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同步练习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同步练习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21 20:2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某车间有28名工人,生产某种由一个螺栓套两个螺母的产品,每人每天生产螺母18个或螺栓12个.若分配名工人生产螺栓,其他工人生产螺母,恰好使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配套,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奥运会足球赛的前11场比赛中,某队仅负1场,共积22分,按比赛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则该队共胜了(  )场.
A.4 B.5 C.6 D.7
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4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50天完成,甲先单独做4天,然后两人合作x天完成这项工程,则可列的方程是(  )
A. B. C. D.
4.某商品的标价为126元,若降价以九五折出售(优惠5%)仍可获利5%(相对于进货价)则该商品的进货价是(  )
A.114元 B.113.4元 C.119.7元 D.112元
5.《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共买羊,人出五,不足四十五;人出七,不足三问人数、羊价各几何?”其大意是:今有人合伙买羊,若每人出5钱,还差45钱;若每人出7钱,还差3钱,问合伙人数,羊价各是多少?如果我们设合伙人数为x,则可列方程( )
A. B. C. D.
6.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和为9,如果将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后所得新数比原数小9,则原两位数是( )
A.45 B.27 C.72 D.54
7.《直指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今有白米一百八十石,令三人从上及和减率分之,只云甲多丙三十六石,问:各该若干?”其大意为:“今有白米一百八十石,甲、乙、丙三人来分,甲、乙白米相差数与乙、丙白米相差数一样,只知道甲比丙多分三十六石,那么三人各分得多少白米?”设乙分得白米x石,则可列方程为( )
A.x+x+2x=180 B.x+2x+3x=180
C.(x+18)+x+(x﹣36)=180 D.(x+18)+x+(x﹣18)=180
8.为响应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某校今年3月争取到一批植树任务,领到一批树苗,按下列方法依次由各班领取:第一班领取全部的,第二班领取56棵和余下的,第三班领取112棵和余下的,第四班领取168棵和余下的……最后树苗全部被领完,且各班领取的树苗相等,则树苗总棵数为( )
A.3584棵 B.3360棵 C.3136棵 D.2912棵
9.下图是某月的月历,在此月历上可以用一个“十”字图出5个数(如3,9,10,11,17)照此方法,若圈出的5个数中,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和为38,则这5个数的和为( )
A.50 B.85 C.95 D.100
10.如图,正方形的轨道上有两个点甲与乙,开始时甲在处,乙在处,它们沿着正方形轨道顺时针同时出发,甲的速度为每秒,乙的速度为每秒,已知正方形轨道的边长为,则乙在第次追上甲时的位置( )
A.上 B.上 C.上 D.上
二、填空题
1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8天完成.若甲先做1天,然后由甲、乙合作完成此项工程,则甲一共做了 _____天.
12.某商场搞促销活动,标价为360元以上的商品在七折基础上再减35元,标价为360元以下的商品一律八折,那么花280元买的商品原来标价为__________元.
13.某城市用电收费实行阶梯电价,收费标准如下表所示,
月用电量 不超过12度的部分 超过12度不超过18度的部分 超过18度的部分
收费标准(元/度) 2.00 2.50 3.00
用户5月份交电费45元,则所用电量为___度.
14.淘气和笑笑两人共有155元,如果淘气用去自己的,笑笑用去自己的,两人剩下的钱一样多,则淘气原来有_______元.
15.某人乘船由A地顺流而下到B地,然后又逆流而上到C地,共乘船,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水流速度是,若A、C两地距离为,则A、B两地间的距离是____.
16.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的《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隔墙听得客分银,不知人数不知银,七两分之多四两,九两分之少半斤.”其大意为:有一群人分银子,如果每人分七两,则剩余四两,如果每人分九两,则还差半斤(注:明代时1斤=16两,故有“半斤八两”这个成语).这个问题中共有 _____两银子.
三、解答题
17.列方程(组)解决下列问题:
某蔬菜公司收购到一批蔬菜,计划用天加工后上市销售,该公司的加工能力是:每天可以精加工吨或者粗加工吨,且每吨蔬菜精加工后的利润为元,粗加工后的利润为元,已知公司售完这批加工后的蔬菜,共获得利润元,求这批蔬菜共多少吨?
18.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是:起步价10元,3千米后每千米2元,某乘客乘坐了x千米(x>5)
(1)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他应该支付的车费;
(2)若该乘客乘坐了20千米,那他应该支付多少钱?
(3)如果他支付了34元,你能算出他乘坐的里程吗?
19.风华中学利用暑假期间对教室内墙粉刷,现有甲,乙两个工程队都想承包这项工程,已知甲工程队每天能粉刷2个教室,乙工程队每天能粉刷3个教室,若单独粉刷所有教室,甲工程队比乙工程队要多用20天,在粉刷过程中,该学校要付甲工程队每天费用1600元,付乙工程队每天费用2600元.
(1)求风华中学一共有多少个教室?
(2)若先由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一段时间后,甲工程队停工了,乙工程队单独完成剩余部分.且乙工程队的全部工作时间是甲工程队的工作时间的2倍还多16天,求乙工程队共粉刷多少天?
(3)经学校研究,制定如下方案:
方案一:由甲工程队单独完成;
方案二:由乙工程队单独完成;
方案三:按(2)的方式完成;
请你通过计算帮学校选择一种最省钱的粉刷方案
20.“双11”天猫商城推出各种优惠活动进行促销.今年,张阿姨在“双11”到来之前准备在两家天猫店铺中选择一家购买原价均为1000元/条的被子若干条,店铺在活动期间分别给予以下优惠:
A店铺:“双11”当天购买可以享受8折优惠;
B店铺:商品每满1000元可使用店铺优惠券80元. 同时每满500元可使用商城双11购物津贴券50元,同时“双11”当天购买还可立减100元.(例如:购买2条被子需支付
元).
(1)若张阿姨想在“双11”当天购买4条被子,她选择哪家店铺购买 请说明理由;
(2)若张阿姨在“双11”当天购买a条被子,请分别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在这两家店铺购买的费用;
(3)张阿姨在双11当天购买几条被子,两家店铺的费用相同
21.观察下列三行数:
(1)每行的第9个数分别为 , , .
(2)如图,用一个长方形方框框住六个数,左右移动方框,若方框中的六个数左上角数记为x,求这六个数的和(结果用含x式子表示并化简).
