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1(知识点+跟踪检测)第4讲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1(知识点+跟踪检测)第4讲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22 22:3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1(知识点+跟踪检测)
第4讲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课标导航】
1.4.3 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
1.4.4 举例说明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如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等
一、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
1.概念图理解人体的体温调节
2.根据人体水盐调节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内容
①渗透压,②大脑皮层,③抗利尿激素。
(2)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3)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尿量减少。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列表比较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区别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联系 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2.根据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模式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其中作用最迅速、准确的是③(填图中序号)。
(2)图中涉及的信号分子有神经递质和激素。
(3)图中②体现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具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很多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基础微点练清]
1.判断正误
(1)当人突然遇到寒冷环境时,下丘脑能感受到温度下降(2018·海南高考,T8C改编)(√)
(2)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得以稳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62“概念检测”T1(1)](×)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两个独立的调节系统(×)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62“概念检测”T1(2))
(4)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随即发生的变化是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5)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之一(√)
(6)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7)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
2.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
B.剧烈运动可增加产热量
C.寒冷刺激可使皮肤血管舒张
D.皮肤血管收缩可减少散热量
解析:选C 人体体温调节过程中,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肝脏、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A正确;剧烈运动可增加产热量,B正确;寒冷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量,维持体温恒定,C错误,D正确。
3.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缺水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尿量减少
B.人体大量失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
C.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D.水和无机盐平衡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解析:选C 人体缺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水和无机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4.(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62“概念检测”T2)人体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关于此间发生的内环境变化及调节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饮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渗透压感受器抑制、抗利尿激素增加
B.出汗时体温增高、冷觉感受器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C.口渴时血浆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皮层渴觉中枢兴奋
D.出汗后体温下降、热觉感受器兴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
解析:选C 饮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减少;出汗时体温相对稳定;口渴时血浆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出汗后体温下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5.(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62“拓展应用”T1)有人说“春捂秋冻”有益健康;也有人讲“知冷知热”不会生病。哪一种说法更有道理呢?
提示:均有一定道理。“春捂秋冻”有益健康的谚语,大意是春季适当缓减衣物,秋天适当缓增衣物,有利于健康。我国北方,春季通常是由冷转暖的过渡期,一天之内室内外温度变化较大,适当缓减衣物,使机体逐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有利于健康。秋季是从暖到冷的过渡阶段,适当缓增衣物,接受一定的防寒锻炼,提高机体的调节能力,利于提升防寒能力。“知冷知热”不会生病,大意是说,人应该注意环境的冷暖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可预防生病。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从这个角度看,注意环境冷热变化,防寒避暑,有利于预防疾病。
一、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
[试考题·查欠缺]
1.(全国卷Ⅱ)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
A.血浆渗透压升高
B.产生渴感
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
解析:选D 人体水分丢失过多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渴感;同时由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增强,以减少水分随尿液流失。
2.(全国卷Ⅲ)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  )
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皮肤血管舒张
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 D.用酒精擦拭皮肤
解析:选A 在寒冷环境下,人体骨骼肌会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不利于人体散热;在炎热环境下,人体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汗液增加,促进人体散热;酒精挥发时会带走人体的热量,故用酒精擦拭皮肤有利于人体散热。
3.(江苏高考)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乙通过____________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
(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减少尿量。
