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饮酒(其五)》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饮酒(其五)》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8 11:3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饮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体会古体诗的特点;
品味诗歌的意境;
3.感悟诗歌的理趣。【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陶渊明的一首诗歌《饮酒》。大家对陶渊明有了解吗?
指名学生回答,互相交流补充。
(屏显)陶渊明(365—427) ,字元亮,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文学家,有《陶渊明集》。《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
辨其韵
请大家试读《饮酒》,说一说哪些字的读音是需要大家注意的。
2.课本右边的注释第一条告诉我们,这是一首古体诗。请参照屏幕上关于古体诗的介绍,说说《饮酒》中古体诗特点体现在哪里?(屏显)
古体诗 近体诗
时间 唐代以后
格律 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 受格律限制
字数 有二言、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和杂言体 只有五言、六言、七言三种形式
句数 从一句到数百句都有 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用韵 一首诗中可以换韵;每句都可以用韵;用于韵脚的字可以重复。 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
(注:普通话中,一二声为阳,三四声为仄)引导学生认识《饮酒》的不对仗。3.既然《饮酒》的诗句不对仗,请大家再读一读诗歌,用“/”划分一下诗句的节奏。
指名朗诵,学生评价。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
知其意
请大家再读诗歌,边读边想象一下诗歌描述的画面。
课本左下方有一幅插图,看看是否和你想象的画面相符(可以从画中的景物多少、人物形态等方面思考)?并结合具体诗句内容说说你的理由。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并能运用想象和联想描述画面。
假如你就是陶渊明,面对此情此景,内心会是怎样的感受?(悠然)
悠然的你会怎么吟诵出这首诗呢?(可以从语速、语调、轻重、缓急方面思考)小组内朗诵诗歌,互评,全班展示。
析其法
1.我们读出了作者内心的悠然,陶渊明又是如何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悠然的呢?(可以从用词、意象、表现手法等方面思考)
(屏显)苏东坡评价陶渊明诗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又说:“渊明诗初看散缓,熟看有奇句。”意思是:陶渊明的诗,看似粗朴,实则于粗朴中透着文采的华美,看似文字清瘦无味,实则于清瘦中透着丰润的韵味。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
学生小组内讨论,推荐代表发言交流,集体指正。引导学生体会陶渊明诗歌语言“淡而有味”的特点。
明其理
言为心声,陶渊明内心的悠然洋溢于字里行间。他是如何做到内心悠然的呢,你能从诗中找出答案吗?(心远)
其实陶渊明并不是一直就是这样远离世俗的人,他的人生也曾经历几隐几仕。请大家结合屏幕所示资料,分析一下他几隐几仕的原因何在。
(屏显)陶渊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就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三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陶渊明所处时的东晋时代时局动荡不安,虽有过短暂的太平时期,但是战乱还是十分的频繁。国家政治腐败,为了争夺权力私欲,仕途上充满了险恶,官场上充斥着贪污贿赂之风。由于门阀制度森严,许多有志之士不能施展抱负,悲愤不已。 学生自由回答,集体指正。
陶渊明终于在他41岁这年远离官场,躬耕田野,且深深感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请结合刚才的学习和屏幕上的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诗中“真意”的理解。
(屏显)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4.为什么会“忘言”?(屏显)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引导学生理解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
六、拓展延伸面对人生的选择,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田园,而《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却选择了“出淤泥而不染”,如果是你,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