(3)第三行是否存在连续的三个数的和为381,若存在,求这三个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如图①,已知数轴上点对应的数分别为﹣6,0,4,8,12,点P,Q是数轴上的两个动点,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D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移动t秒时,点P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为   ,点Q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为   ;(用含t的式子表示)
(2)当t为何值时,P,Q两点相距个单位长度.
(3)现将数轴在原点O和点B,点C处各折一下,得到如图②所示的一条“折线数轴”.动点P从点O到点B速度为起始速度的一半,从B点到C点的速度为起始速度的2倍,C点之后立刻恢复起始速度;同时动点Q一直以原速度向终点A运动,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两点都停止运动.当t为何值时,P,Q两点相距个单位长度.
参考答案
1.C
【分析】设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栓,则分配名工人生产螺母,根据生产的螺母数量为螺栓的2倍,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此题得解.
【详解】解:设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栓,则分配名工人生产螺母,
依题意,得:.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C
【分析】首先设该队共胜了x场,则平了场,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胜一场的得分×胜场场数+平一场的得分×场数+输场得分=总分22分,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该队共胜了x场,则平了场,
由题意得: ,
解得:,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积分问题,关键是根据题意表示出胜的场数,平的场数,输的场数,根据得分列出方程即可.
3.D
【分析】由题意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4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50天完成,可以得出甲每天做整个工程的,乙每天做整个工程的,根据文字表述得到题目中的相等关系是:甲完成的部分+两人共同完成的部分=1.
【详解】解:设整个工程为1,根据关系式甲完成的部分+两人共同完成的部分=1列出方程式为: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
4.A
【分析】根据利润=标价-进价计算即可.
【详解】设商品的进货价是x元,
根据题意,得,
解得(元),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标价、进价和利润,熟练掌握利润=标价-进价是解题的关键.
5.A
【分析】根据每人出5钱,还差45钱;若每人出7钱,还差3钱,可以列出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解:设合伙人数为x,则可列方程为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
6.D
【分析】此题应先设个位数字为,十位数字为,再由“将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后所得的新数比原数小9”得,即算出原来的两位数.
【详解】解:设个位数字为,十位数字为,
由题意得,,
解得:.
则原来的两位数为,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
7.D
【分析】设乙分得白米x石,得出甲、丙分得白米数,由甲、乙、丙三人分得之和为180石列出方程即可.
【详解】解:若设乙分得白米x石,
∵甲、乙白米相差数与乙、丙白米相差数一样,甲比丙多分三十六石,
∴甲、乙白米相差数与乙、丙白米相差数都是18石,
∴甲分得白米(x+18)石,丙分得白米(x﹣18)石,
又∵甲、乙、丙三人来分这一百八十石,即甲、乙、丙三人分得之和为180石,
∴可得方程:(x+18)+x+(x﹣18)=180.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来列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8.C
【分析】设树苗总数为x棵,根据各班的树苗数都相等,可得出第一班和第二班领取的树苗数相等,由此可得出方程.
【详解】解:设树苗总数x棵,根据题意得:
x=56+(x﹣x﹣56),
解得:x=3136.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得出各班的树苗数都相等,这个等量关系,因为第一班,第二班领取数量好表示,所以我们就选取这两班建立等量关系.
9.C
【分析】可以设中间数为x,根据日历的特征列出其上下左右四个数的式子解题即可.
【详解】解:设中间数为x,则最大的数(下面的数)为:,最小的数(上面的数)为:,左边的数为:,右边的数为:,总和为:,
∵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和为38,
∴,解得:,和为:,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能够根据日历的特征列代数式是解题关系.
10.B
【分析】设乙在第70次追上甲时的时间为xs,利用二者的路程之差为,即可得出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的值,利用路程速度时间,可求出甲走的路程,再结合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即可得出乙在第70次追上甲时的位置在BC边上.
【详解】解:设乙在第70次追上甲时的时间为xs,
依题意得:,
解得:,
甲走了.
又,
乙在第70次追上甲时的位置在BC边上.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1.5
【分析】设甲共做了x天,则乙做了(x﹣1)天,然后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列方程求解.
【详解】解:设甲共做了x天,则乙做了(x﹣1)天,由题意,可得:
=1,
解得:x=5,
答,甲一共做了5天,
故答案为:5.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2.450或350##350或
【分析】设商品原来标价为x元,由题意得等量关系:①如果标价超过360元,标价×7折 35=售价280元;②如果标价超过360元以下,标价×8折=280元,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解即可.
【详解】解:设商品原来标价为x元,由题意得:
如果标价超过360元,则:0.7x 35=280,
解得:x=450,
如果标价360元以下,则0.8x=280,
解得:x=350,
故答案为:450或35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再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
13.20
【详解】设所用电量为x度,则所交电费为12×2+6×2.5+3(x﹣18)元等于45元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就可以得出结论.
【解答】解:设所用电量为x度,由题意得
12×2+6×6.5+3(x﹣18)=45,
解得:x=20.
故答案为:20.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找准题意的数量关系.
14.75
【分析】设淘气原来有元,则笑笑有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解:淘气原来有元,则笑笑有元,根据题意得,

