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昆虫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昆虫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7 16:1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昆虫记》
一、选择题
下列关于《昆虫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一篇科普作品,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B.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他足足花了三十年时间写成这本巨著,罗曼·罗兰称他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C.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读来情趣盎然。
D.《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作者的独特研究方法有关,它把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睁大眼睛观察触角、上颚等,努力思考这些器官的功能。
下列对《昆虫记》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昆虫记)融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B.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后,深刻地描绘了多种昆虫的生活,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习性,活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种种描写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
C.《昆虫记》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D.法布尔因《昆虫记》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和诺贝尔奖。
《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作者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阅读时我们能发现,整本书的章节在内容安排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 )
A.绝大多数章节主要写同类多种昆虫,突出一种昆虫。
B.绝大多数章节只写一种昆虫,从各个角度展开描述。
C.绝大多数章节写两种不同类的昆虫,进行对比分析。
D.绝大多数章节写同类的多种昆虫,归纳它们的共性。
很多动物的巢穴都是遵循对数螺线建的,下列不遵循这种规律的一个是( )
A.蜘蛛 B.鹦鹉螺 C.蜗牛 D.蚯蚓
具有把固体物质变成液体物质的惊人本领的动物是( )
A.萤火虫 B.黄蜂 C.园蛛 D.老鼠
米隆食粪虫制作的葫芦状的粪球,不含下列哪一项成分( )
A.绒絮团 B.粪团 C.动物毛皮 D.细肉渣
二、填空题
《昆虫记》又名 ,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他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常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被誉为“ ”。
蟋蟀盖房子是在 (季节),蟋蟀房子的特点有 。
《神秘的池塘》一中描写了池塘底下的许多沉静又稳重的贝壳动物: 沿着池底轻轻地、缓缓地爬到岸边; 伏在它们的征服物上,不停地扭动身躯,一副得意扬扬的样子;孑孑在水中有节奏地一扭一曲,不久的将来它们就会变成 。
综合填空。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地方时,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
这段文字选自名著《 》,作者是 ,他为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小生灵们鲜为人知的本能和习性。比如,能不用任何工具“剪”下圆叶片的 ;被毒蜘蛛咬伤后,给它喂食时会像婴儿般哭闹的 。这些都与他独特的研究方法有关,他是用 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的。
三、简答题
克罗多蜘蛛是如何将房子建得非常坚固的呢?
《昆虫记》中,作者以人性的眼光去描写虫类,将昆虫的世界描绘得如人的世界。请你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特点。
阅读了《寂静的春天》,是什么使春天变得如此寂静?人们在生活中可以具体做些什么来保护环境?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昆虫记》被誉为“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请说明理由。
四、阅读提升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相关练习。
蜘蛛的几何学
法布尔
①当我们观察着园蛛,尤其是丝光蛛和条纹蛛的网时,我们会发现它的网并不是杂乱无章的,那些辐排得很均匀,每对相邻的辐所交成的角都是相等的;虽然辐的数目对不同的蜘蛛而言是各不相同的,可这个规律适用于各种蜘蛛。
②我们已经知道,蜘蛛织网的方式很特别,它把网分成若干等份,同一类蜘蛛所分的份数是相同的。当它安置辐的时候,我们只见它向各个方向乱跳,似乎毫无规则,但是这种无规则的工作的结果是造成一个规则而美丽的网,像教堂中的玫瑰窗一般。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
③我们可以看到,在同一个扇形里,所有的弦,也就是那构成螺旋形线圈的横辐,都是互相平行的,并且越靠近中心,这种弦之间的距离就越远。每一根弦和支持它的两根辐交成四个角,一边的两个是钝角,另一边的两个是锐角。而同一扇形中的弦和辐所交成的钝角和锐角正好各自相等——因为这些弦都是平行的。
④不但如此,凭我们的观察,这些相等的锐角和钝角,又和别的扇形中的锐角和钝角分别相等,所以,总的看来,这螺旋形的线圈包括一组组的横档以及一组组和辐交成相等的角。
⑤这种特性使我们想到数学家们所称的“对数螺线”。这种曲线在科学领域是很著名的。对数螺线是一根无止尽的螺线,它永远向着极绕,越绕越靠近极,但又永远不能到达极。即使用最精密的仪器,我们也看不到一根完全的对数螺线。这种图形只存在于科学家的假想中,可令人惊讶的是小小的蜘蛛也知道这线,它就是依照这种曲线的法则来绕它网上的螺线的,而且做得很精确。
⑥那么,对数螺线它究竟有什么用呢?
