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1.了解作者和生平经历。
2.读懂诗意,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词中寄寓的情感。3.学习品析诗词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感情。
学习目标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
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他是我国田园诗的鼻祖,和山水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
作者简介
作者生平
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期,时局动荡不安,政治极端黑暗,儒家思想的教育,使他对统治者有过幻想,希望能通过出仕的途径,实现他“大济苍生”的宏愿。但是,在几次出仕的过程中,他逐步看穿了那个黑暗腐朽的社会和自己格格不入。他坚持自己的气节,不愿和统治者妥协,只有隐退田园,躬耕自乐。
他的人生经历看,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前,年少居家,饱读诗书,有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第二时期:29岁到41岁,时仕时隐,处在彷徨挣扎中;第三时期:42岁到62岁,他毅然归居田园,直至病故。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
题解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体裁:古体诗
听读诗歌
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主要指唐以前的诗歌,也包括唐以后文人模拟的古体诗。与近体诗(格律诗)不同,古体诗每句字数不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格律自由,不求对仗,平仄押韵也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
文体知识
结庐在 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 尔?心远地自偏。
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如此,这样。
【译文】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建造房舍,却没有车马的喧闹。要问我如何能够做到这样?心里远离世俗,自然就觉得住的地方偏僻安静。
喧嚣扰攘的尘世。
指官场繁琐的应酬和功利性较强的交往。
偏远,偏僻。
指心志高远,淡泊名利,宁静处世等。
读懂诗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闲适淡泊的样子。
【译文】(我)在东篱下随手采摘菊花,内心闲适淡泊,偶然抬头,看到南山美景。傍晚山间的云气十分秀丽,飞翔的鸟儿结伴归巢。这里边蕴含着人生的真谛,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东边的篱笆。也指代菊圃。
山间的云气
傍晚
相伴
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读懂诗意
赏读诗歌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1.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什么可以“无车马喧”?
因为诗人远离官场,看淡了名利,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即使身处闹市,也显得偏僻安静。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赏读诗歌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见”写出了诗人不经意间看到南山美景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诗人内心与自然的契合,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赏读诗歌
这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夕阳西下,南山雾霭缭绕,景色优美,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叽叽喳喳地叫着纷纷归巢;
借景抒情,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人应该返璞归真。表达了作者归返自然,超尘脱俗的心境。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赏读诗歌
“真意”指的是什么?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和情感?
“真意”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表现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诗歌主旨
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农村自然风光的优美和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情,以及诗人厌恶官场生活,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结合本诗和作者生平经历,说说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理想和信仰而活着的文人。
拓展延伸
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心志高远,淡泊名利,即使居住闹市也会觉得像隐居山林一样偏僻安静。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课堂检测
D
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课堂检测
B
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表达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句子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写诗人看到南山时的随意自然,表现诗人闲适恬静的句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