解得.
故答案为:75.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5.或
【分析】设A、B两地间的距离是,分当点A在之间时,两地距离为km,以及当点C在之间时,两地距离为km,根据题意分别列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设两地间的距离是,
当点A在之间时,两地距离为km, 根据题意得:

∴,
∴,
∴ ,
当点C在之间时,两地距离为km, 根据题意得:

∴,
∴,
∴ ,
∴两地间的距离是:或.
故答案为:或.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完成求解.
16.46
【分析】根据题意利用人数不变,结合每人分七两,则剩余四两,如果每人分九两,则还差半斤,得出等式即可.
【详解】解:设总共有x个人,根据题意得:

解得:,
(两),
故答案为:46.
【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人数不变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注意明代时1斤=16两.
17.吨
【分析】设精加工天,则粗加工天,利用总利润精加工的天数粗加工的天数,即可得出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的值,再将其代入中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解:设精加工天,则粗加工天,
依题意得:,
解得:,

答:这批蔬菜共吨.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8.(1)
(2)他应该支付44元
(3)他乘坐的里程是15千米
【分析】(1)利用支付的车费=起步价+超过3千米的费用列出代数式即可;
(2)把x=30代入(1)中的式子即可;
(3)利用代数式建立方程求得答案即可.
(1)
支付车费:(元);
(2)
当时,(元);
答:他应该支付44元;
(3)
由题意得,
解得:
答:他乘坐的里程是15千米.
【点睛】此题考查列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针对题目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19.(1)风华中学一共有个教室.
(2)乙工程队共粉刷了天.
(3)选择方案一费用最小,最省钱.
【分析】(1)设甲工程队单独完成需要天,则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要天,由甲乙完成的工作量相等列方程,再解方程即可;
(2)设甲工程队工作天后停工,则乙工程队的总工作时间为天,由甲乙的工作量之和为工作总量可得方程,再解方程即可;
(3)分别列式计算三种方案的总费用,再比较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1)解:设甲工程队单独完成需要天,则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要天,则

