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12-06 08:5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课时
【课标与教材】
课标要求: 概述无脊椎动物不同类群(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四种动物的基本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增加的新知识较多,涉及较广,图片较多。基本特征的学习应借助图片,分析综合加深认识。本节是第二章的开篇,是后续内容学习的基础。
【学情分析】通过对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的基本特征已有所了解;通过对本单元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学习生物类群的规律和方法。这些知识都为本节课学习无脊椎动物的各类群奠定了基础。生活中,有些同学认真观察、善于思考,对较大个体、常见的无脊椎动物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有了整体的感知。有些同学通过阅读或观看视频等多种途径,对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分组实验能区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异同,并能概述它们的主要特征。
2、尝试列表比较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异同,初步感知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3、关注无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列举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归纳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能力
2、通过对各种生物的认识,了解动物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观点
教学重点: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区分
【创新支点】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音、频等有关资料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把生物教学的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学习方法与媒体】多媒体、学案、小组合作等相结合的方式
学习目标:
知道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描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环境以及水螅的捕食特点
能够说出腔肠动物的代表动物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通过知识链接复习、巩固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1、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
2、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
3、蒸腾作用
概念:水分以___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结构:依靠___完成,其张开和闭合受___控制
意义:促进植物体对___的吸收;促进对___和___的运输;使植物体有效地___;增加___,调节气候。
4、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有___,___,___。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有___,___。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动物图片,引出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合作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有效利用学生差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层次的激发学生的思维。
(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72页-73页,完成下列问题。
1、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___ 、___、___、___、___、___等类群。
2、水螅的体壁由___层细胞构成,消化腔直接与___相通,口周围有___可以捕食。
3、腔肠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多细胞动物,身体呈状___,体壁仅由___构成,消化腔有___ ,无___。大多生活在___里,少数生活在淡水中。
4、常见的动物有___、___、___、___等。
(二)合作探究:观看水螅捕食的视频及多媒体图片,小组合作,回答下列问题
1、尝试描述水螅的外部形态特点。
2、水螅是如何捕获食物的?
水螅的体壁和消化腔各有何特点?
(三)自主学习:阅读课本74-75页,完成下列题目
1、扁形动物是一类有___无___的多细胞动物,因身体扁平而得名,多数营___生活。常见动物有___、___等。
2、线形动物身体一般为___形或___形,两头尖,有___有___。通常生活在土壤或水域中,也有些种类___。
3、蚯蚓属于___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___构成,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通过___和___来完成运动。体壁分泌黏液,保持湿润以保证___。常见种类有___、 ___ 等。
4、瑞典分类学家林耐把这些身体细长、左右对称、无___、能蠕动的动物,统称为___动物。
四、质疑问难:这节课你有什么疑问?通过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整合的能力及合作精神。
五、整体建构: 你能简单概括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吗?通过整体建构,构建本课知识体系,将知识内化、提升。
六、当堂测试:体验成功的乐趣,巩固所学,查缺补漏,及时纠错。
1、腔肠动物体内的空腔被称为( )
A.空腔 B. 消化腔C. 体腔 D. 内脏
2、绝大多数腔肠动物的生活环境是( )
A.阴暗潮湿的陆地上 B. 海洋中C. 淡水中 D. 黑暗处
3、下列动物中营寄生生活的是( )
A.绦虫 B.水螅 C.蚯蚓 D.蝗虫
4、在水螅周围放些水蚤,活水蚤进入水螅体内的方式为( )
A.水蚤游到水螅口中 B.水螅快速游动捕获食物
C.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送入口中 D.以上三种方式均有可能
5、下列动物有口无肛门的是( )
A.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B.腔肠动物和线形动物 
C.线形动物和腔肠动物 D.扁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6.蛔虫的消化器官不同于绦虫的特点是( )
 A.有口无肛门 B.有小肠、大肠 C.有口有肛门 D.有肛门无口
7.白天下过雨后,经常见到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 )。
A.土壤中缺少空气,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进行呼吸
B.土壤中食物减少,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进行觅食
C.蚯蚓到地面上来饮水
D.潮湿的地面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8.下列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对虾 B.蜈蚣 C.蛇 D.水蛭
9.我们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最方便的是根据( )。
A.体节的形状 B.环带的位置 C.刚毛的长短 D.口和肛门的区别
10.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 )。
A.体温恒定 B.用肺呼吸 C.胎生哺乳 D.体内有脊柱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