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一章、第二章第一节(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第一章、第二章第一节(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12-06 08:4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生物期中复习——(一) 七上第一章、第二章第一节
复习目标:1、 比较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明确生物的共同特征;
3、掌握生物学探究的方法。 4、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学习过程: (
)一、知识梳理:
细菌
我们身边的生物
(分类)
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生命现象
(
奇妙的生命现象
) 1、 (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探究的方法
2、生物的生活环境
生物圈 概念: 。
范围: 。
栖息地 概念: 。
形成不同栖息地的因素 、 、 等。
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
栖息地破坏或丧失的重要因素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A细胞壁 ①控制物质进出 A
B细胞膜 ②遗传的控制中心 B
C液泡 ③ 支持保护作用 C
D细胞核 ④光合作用的场所 D
E叶绿体 ⑤内含细胞液 E
4、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分裂----(结果)
细胞生长---(结果)
细胞分化---(结果)
组织的概念: 。
器官的概念: 。
系统的概念: 。
植物体的层次结构: 。
动物体的层次结构: 。
5、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结构及功能、抓握方法:
熟记各部件名称及作用
取拿 放置要求:偏左放置,镜臂朝向自己,镜座距试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
与安放 安装要求: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1) 时针转动 螺旋,使镜筒上升。
(2)转动 ,使 物镜对准通光孔。
对光 (3)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的 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4) 注视目镜,右眼 ,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
的视野。(能将直射的阳光作为光源吗?)
安装装片:
要求:1)将装片用压片夹压住 2)将要观察的对象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观察 (1)从 注视物镜,同时双手 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
慢 至接近装片约 2 毫米处。
(2) 注视目镜,同时 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发现物像止,再转动 使物像更清晰,仔细观察。
(3)缓缓移动装片,注意物像移动的方向。
1) 实验结束后,提升 ,取下
整理和存放 2)用 擦拭显微镜;用 轻轻擦拭目镜和物镜。
3)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将镜筒降到最低, 竖立。 4)将显微镜放回镜箱,送回原处。
注意事项:
1)最主要结构 ,能识别;放大倍数 = 与 放大倍数的乘积。
2)光线强弱与 有关;太强选择 太暗选择
3)低倍镜换高倍镜变化:视野 ;细胞数目 ;范围 ;观察更 细致
4)对光后无白亮视野原因:物镜光圈未冲准通光孔;光线太暗;未调试反光镜 。
5)污点可能存在于: 、 、 上。视野中污点的判断:首先,转动目镜,污点动,污点在目镜;其次,移动玻片,污点动,污点在玻片;如不在目镜和玻片上,必然在物镜上。
玻片与物镜的距离:放大倍数越大距离越近; 放大倍数越小距离越远。
目镜的长短与倍数:越长倍数越小;
物镜的长短与倍数:越长倍数越大;
9)绘图 :用3H铅笔
二、典型例题:
1、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的特征的是( )
A、都能自由运动 B、都能繁殖 C、都具有反射活动 D、都生活在水中
2、在自然界中,孔雀开屏属于什么生命活动( )
A、美化环境 B、生长 C、获取营养物质 D、生殖
3、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为10×,如果用这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同一部位,选下列哪种物镜,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
A 10 × B 15 × C 40 × D 5 ×
4、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是生物具有( )
A、应激性 B、细胞结构 C、生长现象 D、新陈代谢作用
5、小明使用显微镜时,看不到白亮视野。分析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使用了低倍镜 B、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C、反光镜没有对准光源 D、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
6、“植物受阳光照射,制造有机物”、“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些现象说明了( )
A、生物生活需要光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生活需要食物 D、生物生活需要空间
7、探究过程:包括 、 、 、 、
、 六个环节。
8、探究计划:包括 和 ,以及所需要的 和 。
9、探究方法包括 、 、测量法、 。
10、巴斯的实验的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是肉汤变酸的 是肉汤本产生的,还是从 中进入的呢?
2)作出假设:肉汤变酸是 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 。
3)实验步骤:①准备两个烧瓶,A瓶是 烧瓶,瓶口 ,是
的;B瓶是瓶口拉长呈S型的 ,瓶口也是 的。
②把等量的肉汤分别注入A、B烧瓶并将其 ,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 。
③肉汤放凉后,放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下,观察肉汤的变化:(现象)是A烧瓶的肉汤中出现了
,肉汤 ;B烧瓶的肉汤中没有出现 ,肉汤保持 。
④将B烧瓶的长颈打断,使瓶口 接触空气,B烧瓶内的肉汤很快 。
4)实验结论:肉汤变酸是 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 。假设成立。
11、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物像,如使物象移到视野中心,则怎样移动玻片?( )
A 上方 B 右下方 C 左下方 D 右上方
13、下列是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它们分别是:1是指 ,2、3是 ,4是 其结果是形成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