⑦它确实广泛的巧合,总之它是普遍存在的,有许多动物的建筑都采取这一结构。有一种蜗牛的壳就是依照对数螺线构造的。世界上第一只蜗牛知道了对数螺线,然后用它来造壳,一直到现在,壳的样子还没变过。
⑧但是蜘蛛呢?蜗牛的壳要造好几年,所以它能做得很精致,但蛛网差不多只用一个小时就造成了,所以它只能做出这种曲线的一个轮廓,尽管不精确,但这确实是算得上一个螺旋曲线。是什么东西在指引着它呢?除了天生的技巧外,什么都没有。天生的技巧能使动物控制自己的工作,正像植物的花瓣和小蕊的排列法,它们天生就是这样的。没有人教它们怎么做,而事实上,它们也只能做这么一种,蜘蛛自己不知不觉地在练习高等几何学,靠着它生来就有的本领很自然地工作着。
⑨几何学家对这曲线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最后用一个很复杂的代数式来表示。如果要用数字来表示的话,这个数字的值约等于这样一串数字1+1/1+1/1*2+1/1*2*3+1/1*2*3*4+……的和。
⑩几何学家不喜欢用这么一长串数字来表示,所以就用“e”来代表这个数。e 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数学中常常用到它。
我们人类的数学测量方法是聪明的。但我们对发明这些方法的人,不必过分地佩服。因为和那些小动物的工作比起来,这些繁重的公式和理论显得又慢又复杂。难道将来我们想不出一个更简单的形式,并使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吗?难道人类的智慧还不足以让我们不依赖这种复杂的公式吗?我相信,越是高深的道理,其表现形式越应该简单而朴实。
在这里,我们这个魔术般的“e”字又在蜘蛛网上被发现了。在一个有雾的早晨,这粘性的线上排了许多小小的露珠。它的重量把蛛网的丝压得弯下来,于是构成了许多垂曲线,像许多透明的宝石串成的链子。太阳一出来,这一串珠子就发出彩虹一般美丽的光彩。好像一串金刚钻。“e”这个数字,就包蕴在这光明灿烂的链子里。望着这美丽的链子,你会发现科学之美、自然之美和探究之美。
这种自然的几何学告诉我们,宇宙间有一位万能的几何学家,他已经用它神奇的工具测量过宇宙间所有的东西。所以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规律。
(选自《昆虫记》,有删改)
(1) 文章以“蜘蛛的几何学”为标题有何作用?
(2) 请从修辞角度品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 阅读文章②~④段,说说蜘蛛织网的方式有哪些独特之处?
(4) 第⑥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5) 读完本文,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请简要写下来。
阅读理解。
①有一小片山毛榉矗立在不远处,它们的树干光溜溜的非常挺拔,看上去干净利落。树冠上停留着几只乌鸦,吱吱哇哇的一刻也不住声,像是在争论着什么,偶尔清理一下羽毛,将那些老去的羽毛拔下来,扔到地面上,给过几天要长出来了的新羽毛腾出地方。
②树下铺满了苔藓,软软的就像地毯。刚走上去我就发现了一个蘑菇,它上面伞状的冠还没有打开,这个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鸡蛋。这是我人生中采到的第一个蘑菇,我把它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地看。当时的我既兴奋又好奇。正是这种好奇心,使我有了观察动植物的欲望。
③当时青苔上还有许多别的种类的野菌。它们形状不一,颜色各异,有小铃铛形状的,有灯泡形状的,还有茶杯形状的。有的破了会流出牛奶一样的液体,像是在流泪一样,有的如果被踩到就会变成蓝色。这里面有一种最稀奇,它的外形像梨,顶端有一个圆孔,就像一个烟筒一样,每当我用手指头去戳它下面,就会有一簇烟从顶端的圆孔中喷出,这种野菌我收集了一大袋子,有心情的时候就把它们拿出来挨个放烟,直到它们缩成像火绒一样的东西为止。
④这片小树林此后不断给我带来快乐,我自打第一次在里面发现蘑菇之后,便经常光顾,并乐在其中。我甚至同停留在树冠上的乌鸦结成了朋友,它们见证了我学习识别各种蘑菇。我经常采很多蘑菇回家,可是我的家人并不理解我的做法。他们总是指责我把这些有毒的东西带回家,尤其是一种被称为“布道雷耳”的蘑菇,我总是不能理解,这么漂亮的蘑菇怎么会有毒呢?母亲甚至还用她的亲身经历来告诉我毒蘑菇的危害有多大。但是,这些都没有改变我对这些蘑菇的感情。
⑤我不断地光顾这片树林,不断地观察各种蘑菇,最终根据自己的观察将它们分成三类。第一类蘑菇的菌盖底下生长着排列紧密、匀称的叶瓣,呈放射状,这是最常见的一类。第二类的菌盖底下长有一层厚垫,上面没有叶瓣,而是有一些肉眼勉强可以看到的细孔。第三类蘑菇的菌盖上面长着一些小突起,像是猫舌头上的那些突起一样。我起初并没有想过要给蘑菇分类,只是想找一种能够记住各种蘑菇的方法,结果通过不断地归纳,它们的分类自己就显现了出来。
