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一章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课标与教材: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它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的胃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并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色植物分布广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中考所占分值也较多。因相关内容较多,本节重点介绍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和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据此制定本节
复习重点:1、各植物类群的特征和实验观察水绵 。
2、掌握蒸腾作用的部位、散失形式、意义、应用。
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各植物类群的特征;蒸腾作用的部位、散失形式、意义、应用。
2、能力目标:运用基础知识灵活答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植物的重要作用,做到爱护植物,禁止破坏植物。
学习过程:以填写知之框架中的填空为重要手段反复练习;将疑问写在质疑问难处。
一、知识框架:
1、植物的主要类群
植物类群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举例
孢子植物 藻类 植物 淡水或海水少数生活在陆地上阴暗潮湿的地方 结构:单细胞、多细胞:无根茎叶的分化 水绵的特征: 、
蕨类 植物 生活在山间阴暗潮湿的地方 有根、茎、叶的分化,开始出现简单的输导组织 肾蕨、江南星蕨
被子植物 适于生活在较干旱的环境 有 、 、 和 等 分化,具有较发达的 、
适应性最强,分布最广泛 有 、 、 、 、 、 、 的分化。靠 繁殖。种子外有
2、植物的蒸腾作用
概念:植物体内水分以 的形式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
部位:主要通过叶片的 来完成。 也可以散失少量的水分。气孔由
两两相对的半月形保卫细胞构成,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区别是它含有叶绿体。
叶片结构
是上表皮,细胞排列 ,有 作用
是叶肉,细胞中有 ,可以进行
光合作用。
是叶脉,内有 起 作用
下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有保护作用。
叫作 ,水气O2 和CO2进出叶片的通道。
注意事项:上、下表皮颜色 ;靠近上表皮细叶肉胞排列 ,靠近下表皮叶肉细胞排列 。
,叶落下时往往 朝下的多。陆生植物的上表皮气孔 下表皮。
可以降低叶面温度,防止叶肉细胞被阳光灼伤。
蒸腾作用的意义: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 ;促使 、 的运输。
增加大气 ,增加降雨
注意: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 (蒸腾散失的水分达到95%--99%)
应用:移栽幼苗要 、 、选择 天气都是为了抑制蒸腾作用.
3、植物的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理: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产物。
(
二氧化碳
+
水
光能
叶绿体
有机物
+
氧气
(
储存能量
)
)1)反应式: ( ) ( )
( ) ( )
2)光合作用的实质: 物质转化: 转化成
能量转化: 转化成
3)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①、光照强度 ②、二氧化碳浓度
4)光合作用的应用:①、间作套种 ②、合理密植
二、典型例题:
1.下面关于叶片结构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叶片上气孔可以开闭,能控制水分的散失速度 B. 一般叶片上表皮气孔多,下表皮气孔少
C. 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 D. 叶片呈绿色,是因为叶肉细胞中含大量叶绿体
2.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主要原因是( )。
A. 大树的树冠遮挡住了阳光 B. 大树有很强的蒸腾作用,带走了周围空气的热量
C. 大树根系发达,使周围土壤中水分增多 D. 大树能刮风,吹走了周围的热量
3.下列哪种物质不通过气孔进出 (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无机盐 D. 水
4.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个结构散失的?( )
A 根 B 茎 C 叶 D 果实
5、西瓜结果时,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植株的生长 D、果实的形成
6、济阳“富硒”西瓜远近闻名,它由小长大的主要原料是( )
A.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水 B.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无机盐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7、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下列哪项措施不能提高大棚蔬菜产量( )
A.补充氮气 B.适度增加大棚中CO2的浓度 C.增加光照时间 D.增加大棚中昼夜温差
8、养鱼缸里经常要放置一些新鲜的水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水草的呼吸作用增加鱼缸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B.新鲜的水草可以美化养鱼缸
C.水草的光合作用增加鱼缸内氧气的含量 D.水草是鱼的重要饵料
三、当堂测试
1、(2010年学业水平测试题)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
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 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乙装置必须放在 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 。
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水分是以 的形式通过叶片上的 散失的。
2、(2009年学业水平测试题)根据下面的资料,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
十七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棵2.5
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桶里,只浇雨水。5年后,柳
树长到85千克,而泥土的重量只少了不到100克。由于水是加到
桶里的惟一物质,所以,海尔蒙特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
1)该实验中泥土的重量减少了,这主要是由于
2)海尔蒙特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你认为影响柳树生长的外界因素还有哪些
。
3)柳树吸收的水分中,一部分作为 合成有机物,而绝大部分则通过 散失到空气中。水分散失到空气中对植物体本身的意义是 、 、 。
3、夏天移栽植物时,植物经常萎焉甚至死亡。原因主要是植物散失的水分多于根吸收的水分,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移栽成活率:
(1)移栽时除去少量的 。 (2)选择傍晚或 时移栽植物。
(3)移栽后一段时间内给植物 。(4)多带 ,保护 。
10、绿色开花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其中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依次是 ( )
A.氧和有机物、光能和叶绿体、水和无机盐 B.二氧化碳和水、光能和叶绿体、氧和有机物
C.光能和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氧和有机物 D.水和无机盐、二氧化碳和水、氧和有机物
12、小麦叶肉细胞存在的能量转换器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染色体 C.线粒体 D.叶绿体
13、能够直接利用太阳能是( )
A、食草动物 B、食肉动物 C、植物 D、腐生生物
20、下图是某同学为证明“氧气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的”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的是______,产生的是否是氧气呢?请进一步证明:把将要熄灭
的火柴放入试管中会 。
2)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得出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在____ 的条件下进行,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证明光合作用是由 完成的。
3)光合作用实质上就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 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________,并且释放 的过程,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