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河流地貌的发育》学案(人教版必修1)
靖西二中 邓丽丽
探究活动一:观察实验:河流侵蚀作用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1、观察河流侵蚀的主要方向并分析各类侵蚀作用对河谷的具体影响;
2、分析、比较两个实验中侵蚀方向存在差异的原因。
实验器材:沙盘、水槽及沙和水的回收器械
实验步骤:实验1 -----(1)、将沙盘倾斜放置,并做好初始河道;
(2)、使用水槽置入稳定水流;
实验2-------(1)、将沙盘水平放置,并做好与实验1相似初始河道;
(2)、使用水槽置入与实验1相同流量的稳定水流。
实验结论及分析:
结论1: ①按侵蚀方向看,流水侵蚀可分为以下三类:
侵蚀类型
侵蚀方向
对河谷的影响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结论2:比较两实验,你会发现
实验1:因为落差大,流速 ,河流侵蚀以下蚀和 明显,侵蚀强度 ,河谷深而窄;
实验2:因为落差小,流速 ,河流下蚀作用 ,侧蚀作用 ,河谷内泥沙沉积,河谷浅而宽。
两实验中侵蚀方向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探究活动二: 观察动画演示及其P77河谷发育示意图
目的:1、了解河谷的发育过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河谷形成阶段
初期
中期
成熟期
主要侵蚀方式
下蚀和 侵蚀为主
下蚀减弱, 增强
以 为主
河谷形态特征
横剖面呈 型
河流在凹岸 ,在凹岸
,出现连续的河湾,河谷展宽
河谷不断展宽,横剖面呈 型
2、观察河谷发育的动画演示,预测河谷将来的发育趋势及结果。
探究活动三:动手实验:洪(冲)积扇形成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1、观察洪(冲)积扇的外部形态特征(堆积体形状及坡度的变化特点);
颗粒分布特征;
3、观察并描述洪积扇的形成过程。
实验器材:颗粒均一沙子及不同大小颗粒沙子、书、白纸。
实验步骤:1、将白纸平铺在桌面上,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于桌面上;
2、将沙子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
3、观察在白纸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注意:无水时,均沙和混沙形成的形状、混沙的堆积物颗粒分布;水沙一起实验的堆积物,颗粒分布状况,)
实验结果及分析:
结论1、洪(冲)积扇的形态特征:呈 状,自顶端至外缘,堆积体的坡度 ;
结论2、颗粒分布特征特征:自顶端至外缘,无水时堆积物颗粒 ;有水时堆积物颗粒
结论3、洪(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
补充:洪积扇发育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山前,其堆积物颗粒粗大,分选较差,磨圆度低,扇面上网状水系发育不显著;而冲积扇形成于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山前,规模较大,组成物质分选较好,砾石磨圆度高,扇面上网状水系发达。
请列表比较河流堆积地貌的异同(合作完成):
类型
分布
形成
地貌特征
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
知识梳理: 4.3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后练习:
图7为我国某景点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B为景区停车场,
读图回答。(2分)
1. ab河段的发展趋势是:
A. a岸侵蚀 B.b岸堆积 C.逐渐变直 D.更加弯曲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写出地貌名称:甲________,乙________,
甲、乙地貌都是由地质作用中的________力
作用形成的。
(3)甲地貌一般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
乙地貌多分布在______________。
甲 乙
课件27张PPT。河流地貌的发育
1、认识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2、理解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和河谷的形成过程。
3、联系实际,理解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发育过程。
[知识目标] 探究活动一:
观察实验1:河流侵蚀作用模拟实验 探究活动一:
观察实验2:河流侵蚀作用模拟实验溯源侵蚀河谷的 增加。河源背后的松散岩石被冲走。河源向 (后退/前进)长度河流侵蚀作用的三个方向后退下蚀河流把河床上的岩石沖走。下蚀使河谷 。加深侧蚀侧蚀使河谷 。河流把河道两岸的岩石冲走。展宽源头地面加深纵深两侧河岸展宽后退横向源头结论: 探究活动二:
观察动画:河流侵蚀地貌动画示意成熟期沟谷沟谷流水沟谷加深和延长V字形峡谷出现河湾槽形河谷下 蚀溯源侵蚀侧 蚀侧 蚀(一)河流侵蚀地貌3、河谷的发育河 谷堆 积向两岸侵蚀下游中游上游V形U形向下、源头侵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向两岸侵蚀加深和延长拓宽初期中期后期阶段图例侵蚀方向、影响
形状河流的侵蚀地貌—----河谷拓宽探究活动三:
动手实验:洪(冲)积扇形成模拟实验洪积扇/冲积扇AB河漫滩二、河流堆积地貌河漫滩扩大,多个河漫滩连成一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河流堆积地貌示意洪积——冲积平 原发育于山前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的口外海滨地区[合作探究] 2、河流干、支流汇合处,便于人、物流的集聚和中转;地势平坦,利于农耕和基建;为城市提供充足水源 1、河流的上游在山区,地势较高,气候寒冷,A地位于河谷地区,地势低,气候温暖,而且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在河流中下游,水量大,易出现洪涝灾害,聚落宜建在地势较高的B地。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聚落分布最密集 ,沿河聚落带, 沿海聚落带地势低、气候 温暖,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或地表水较丰富地势平坦、土壤 肥沃,水源丰富,交通便捷狭长的条带状条带状带状团状上游中游下游下蚀 溯源侵蚀侧蚀侧蚀V形谷河谷展宽槽形谷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知识总结]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高原山区平原地形区聚落分布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聚落形状明显的条带状明显的条带状聚落分布最密集,有沿河聚落带, 有沿海聚落带带状团状 [知识总结]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学以致用1.(2010年烟台质检)读下列四幅图,完成(1)~(2)题。(1).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乙—甲—丁 D.丙—丁—甲—乙D
(2).影响图中地理事物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内力作用
B.冰川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
D.流水的搬运作用C(1)A处河段特征,河流侵蚀作用明显,________深,________大,多_____,水能资源________;C处河段特征:________,泥沙________,江面宽广,利于________(交通)。
2.读河流平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切落差峡谷丰富流速慢沉积航行A.“U”形谷 B.喀斯特溶洞
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2)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图N所示,
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