⑥后来无意中在一本书中见到了蘑菇的分类,上面居然也是分为三种,分类依据与我总结的也基本相同;它们还在书中提到了这些蘑菇的拉丁文名字,我当时不识拉丁文,这正好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我借此训练着拉丁文和法语的互译。拉丁文这种古老的语言,只有神父在教堂中诵说弥撒的时候才会用到,这使得蘑菇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大增,我最先学会的拉丁文就是各种蘑菇的名字。
⑦这本书中还提到了那种特殊的蘑菇,就是会喷烟的那种。它在书中的名字居然叫作“狼放屁”。我觉得实在是太低俗了。几天之后我在书中又发现了一种蘑菇,它的拉丁文名字叫作“丽考贝东”,我觉得这个名字非常体面、非常气派,讽刺的是,后来我才知道“丽考贝东”的意思就是狼放屁。在动物学和植物学上,有许多命名是古人留下来的,还有很多是从外文中译过来的。我觉得有些词是不能直译的,因为古人命名的时候不会像今天一样,非常严谨,他们可能只是随口一说,要是把这种词直译过来的话,很多都会让人啼笑皆非,甚至非常粗俗。
⑧儿童的好奇心大人并不能完全理解,我当年沉迷于蘑菇的时候就是那样;我当时觉得非常快乐,可是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阴似箭,时光荏苒;到了如今的年龄,更是感觉如此,觉得生命之花已经过了盛开期,开始枯萎了。生命就像小溪中的溪水,一点点儿地流尽,一生的经历,就是沿岸的风光;如今,这条溪水已经快流到了终点,眼看就要枯竭。让我们像珍惜每一滴水那样,珍惜生命最后的时光吧!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
(1) 第④段中“但是,这些都没有改变我对这些蘑菇的感情”中“这些”指代什么?
(2) 指出第③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3) 作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将蘑菇分成了哪三类?请概括出来。
(4) 结合选文,说说作者回忆童年后有了哪些感触。
1-6 DDBDAB
7. 《昆虫的故事》 ;法布尔;昆虫的史诗
8. 秋季;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
9. 田螺;水蛭;蚊子
10. 昆虫记;法布尔;切叶蜂;小麻雀;野外观察和实验
11. 整个屋子由许多拱门支撑着,这些拱门都被用克罗多蜘蛛吐出的丝固定在了石头上。
12. 《昆虫记》用文学的笔调介绍昆虫,充满了盎然的情趣。比如,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岀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答案:
示例: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13. 表层的原因是化学药品;深层原因是人类“控制大自然”“骄傲自大”的心态。随手关水龙头、一水多用、少用洗洁精、争做“公交族”或“自行车族”、选购绿色食品、选无磷洗衣粉、拒绝过度包装、自带菜篮买菜、少用一次性餐具等。
14. 示例一:这本书语言非常生动,以人性关照虫性,将昆虫拟人化;读后会让我们更加尊重了解昆虫,更加热爱昆虫。
示例二:这本书语言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同时这本书以人性关照虫性,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
15.
(1) 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了全文;生动有趣,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蜘蛛网规则而美丽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蜘蛛织网本领的赞美。
(3) 同一类蜘蛛将网分成的份数相同,样子规范;构成螺旋形线圈的横辐都互相平行,且越靠近中心弦之间距离越远;扇形中的锐角和钝角分别相等。
(4) 内容上:以问句的形式单独成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数螺线的介绍,为下文展开对数螺线作用的叙述做铺垫。
(5) 示例:做任何事情都要细致认真;要善于总结经验,发现规律;自然界中蕴含着无穷的奥秘,要努力探索。
(6) 观察细致、执着探究
16.
(1) “我”的家人不理解“我”的做法,他们指责“我”把这些有毒的东西带回家,母亲用她的亲身经历来告诉“我”毒蘑菇的危害有多大。
(2) 举例子、打比方。具体生动地说明了野菌形状不一,颜色各异,种类繁多。
(3) 第一类蘑菇的菌盖底下生长着叶瓣。第二类蘑菇的菌盖底下长有一层厚垫。第三类蘑菇的菌盖上面长着一些小突起。
(4) ①儿童的好奇心大人并不能完全理解。②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要珍惜生命最后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