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上语文第2单元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上语文第2单元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6 22:5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检测卷
(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亭亭山上松,□□□□□。(刘桢《赠从弟》其一)(1分)
(2)岂不罹凝寒?□□□□□。(刘桢《赠从弟》其一)(1分)
(3)曹植在《梁甫行》中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的诗句是:□□□□□,□□□□□。(2分)
高峰入云,□□□□。两岸石壁,□□□□。(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分)
默写曹植的《梁甫行》。(4分)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jié zé( )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理。(鲁迅《藤野先生》)
(2)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zhóu li( )相处都很和睦。(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3)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hè lì jī qún( )、引人注目的可能。(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4)到了晚上,简直是jīn pí lì jìn( )。(爱芙·居里《美丽的颜色》)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一部电影必须有许多生动的细节,细节抓得好,处理得好,的确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B. 班长把同学们希望到野外秋游的想法报告给班主任,这种“为民请命”的精神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赏。
C. 支教的王老师,看着村子里山穷水尽的现状,不禁热泪盈眶。
D. 不言而喻,在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一直是“智慧”的代名词。
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将“提高”改为“体现”)
B. 只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将“只要”改为“只有”)
C. 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10万多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删去“几乎”)
D. 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将“由于”删去)
5. 仿照句子,在下面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对偶。(4分)
无舵的航船,颠颠簸簸,没有方向; , , 。
二、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怀民亦未寝( )(2)相与步于中庭(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对文章的分析,说得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 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
B. 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
C. 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
D. 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以极其少的文字,包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以荻画地(以:用) B. 教以书字(书:写)
使学为诗(为:作为) D.及其稍长(及:等到)
请用三条“/”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抄 录 未 毕 已 能 诵 其 书 以 至 昼 夜 忘 寝 食 唯 读 书 是 务 。
你从本文中获得了哪些启发?(3分)
.
课外文本阅读(10分)
①你在小孩时快活不 我,不快活。至少我在回忆中想不起来。
②单看我们孩子的衣着先就可笑。浑身全给裹得紧紧,膊、胫、腿,也不让露在外面,怕着凉。怕着凉,不错;可是裤子是开裆的,孩子一往下蹲,屁股就往外露,肚子也就连带通风——这倒不怕着凉了!
③孩子是不能常洗澡的,洗澡又容易着凉,在我们家乡地方终年不洗澡的孩子并不出奇,我都不知道自己小时候每年洗几回澡。冬天不用说,因为屋子不生火,当然不洗。夏天有时不得不洗,但只浅浅的一只小桶,水又很烫,结果孩子们也就不爱洗。
④我记得孩子时候顶怕两件事:一件是剃头;一件是洗澡。“今天我总得‘捉牢’他来剃头”,“今天我总得‘捉牢’他来洗澡”,我妈总是这么说。他们可不对我讲一个一定得洗澡的理由,他们也不把洗的方法给弄适意些。这影响深极了,我到现在也总把洗澡看做一种必要的麻烦。
⑤我的受业师父查桐荪先生,因为他出世时父母怕孩子着凉没有给他洗澡,他就把这不洗澡习惯一直带到棺材里去——从生到死五十几年一次都没有洗过身体!不刷牙、不洗头、很少洗脸。
⑥我们很少想到,品格、性情,乃至思想上的不洁也多半是缘于小时候父母的姑息与颟顸。一般父母心目中的“好孩子”观念是:愈不像孩子的孩子在他们看来是愈好的孩子。
⑦孩子得听话,不许闹——中国父母顶得意的是孩子听人家吩咐规规矩矩地叫人,绝对机械性地叫人——“伯伯”、“妈妈”。
⑧因为要强制孩子听话,大人们有时就用种种哄骗恫吓的方法。多少成人作伪与怯懦的品性是在“别哭,老虎来了”、“别嚷,老太太来了”、“不许吃,吃了要长疮的”一类话下养成的!
⑨不要怪孩子性情不好,或是愁他们身子不好,实际只要你们肯费一点心思,花一点工夫,认清了孩子本能的倾向,治水似的耐心地去疏导它,原来不好的地方很容易变好。
⑩做父母的都有一个创作的机会,把你们的孩子养成一个健康、活泼、灵敏、慈爱的成人,替社会造一个有用的人才,替自然完成一个有意识的工作,同时也增你们自己的光,添你们的欢喜——这机会还不够大吗
⑾现代的成人,为什么都是这么懒、这么脏(尤其在品格上与思想)、这么蠢、这么丑、这么破烂 现代的青年,为什么这么弱、这么多愁多悲哀 这种种的不健康——多是做爹娘的当初不曾尽他们应尽的责任,一半是愚暗,一半是懒怠。
12.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A. 小孩子不快活的原因。
B. 现代青年身体和思想上的不健康多是因为父母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C. 人的品格性情乃至思想上的不洁多半是缘于小时候父母的姑息颟顸。
D. 做父母的应该把自己的孩子养成一个健康、活泼、灵敏、慈爱的成人。
13.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第⑤段列举了查桐荪先生十几年不曾洗澡的事实,强有力地论证了父母不正确的行为习惯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之深。
B. 第⑥段中“颟顸”一词的意思是疼爱有加。
C. 本文从事实中得出道理,论证有力。
D. 本文先从孩子的身体方面,后从孩子的思想方面,举例论证了父母对孩子正确教育的缺失。
14. 本文的题目是“小孩子的不快活”,请你结合本文观点以及自身的生活体验说说,“小孩子”为什么“不快活”?(4分)
.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17分)
回忆我的母亲(节选)
——朱德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15. “朴素的阶级意识”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4分)
.