(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图中的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可以推出激素甲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乙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乙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2)体温上升期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寒战”有助于增加产热,可使体温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由图可知,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支配骨骼肌收缩和皮肤血管收缩,这种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细胞代谢增强”这种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3)因体温调定点已上调,故高温持续期体温可一直维持在38.5 ℃,这时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此阶段人体可能出现脱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从而使尿量减少。(4)体温下降期,机体产热量小于散热量,皮肤分泌汗液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从而增加散热量。(5)体温上升期,心率加快,使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但同时外周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从而导致血压轻度升高。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体液运输
(2)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上升到38.5 ℃)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3)等于 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重吸收水量增加) (4)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5)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
[强知能·补欠缺]
1.人体体温调节
(1)过程
(2)原理:机体产热量=散热量
(3)体温调节过程中关于产热和散热的三个误区
①在体温调节过程中,改变的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而不是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的状态。
②“寒战”指骨骼肌不自主收缩,“起鸡皮疙瘩”指立毛肌收缩,二者都是增加产热的途径。
③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环境温度的改变超出了机体的调节能力,则体温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2.血浆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关系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关;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二者呈负相关。三者关系如图所示。
[练题点·全过关]
1.(2021年1月新高考8省联考·广东卷)某同学夏天参加劳动,在未饮水的情况下,出现了大量出汗和尿量减少的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B.下丘脑的渴觉中枢兴奋性增强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集合管和肾小管重吸收水量减少
解析:选C 据题意分析可知,此时该同学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错误;此时位于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兴奋性增强,B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C正确;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重吸收水量增加,D错误。
2.(2021·武汉模拟)如图表示某人在安静状态下,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含量。在a时刻,所处环境温度由15 ℃突升至40 ℃;在b时刻,所处环境温度又突降至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b段时间内,因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
B.在a时刻环境温度突变后,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
C.体内酶的活性在ab段时间内比bc段时间内明显升高
D.在bc段时间内,体内肾上腺素分泌量会有所增加
解析:选D ab段室内温度高于人体温度,人体通过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汗腺分泌增加,进而增加散热量,A、B错误;在ab段时间内,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人体内酶活性不变,C错误;bc段,环境温度由较高温度变为较低温度,此时通过调节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即人体内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立毛肌收缩,骨骼肌战栗,毛细血管中血流量减少,汗液分泌减少,D正确。
3.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是在多个系统、器官协调配合下完成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在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作答)。
(2)人在寒冷环境中比在炎热环境中更容易集中精力,神经系统兴奋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丘脑和垂体病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___调节。④⑤过程体现了激素的________调节,它对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4)机体在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_,进而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尿量减少,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
解析:(1)由图可知,激素a、b是由垂体分泌的,分别为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所以图中在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a、c。(2)由于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所以人在寒冷环境中比在炎热环境中更容易集中精力。(3)下丘脑和垂体病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④⑤过程是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和垂体的作用,体现了激素的反馈调节,它对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4)机体在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进而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导致尿量减少,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
答案:(1)a、c (2)寒冷环境中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该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分级 (负)反馈 (4)渗透压感受器 增多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与类型
[试考题·查欠缺]
1.(江苏高考)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
B.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
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
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解析:选C 人体内的生长激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分泌量趋于减少,所以成年后生长激素不是不再分泌,而是分泌量减少;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体液调节具有反应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持续时间长等特点;神经中枢除了可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外,还可以通过释放激素来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可分泌某些激素调节垂体等器官的活动。