解得:,则,
答:风华中学一共有个教室.
(2)设甲工程队工作天后停工,则乙工程队的总工作时间为天,则

解得:,则,
答:乙工程队共粉刷了天.
(3)方案一:由甲工程队单独完成费用为;(元),
方案二:由乙工程队单独完成费用为;(元),
方案三:按(2)的方式完成费用为;(元),
而,
所以选择方案一费用最小,最省钱.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列代数式,理解题意,确定相等关系列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
20.(1)她选择B店铺购买,理由见解析
(2)A店铺:元,B店铺:元
(3)张阿姨在双11”当天购买5条被子,两家店铺的费用相同
【分析】(1)分别计算出去两个店铺购买被子的费用即可得到答案;
(2)根据两个店铺的优惠方案列出对应的代数式即可;
(3)令(2)中所求的2个代数式相等得到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即可.
【详解】(1)解:由题意得,去A店铺需付款:元,
去B店铺需付款:元,
∵,
∴她选择B店铺购买;
(2)解:由题意得,去A店铺需付款:元,
去B店铺需付款:元;
(3)解:由题意得,
解得,
答:张阿姨在双11当天购买5条被子,两家店铺的费用相同.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有理数四则混合计算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列出对应的式子是解题的关键.
21.(1)(-2)9,(-2)9+2,-(-2)9-1
(2)-x+2
(3)存在,127,-257,511
【分析】(1)找出每行数的规律,然后问题可求解;
(2)由题意易得另五个数分别为-2x,x+2,-2x+2,-x-1,2x-1,然后问题可求解;
(3)设这三个数分别为:-x-1,2x-1,-4x-1,然后可得-x-1+2x-1-4x-1=381,进而问题可求解.
【详解】(1)解:第①行的有理数分别是-2,(-2)2,(-2)3,(-2)4,…,
故第n个数为(-2)n(n是正整数),第9个数为(-2)9,
第②行的数等于第①行相应的数加2,即第n的数为(-2)n+2(n是正整数),第9个数为(-2)9+2,
第③行的数等于第①行相应的数的相反数减去1,即第n个数是-(-2)n-1(n是正整数),第9个数为-(-2)9-1,
(2)解:∵左上角数记为x,
∴另五个数分别为:-2x,x+2,-2x+2,-x-1,2x-1,
∴x-2x+x+2-2x+2-x-1+2x-1=-x+2;
(3)解:设这三个数分别为:-x-1,2x-1,-4x-1,
由题意可得:-x-1+2x-1-4x-1=381,
∴x=-128,
∴这三个数分别为127,-257,51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及数字规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得到每行数字的规律.
22.(1),
(2)或
(3)7.1或7.3
【分析】(1)由点P,点Q的运动速度,可知t秒两个动点各自运动的距离,根据点A,点D对应的数分别为,12,即可求解;
(2)根据题意可得出关于t的方程,求解即可;
(3)根据点Р在“折线数轴”上每段的运动速度,可得点Р在每段的运动时间,再根据点Q在“折线数轴”上运动的时间,可知两动点在“折线数轴”上相遇的位置,进而可得此时点P,点Q对应的数,进而可推算出点P,Q相距个单位时,P,Q的位置,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1)解:由题意可知,点P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为:,点Q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
(2)根据题意可知,分两种情况:
①点P在点Q的左侧时,
有,
解得t=;
②点P在点Q的右侧时,,
解得t=;
∴当t为或时,P,Q两点相距个单位长度.
(3)根据题意可得,点P在段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长度/秒,在段的运动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在段的运动速度为4个单位长度/秒,在段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长度/秒,
∴点Р在段的运动时间为3秒,在段的运动时间为4秒,在段的运动时间为1秒,在段的运动时间为2秒,
∵点Q在D﹣C﹣B﹣O﹣A 段的运动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
∴点Q在段的运动时间为4秒,在段的运动时间为4秒,在段的运动时间为4秒,在段的运动时间为6秒,
∴点P,Q在段相遇,
∴点Р在段表示的数为,点Q在段表示的数为,
∵P,Q两点相遇时,点P,Q表示的数相同,
∴,
解得t=,
∴当t=时,P,Q两点相遇;
此时点P,Q所对应的数为,
∴P,Q两点相距个单位长度时也在BC段.
∴或,
解得7.1或7.3.
∴当t为7.1或7.3时,P,Q两点相距个单位长度.
【点睛】此题考查了数轴、列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知识,熟练掌握列代数式和解方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