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清:中考最基础题+本周重点题+错题回顾(4.6—4.7)(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周周清:中考最基础题+本周重点题+错题回顾(4.6—4.7)(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22 08:1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周周周清(数学)
做对简单题(每题4分,共32分)
1.圆圆想了解某地某天的天气情况,在某气象网站查询到该地这天的最低气温为-6°C,最高气温为2°C,则该地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为(▲)
A.-8°C B.-4°C C.4°C D.8°C
2.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我国2021年年末总人口约1412600000人,数据14126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A.14.126×108 B.1.4126×109 C.1.4126×108 D.0.14126×1010
3.如图,已知AB∥CD,点E在线段AD上(不与点A,点D重合),连接CE.若∠C=20°,∠AEC=50°,则∠A=(▲)
A.10° B.20° C.30° D.40°
4.已知a,b,c,d是实数,若a>b,c=d,则(▲)
A.a+c>b+d B.a+b>c+d C.a+c>b-d D.a+b>c-d
5.如图,CD⊥AB于点D,已知∠ABC是钝角,则(▲)
A.线段CD是△ABC的AC边上的高线
B.线段CD是△ABC的AB边上的高线
C.线段AD是△ABC的BC边上的高线
D.线段AD是△ABC的AC边上的高线
6.分解因式:a2﹣2a=   .
7.不等式3x>2x+4的解集是    .
8.若扇形的圆心角为 120° ,半径为 ,则它的弧长为   
二、训练计算题(每题4分,共8分)
1.计算: . 2.解方程: .
三、把握重点题(1—6每题3分,7—14每小题4分,共54分)
1.sin30°= ,cos30°= ,tan30°= .
2.sin60°= ,cos60°= ,tan60°= .
3.sin45°= ,cos45°= ,tan45°= .
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AB的顶点为O(0,0),A(4,3),B(3,0).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三象限内作与△OAB的位似比为的位似图形△OCD,则点C坐标为(▲)
A(-1,-1)B(,-1)C(-1,)D(-2,-1)
5.如图,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EFG是位似图形,位似比为2:3.若EF=6,则BC的长为(  )A.8 B.9 C.10 D.15
6.如图,把一个长方形划分5个全等的长方形,若要使每一个长方形与原长方形相似,则原长方形的边a,b应满足的条件是(  )
A.b=5a B.b=a C.2a D.10a
7.如图,过菱形AEDF的顶点D作直线,分别交AE的延长线于点B,交AF的延长线于点C.若FC=AF,则的值为
8.《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最重要的著作,在“勾股”章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邑方二百步,各中开门,出东门十五步有木,问:出南门几步而见木?”用今天的话说,大意是:如图,DEFG是一座边长为200步(“步”是古代的长度单位)的正方形小城,东门H位于GD的中点,南门K位于ED的中点,出东门15步的A处有一树木,求出南门多少步恰好看到位于A处的树木(即点D在直线AC上)?请你计算KC的长为   步.
9.如图,某同学想测量旗杆的高度,他在某一时刻测得1米长的竹竿竖直放置时影长1.5米,在同时刻测量旗杆的影长时,因旗杆靠近一楼房,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落在墙上,他测得落在地面上影长BD为21米,留在墙上的影高CD为2米,旗杆AB的高度是   米.
10.下列8个图形分别是原图形和它经过一次变化所得的像,请将它们的编号按所指内容配对,填入下面的空格中.
11.如图,延长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边AD和边BC,相交于点E,
(1)求证:△ABE∽△CDE;(2)若DE=5,EA=18,EC=6,求BE的长.
求下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2.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0,1),(1,3),(﹣1,1)三点.
13.抛物线顶点P(﹣1,﹣8),且过点A(0,﹣6).
14.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过(3,0),(2,﹣3)两点,并且以x=1为对称轴.
四、回顾好错题(6分)
1.如图,等腰Rt△ABC中,∠B=90°,D为AB中点,E、F分别是BC、AC上的点(且E不与B、C重合),且EF⊥CD.若CE=nBE,则的值是   (用含n的式子表示)
参考答案:
1—5 DBCAB 6. 7. 8.
二、
-1
三、
4.B
5. B
6.B
7.
8.
9. 16
10. CH,AG,DE,BF
11.略 15
12.
13.
14.
四、
1.
y
A
D
O B x
C
平移变化:  和 ;
(2)旋转变化:  和  ;
(3)轴对称变化:  和  ;
(4)相似变化: 和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