2.(2021·广州高三调研)如图为人体的调节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通过C→D→E的过程可以调节血糖平衡,这一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解析:选D 体温调节过程中,通过反射弧使效应器(如皮肤)作出反应属于神经调节,寒冷条件下,甲状腺分泌相关激素参与调节属于体液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或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浓度属于体液调节;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为神经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中有神经、激素参与,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3.(2021年1月新高考8省联考·福建卷)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向家兔的耳缘静脉注射3%乳酸2 mL,血浆的H+浓度升高,呼吸中枢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使呼吸肌收缩(肌细胞膜电位变化与神经细胞相同),呼吸加深加快,此过程中呼吸肌细胞的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同时,血浆中的H+与HCO结合,生成的CO2和H2O通过呼吸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上述调节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调节。
(2)临床上给脑水肿患者静脉注射20%的甘露醇高渗水溶液,消除水肿。药用机理是静脉注射后,甘露醇不易渗入组织液且不被代谢,血浆渗透压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促使水分由________向________转移,达到初步消肿目的;甘露醇经肾小球滤过后,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导致肾小管液渗透压升高,尿量增加,消除水肿。
解析:(1)传出神经使呼吸肌收缩,且肌细胞膜电位变化与神经细胞相同,说明呼吸肌发生兴奋,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血浆中的H+呈酸性,与HCO结合生成CO2和H2O,通过呼吸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维持机体pH相对稳定,该过程有神经系统和CO2参与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2)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静脉注射甘露醇的高渗水溶液后,血浆渗透压升高,促进水分由组织液向血浆转移,减少了组织液的水分,达到初步消肿的目的;肾小管和集合管不能重吸收甘露醇,导致肾小管中渗透压升高。
答案:(1)由负电位变正电位 维持机体pH相对稳定 神经-体液 (2)升高 组织液 血浆 不能
[强知能·补欠缺]
生命活动调节的典型途径
(1)神经调节——仅涉及“递质”这种信号分子
途径 完全依赖反射弧
模型
实例 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
(2)体液调节——仅涉及“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
途径 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输调节靶细胞活动
模型
实例 人进食后血糖升高,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对血糖进行调节的过程
(3)神经—体液调节——涉及“神经递质”与“激素”两类信号分子
途径 下丘脑→有关神经→内分泌腺(作为效应器)→分泌激素→靶细胞
模型
实例 ①寒冷环境中下丘脑→肾上腺素→增加产热; ②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会通过有关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进而使血糖浓度恢复正常
(4)神经—体液调节——涉及“神经递质”与“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信号分子
途径 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体液运输→靶细胞
模型
实例 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的分泌及调节
[练题点·全过关]
1.(2021·天津南开区检测)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d、e和f散热
B.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b→c→g完成调节
C.d途径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细胞呼吸完成的
D.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解析:选A 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e(皮肤血管舒张)和f(汗液分泌量增加)散热,A错误;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b→c→g完成调节,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B正确;d途径通过骨骼肌战栗产热,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细胞呼吸完成的,C正确;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正确。
2.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如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该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此过程还会使BAT细胞中cAMP增加,在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分泌________________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2)BAT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_能促进UCP 1蛋白基因的表达。线粒体中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在BAT细胞中,UCP 1蛋白能增大该结构的通透性,消除梯度,无法合成ATP,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________。
(3)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________________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脂肪分解增加和__________,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在寒冷刺激下,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或去甲肾上腺素),该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此过程还会使BAT细胞中cAMP增加,在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2)题图显示:BAT细胞内的甲状腺激素和cAMP能促进UCP 1蛋白基因的表达。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有氧呼吸的最后(第三)阶段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呼吸作用过程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ATP中,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在BAT细胞中,UCP 1蛋白能导致线粒体中的ATP无法合成,则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热能。(3)由图中的体温调节过程可以看出,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脂肪分解增加和ATP合成减少,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答案:(1)神经递质(或去甲肾上腺素) 反射弧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甲状腺激素和cAMP 热能 (3)神经调节和体液(或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ATP合成减少
一、生命观念——下丘脑在生命活动稳态与平衡中的作用
明确下丘脑的四项功能
1.作为感受器
如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机体渗透压升降,维持水分代谢平衡。
2.传导
如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感。
3.作为效应器具有分泌功能
(1)水盐平衡过程中,可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2)体温调节过程中,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4.作为神经中枢
