有共同的基本特征。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重要功能,对维持植物体本身的其他生理活动十分重要。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真正的含义,学生并没有太多感性的知识,但学习起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与讨论,学生易于理解接受。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尝试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尝试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培养实验能力、动手能力。
2.通过对蒸腾作用知识的的迁移,理论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渗透生物与环境相适应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
创新支点的设计:
观察完叶片的结构后用模型展示叶片的基本结构,直观形象。
教学方法与媒体: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型展示
学习目标:
1、能够描述蒸腾现象及叶片的结构特点
2、知道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说出蒸腾作用的意义及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
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习题
1.下列几种情况中,植物蒸腾作用最强的是( )。
A.气温37℃,阴天,无风 B.气温37℃,晴天,有风
C.气温20℃,阴天,有风 D.气温20℃,晴天,无风
2.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塑料液体喷到叶片上,能形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分子不能通过的薄膜,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这类物质的作用是( )。
A.抗呼吸作用B.增强光合作用C.抗蒸腾作用D.增强蒸腾作用
3.根据所学知识推测下列哪种细胞间排列最紧密?( )。
A.叶表皮细胞B.保卫细胞C.叶脉中的细胞D.叶肉细胞
4.(2006·湖北中考)在大气湿度高时,发育中的果实内常缺钙,因为此时( )。
A.大气湿度高,蒸腾作用弱,影响钙的吸收
B.大气湿度高,呼吸作用弱,影响钙的吸收
C.大气湿度高,蒸腾作用弱,影响钙的运输
D.大气湿度高,呼吸作用强,影响钙的运输
5.植物体内的水分散失到体外的“门户”是( )
A.叶肉细胞 B.叶的表皮细胞 C.叶表皮上的气孔 D.叶脉细胞
6.控制气孔开闭,调节植物体内水分蒸腾的是( )
A.表皮细胞 B.叶肉细胞 C.保卫细胞 D.叶脉细胞
7.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蒸腾作用可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B.蒸腾作用可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C.蒸腾作用可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向上运输
D.蒸腾作用可使植物体有效地散热
7.“大树底下好乘凉”主要是因为植物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以上均无关
8.小明学习了叶片的结构,很想进一步观察保卫细胞和气孔,你认为他最好选用()
A 小麦叶片的上表皮装片 B 小麦叶片的下表皮装片 C 小麦叶片的恒切片D 小麦叶片的纵切片
9.3月12日是我国的全民植树节,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是因为()
A正值农闲季节B土壤疏松 C雨水较多 D叶没长出,蒸腾作用很弱
10.下列物质中,不从叶表皮上的气孔进出的是()
A 水 B 二氧化碳 C 无机盐 D 氧
11.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下列哪种生理过程()
A 蒸腾作用 B 呼吸作用 C 光合作用 D 滤过作用
12.蒸腾作用的概念: 以 从植物 散发到 的过程。
13.蒸腾部位: 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14.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环境 、空气 和空气 等。
15.蒸腾作用意义有① ②
③ ④
质疑问难(这堂课你有什么疑问?)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