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12-06 09:0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生物圈中的动物(复习)
课标与教材:课标要求了解生物的几各类群的适应环境生活的结构特点与主要特征。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掌握动物运动的基础及完成运动的过程。掌握动物的各种行为及各种行为的形成。了解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1、了解几各类群的适应环境生活的结构特点与主要特征。
2、掌握动物运动的基础。
3、掌握动物的各种行为及各种行为的形成
4、了解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学习难点:1、鸟类、哺乳类动物的适应环境生活的结构。
2、掌握动物运动的基础。
3、各种行为的形成。
学情分析:学生以初步掌握动物的基础知识,在复习中可能有厌学的表现,教师应时刻关注并引导他们。(红字部分教师备课要写出来)
学习目标:1、了解几各类群的适应环境生活的结构特点与主要特征。
2、掌握动物运动的基础。
3、掌握动物的各种行为及各种行为的形成。
4、了解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学习方法与媒体: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 学案(学具:报纸)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我们以学习了生物圈中的动物下面回顾所学知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环节一:小组议论 回顾:
1、无脊椎动物:
(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4)、环节动物(蚯蚓)的结构特征及生活习性
(5)、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6)、节肢动物(蝗虫)的结构特征及主要特征。
2、脊椎动物:
(1)、鱼类的主要特征
(2)、两栖类的主要特征:
(3)、爬行类的主要特征:
(4)、鸟类(家鸽)的主要特征:
A、体型:
B、消化系统的特点:
C、呼吸的特点
D、骨的特点:
(5)、哺乳动物的特征:
A、牙齿:
B、呼吸:
C、体腔:
D、神经:
E、生殖:
3、动物的运动:
(1)、运动的方式:
(2)、运动的基础:
A、骨连接:
B、关节的结构:
C、骨骼肌的组成:
(3)、运动的实现:
4、动物的行为: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性行为:
C、社会行为:
5、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A、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B、维持生物的生存和稳定:
三、质疑问难:根据情况定时间
五、当堂测试:
1.将骨骼肌连接在骨上的结构是( )。
A.关节囊 B.韧带 C.肌腱 D.肌腹
2.蜜蜂抬着头跳“8”字形舞,并迅速摆动尾部,所表达的信息是( )。
A.蜜源在离蜂房很近的地方 B.蜜源在向着太阳,离蜂房有一定距离的地方
C.蜜源在背着太阳有一定距离的地方 D.蜜源在背着太阳,离蜂房很远的地方
3.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几个星期。下列有关这一事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繁殖行为④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⑤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4.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最根本上是由( )决定的。
A. 环境因素 B.遗传因素 C.体内激素 D.同种个体间相互传递的信息
六、课后达标题:
A组:
1、手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处于的状态分别是(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二者都舒张 D.二者都收缩
2、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下列几组动物中“尝试与错误”次数最多的是( )。
A. 大猫、大狗 B.大鸡、大鸭 C.小猫、小狗 D.小鸡、小鸭
3、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运动方式
B.各种动物都具有通过运动适应环境的特征
C. 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于食物
D.所有动物的运动都是靠器官来进行的
4、下列哪一项不是恒定体温的意义 ( )。
A.增强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B.减小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
C.扩大动物的分布范围 D.摆脱自然界对动物的束缚
B组:
5、鱼类具有的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的结构是( )。
A.鱼鳔 B.侧线 C.背鳍 D.尾鳍
6、下列生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狗尾草与大熊猫 B. 家兔与大熊猫 C.金鱼与大熊猫 D. 蝗虫与大熊猫
7、以下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被蜜蜂蛰过的猴子不再取食蜂蜜②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捕食昆虫饲喂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③母鸡孵小鸡④老鼠走迷宫而取到食物⑤蚯蚓避开电刺激而爬向潮湿的暗室
A.①④ B.②③ C.④⑤ D.①⑤
8、消灭蝗虫时,把它的头部置于水中却不能使它窒息,原因是( )。
A.蝗虫可以吸收水中的空气 B. 蝗虫通过气门进行呼吸
C.蝗虫可以几小时不呼吸 D. 蝗虫可以通过体表进行呼吸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