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等。
从图中可以看出,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同时也受大脑皮层的调控。下丘脑的部分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素养训练]
1.(2021·泉州质检)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三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甲最可能是生长激素
B.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激素④和①(或②)两种激素的分泌
C.胰岛中的乙和丙两种细胞虽然分泌的激素不同,但它们含有相同的核基因
D.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它是由下丘脑分泌并释放的
解析:选D 垂体可以分泌生长激素,所以图中的甲最可能是生长激素;根据激素分泌调节中的反馈调节可知,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垂体和下丘脑分泌激素④和①(或②);图中的乙和丙分别是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虽然它们分泌的激素不同,但由于来自同一个受精卵,所以含有相同的核基因;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但由垂体释放。
2.下丘脑对人体稳态调节起重要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体温调节过程中,________是体温感觉中枢。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维持体温稳定的体液调节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可通过相关神经支配____________活动,促使其释放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该过程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调节。
(3)在水盐平衡调节中,当人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时,________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中相关感受器。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盐平衡,该激素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所有的感觉中枢都在大脑皮层。当感受到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其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引起组织细胞代谢增强以维持体温。(2)在血糖调节过程中,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浓度,这种调节是神经-体液共同参与的调节。(3)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由垂体释放,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液的排放,调节人体内的水盐平衡。
答案:(1)大脑皮层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其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引起组织细胞代谢增强以维持体温
(2)胰岛A细胞 神经-体液 (3)细胞外液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二、科学思维——模型建构法分析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
[典例] (2020·江苏高考)如图是人体稳态调节机制的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关的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长跑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的______,从而降低血压,该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调节。
(2)该同学因运动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激活位于________的神经元A,促使其合成和分泌__________(填①的名称),进而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该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调节。
(3)该同学因运动体温升高,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皮肤血管和汗腺,增加散热;运动后,神经元B合成和分泌②减少,导致③、④合成和分泌________,减少产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激素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神经递质在兴奋传递中是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只有和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结合题图分析可知,长跑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从而使血压下降,该过程是神经调节。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长跑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血管和心脏,该调节方式为负反馈调节。(2)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的,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运动时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激活位于下丘脑的神经元A,促使其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进而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该调节过程既有神经系统的参与,又有激素的参与,称为神经体液调节,该调节也属于负反馈调节。(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运动后,下丘脑中的神经元B合成和分泌②(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导致③(促甲状腺激素)和④(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减少产热。
[答案] (1)(特异性)受体 神经(或负反馈) (2)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神经—体液(或负反馈) (3)下降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进(腺)垂体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思维建模]
[模型解读]
(1)若该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则a、b、c、d、e分别表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a、b、c、d、e分别表示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
(3)若该图表示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则a表示下丘脑,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的变化,分泌b(抗利尿激素),并由c(垂体后叶)释放,通过d(体液)运输后,作用于靶器官e(肾小管和集合管)。
(4)若该图表示血糖的神经调节途径,则a表示下丘脑,b、c、d、e分别表示有关神经、胰岛、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靶器官或靶细胞。
(5)若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则a、c、e分别代表DNA、RNA、多肽链(蛋白质),b、d分别代表转录和翻译。
[析题用模]
1.下面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兴奋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B.若该图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突触间隙
C.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D.若该图表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浆细胞,c代表抗体
解析:选B 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若该图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a、c细胞之间的间隙——突触间隙;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若该图表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效应T细胞,c代表靶细胞。