16. 文中“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是如何体现的?(4分)
.
17. 根据选文内容,谈谈“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
18. “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一句中“管束”能不能换成“管教”?为什么?(5分)
.
作文(50分)
19. 岁月无情,带走许多东西,却带不走我们的记忆……
请你以“生活记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表达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四、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看起来,螳螂的这个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个开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真的是把它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当蝗虫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在没有弄清来者是谁之前,它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势的。这样一来,一向擅于蹦来跳去的蝗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来了。已经慌了神儿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儿忘到脑后去了。可怜的小蝗虫害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在它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明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它居然如此地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看来螳螂的心理战术是完全成功了。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的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文段的内容。(2分)
.
21. 你知道“螳螂精心设计的作战计划”是什么吗?请写下来。(4分)
.
22.请结合文段内容说说螳螂的习性。(4分)
.
八年级语文单元检测(二)
(上册第2单元)参考答案
一、基础(24分)
(10分,本题共5小题10组空格,每组空格1分,错、漏、多1字,该组空格即不能得分。)(1)瑟瑟谷中风。(2)松柏有本性。(3)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4)清流见底。五色交辉。(5)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2.(4分,每空1分。)(1)诘责(2)妯娌(3)鹤立鸡群(4)筋疲力尽
3. (3分)C【详解】试题分析:考查成语(词语)的正确作用。A. 画龙点睛:比喻写作或说话时在关键处用精辟的词句点明要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B.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申诉痛苦。运用时加上引号后,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C. 山穷水尽:山和水到了尽头。比喻走投无路,陷入绝境。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D.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明白。形容事理极其显明。使用正确。据此,答案为C。
4. (3分)C【详解】试题分析: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C项,语序不当,“所有”不应修饰“中国”,应当为“中国所有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据此,答案为C。
5.(4分)参照示例:断线的风筝,飘飘摇摇,没有着落.
二、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6.(3分)(1)睡觉。(2)散步。(3)只是。
7.(4分)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手中有像交错纵横的藻和荇似的水草,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8. (3分)B(“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此处有误;应是:表达的感情微妙复杂,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更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从文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9.(3分)C应为“写”、“作”。
10.(3分)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11.例如:(3分,任意一点均可)(1)读书要勇于克服困难;(2)有志者事竟成;(3)集腋成裘,学习要积累。
【翻译】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课外文本阅读(10分)
12.(3分)B 解析:整体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还可以根据最后一段总结中看出。
13.(3分)B 解析:根据上下文可以猜出“颟顸”应是糊涂而马虎的意思。
14. 示例:我认为小孩子不快活的原因是父母对我们的教育太过于成人化。如文中所说的“中国父母顶得意的是孩子听人家吩咐规规矩矩地叫人,绝对机械性地叫人”,这样的父母从来没考虑过小孩子面对陌生人时本能的惧怕心理。又如我的父母总是教我在陌生人面前说一些违心的奉承的花,要说祝酒辞,这些都让我觉得虚伪和难以接受。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17分)
15.(4分)同情贫苦的人。
16.(4分)祖父坚持劳动、祖母分派工作、全家各行其是、相处和睦。
17.(4分)勤劳俭朴、任劳任怨、性格和蔼、宽厚仁慈。
18.(5分)不能。因为“管教”侧重“教”,“管束”侧重“束”。“管束”有管教约束,使之不越轨的意思,比用“管教”更为妥帖,所以不能换。
作文(50分)
19. 按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作文等级 立意选材 结构条理 语言文字
一类卷 (45-50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 (40-44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 (30-39分)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四类卷 (15-29分)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 (0-14分)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加分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l-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立意深刻。 2.构思独特。3.语言优美。 4.富有个性。 5.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扣分 1.1.作文无标题或题目不完整、有错字扣2分。 2.不足5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 3.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别字不计) ,最多扣3分。 4.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 5.文面脏乱、字迹潦草者扣1-3分。 6.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1-3分。
四、附加题(10分)
20. (2分)本段文字主要记叙了螳螂捕食的情景。
21.(4分)参考示例:对于螳螂奇怪的姿态,蝗虫过于害怕,甚至往前移动到螳螂可以攻击到它的范围以内,螳螂就毫不客气的,用自己的“掌”击打蝗虫,再用两条锯子用力把它压住。
22.(4分)参考示例: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例如:当蝗虫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