2.(2021·衡水中学模拟)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下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Ⅰ、Ⅱ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上图表示缩手反射过程,细胞Ⅱ膜上的F表示受体蛋白
B.若上图表示初次免疫过程中抗原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Ⅱ,则E应结合在Ⅰ的膜上
C.若上图表示血糖调节过程,且E与F结合后,Ⅱ内糖原含量上升,则Ⅰ代表胰岛A细胞
D.如上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
解析:选C 若题图表示缩手反射过程,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细胞Ⅱ膜上的F表示受体蛋白,A正确;若题图表示初次免疫过程中抗原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Ⅱ,则根据免疫反应示意图中抗原呈递过程可知E应结合在Ⅰ的膜上,B正确;若题图表示血糖调节过程,且E与F结合后,Ⅱ内糖原含量上升,则信号分子为胰岛素,Ⅰ代表胰岛B细胞,C错误;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D正确。
3.如图是人体部分稳态的调节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据图回答问题:
(1)正常机体需经过__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并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2)寒冷环境下,激素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变化以减少散热。当血液中激素B浓度较高时,它反过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功能,这种调节机制是________。
(3)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可直接作用于____________细胞,以促进相关激素分泌,也可以刺激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促进激素________(填字母)和C的分泌。
(4)血糖的三条来源和去路中,最主要的途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并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2)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B)和肾上腺素(C)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立毛肌收缩,以减少散热。当血液中激素B(甲状腺激素)浓度较高时,它反过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功能,这种现象为负反馈调节。(3)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可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以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也可以刺激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以及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增加。胰高血糖素(D)和肾上腺素(C)均可促进血糖浓度升高。(4)血糖的主要来源为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血糖的主要去路是进入细胞氧化分解。
答案:(1)神经—体液—免疫 (2)B、C 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血流量)、皮肤立毛肌收缩 负反馈调节 (3)胰岛A D (4)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细胞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下丘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感受渗透压的变化并产生渴觉
B.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的活动
C.既能分泌激素又能分泌神经递质
D.有呼吸中枢,能调节人体的呼吸运动
解析:选C 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也是渴觉感受器,能感受到渗透压的变化,但形成渴觉是在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A错误;下丘脑是内分泌调节中心,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再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属于分级调节,B错误;下丘脑能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又是神经调节中枢,可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效应器或传出神经,C正确;呼吸中枢位于人的脑干中,而不是下丘脑中,D错误。
2.(2021·漳州模拟)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离不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只有体液调节存在分级调节
B.在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体液调节增加排尿量是促进散热的重要途径
C.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相关,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
D.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可加速糖原合成,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解析:选C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但是体液调节存在分级调节,神经调节也存在分级调节,如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控制,A错误;在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排汗量是促进散热的重要途径,B错误;激素的作用往往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作用,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C正确;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可加速糖原合成,说明激素具有调节细胞代谢的作用,并没有催化作用,D错误。
3.当人突然遇到寒冷环境时,不会发生的是(  )
A.体温仍然能够保持相对恒定
B.蜷缩身体,减少体表与外界接触面积
C.下丘脑感受到温度下降
D.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心率减慢
解析:选D 寒冷状态下,温度变化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一方面使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来减少散热,另一方面使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以及通过体液调节分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让代谢加强来增加产热,从而维持体温相对恒定,A正确,D错误;寒冷状态下人会产生身体蜷缩反应,减少体表与外界接触面积,使散热减少,B正确;下丘脑存在温度感受器,能感受到体温变化,C正确。
4.某人从24 ℃的环境进入1 ℃的低温环境后,测得其体温变化如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增加
B.ab段酶活性下降,机体耗氧量减少
C.ad段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汗腺分泌减少
D.ad段通过神经 体液调节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
解析:选B ab段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增加,A正确;在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时,恒温动物酶的活性基本不变,B错误;ad段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产热增加,汗腺分泌减少,散热减少,C正确;ad段通过神经 体液调节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D正确。
5.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会大量出汗,机体会通过调节机制来维持自身的稳态。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汗液排出有利于机体体温的调节
B.剧烈运动时机体中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减少
C.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会使机体的尿量减少
D.剧烈运动时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均兴奋
解析:选B 汗液排出可以增加散热,有利于机体体温的调节,A正确;剧烈运动时机体中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B错误;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体内的水分大部分通过汗液排出体外,从而会使机体的尿量减少,C正确;剧烈运动时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均兴奋,D正确。
6.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引起下图所示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DH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细胞
B.结合ADH的受体促进①ATP水解过程,为M蛋白供能
C.H2O通过③协助扩散过程,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B侧)
D.M蛋白促进②胞吐过程,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
解析:选B ADH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经垂体释放到血液中,运输至全身细胞,作用于靶细胞,A正确;由图可知结合ADH的受体促进①ATP水解过程,生成cAMP为M蛋白的合成提供原料,B错误;H2O通过③通道蛋白介导的协助扩散,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B侧),C正确;M蛋白促进②胞吐过程,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从而提高水分子运输效率,D正确。
7.体检的血常规检查一般要求提前较长时间不要进食和饮水。在等待体检的过程中,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浓度下降
B.细胞对葡萄糖摄取加快,糖原合成增多
C.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增强,代谢产热大于人体散热
D.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解析:选D 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增加,糖原分解生成血糖,血糖浓度升高,A、B错误;体温没有发生改变,保持相对稳定,机体产热等于散热,C错误;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强,D正确。
8.同学们在足球场上踢足球时,机体会发生的变化是(  )
A.通过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加强使体内多余热量散失
B.视神经末梢产生的兴奋可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C.在内环境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速率会加快
D.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解析:选A 同学们在足球场上踢足球时,机体产热增加,需要通过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加强使体内多余热量散失,A正确;视神经末梢产生的兴奋可以沿着反射弧单向传导,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错误;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不是内环境,C错误;剧烈运动时机体通过汗液散失的水分增多,导致内环境渗透压增大,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D错误。
9.如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甲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B.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与集合管
C.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D.渴觉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水盐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中
解析:选D 由于甲引起渗透压升高,所以甲可能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了过咸的食物。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中,所以乙是下丘脑;渴觉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丙是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所以丁是肾小管与集合管。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渴觉虽然在大脑皮层中产生,但水盐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
10.(2021年1月新高考8省联考·河北卷)一位30岁男性患者,2天前因不洁饮食出现腹痛、腹泻,入院后被诊断为细菌性痢疾,部分检查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生理指标 测定值 正常值
腋下体温/℃ 38.9 36.0~37.4
白细胞计数/L-1 13.5×109 (4~10)×109
血钠浓度/(mmol·L-1) 180 140~160
A.患者的体温维持在38.9 ℃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发病期间患者会因为腹泻出现脱水,因此血钠浓度升高
C.发病期间患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体内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
D.患者的体温升高是由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
解析:选D 由于患者体温一直维持在38.9 ℃相对稳定,因此产热量=散热量,A正确;患者因腹泻出现脱水,体液因此减少,导致血钠浓度升高,B正确;患者因腹泻出现脱水,体液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也随之增多,患者尿液减少,C正确;由于患者体温维持不变,说明其体温调节中枢仍然发挥作用,因为患者被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其体温升高是机体对疾病的反应,有利于免疫系统正常工作,是一种病理性体温升高,而不是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D错误。
11.冬泳是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体育运动。冬泳时人体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在水中感觉冷,此时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B.人体内激素③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机体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的结果
C.冬泳过程中胰岛素分泌会增多,促进④摄取葡萄糖的过程,保证能量的供应
D.图中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细胞的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
解析:选A 冬泳时,人虽然在水中感觉冷,但体温相对恒定,此时散热量等于产热量,A错误;③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运输到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含量不会过高,因此,人体内激素③(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机体负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的结果,B正确;冬泳过程中,机体需增加产热,此时胰岛素分泌会增多,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保证机体能量的供应,C正确;图中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此时胰岛细胞为反射弧中效应器的一部分,故涉及的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D正确。
12.如图表示寒冷时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结构及关系(“+”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细胞为下丘脑细胞,①处效应为抑制作用
B.缺碘时,激素A和激素B的分泌量会增加
C.严寒环境下,激素C分泌量增加,酶的活性上升以增强产热
D.激素A、B、C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解析:选C 分析图示可知,a细胞为下丘脑细胞,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超过正常值时,会对下丘脑和垂体起抑制作用,因此①处的效应为抑制作用;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当机体缺碘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从而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严寒环境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体内物质氧化分解,使机体的产热量增加。
13.某同学居家学习期间坚持每天在室内折返跑30 mi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跑步过程中产热量增加,散热量也增加
B.小脑是调节跑步行为的最高级中枢
C.跑步过程中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D.跑步过程中心跳加快是神经和体液调节的结果
解析:选B 跑步过程中物质氧化分解加快,产热量增加,而体温恒定,所以散热量也增加,A正确;大脑是调节跑步行为的最高级中枢,B错误;跑步过程中血糖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升高血糖含量,C正确;跑步过程中心跳加快是神经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14.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细胞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下丘脑既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又能合成和释放e激素
D.通过肾上腺产生d进行的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解析:选C 寒冷刺激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都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A正确;c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可促进细胞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B正确;e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C错误;通过肾上腺产生肾上腺素进行的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D正确。
15.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在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内有一个调定点(正常人体为37.5 ℃左右),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与调定点比较,通过对机体产热和散热的调控,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但因为某些因素,人体体温调定点可能上升或降低。下图是某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体温变化曲线,依据本学说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人体感染病毒,体温调定点上升
B.bc段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
C.cd段该人可能会出现身体出汗等症状
D.ab段温觉感受器兴奋,cd段冷觉感受器兴奋
解析:选D ab段体温升高,可以代表人体感染病毒,体温调定点上升,A正确;bc段持续高热,体温相对稳定,则产热总量和散热总量处于动态平衡,B正确;cd段病人可能会出现脸色发红(毛细血管舒张)、身体出汗(汗腺分泌增加),进而增加散热量,使体温下降,C正确;ab段体温升高,是人的冷觉感受器兴奋,导致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cd段体温降低,是温觉感受器兴奋,增加人体散热,减少产热,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常表现为畏寒、发热、咳嗽、头疼、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有时还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患者发热的原因是流感病毒入侵后,某些免疫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可影响下丘脑中______________的调控作用,使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的分泌增加,在其间接控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加快,产热增加。
(2)患者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会导致机体大量失水,造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而引起垂体释放______________增加,使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作用加强。
(3)严重的腹泻会导致Na+丢失过多,影响神经细胞____________的产生,进而引起神经传导受到影响,肌肉收缩无力。血钠不足时,还会引起脑细胞水肿,产生恶心、呕吐、乏力、头痛、嗜睡、反应迟钝等神经系统抑制性症状。血钠不足引起脑细胞水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患者发热的原因是流感病毒入侵后,某些免疫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可影响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作用,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增加,在其间接控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加快,产热增加。(2)患者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会导致机体大量失水,造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进而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使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作用加强。(3)严重的腹泻会导致Na+丢失过多,影响神经细胞动作电位(Na+内流)的产生,进而引起神经传导受到影响,肌肉收缩无力。血钠不足时,还会引起脑细胞水肿,产生恶心、呕吐、乏力、头痛、嗜睡、反应迟钝等神经系统抑制性症状。血钠不足,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分扩散进入脑细胞内,引起脑细胞水肿。
答案:(1)体温调节中枢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2)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
(3)动作电位(兴奋) 血钠不足,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分扩散进入脑细胞内
17.下图1为人体体温调节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序号代表神经元,“+”和“-”分别表示兴奋和抑制。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当外周温觉感受器兴奋之后,图1中能检测到动作电位的神经元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图1中虚线方框内神经元②③等主要分布于人体________(器官)中,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该器官中某些分泌细胞会释放__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而该激素可间接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3)当人体剧烈运动后建议不应立即冲凉水浴,分析图1中信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1中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部位称为________,广义上该结构还包括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以及感受细胞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图2是某种特化的感受器与传入神经元之间的联络形式,在箭头处施加有效刺激,兴奋不能传递至特化的感受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即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据此分析图示可知,当外周温觉感受器兴奋之后,产生的神经冲动会沿神经元①→②→③→④和⑥、①→②→⑤传递,因此①②③④⑤⑥均能检测到动作电位。(2)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因此图1中虚线方框内神经元②③等主要分布于人体下丘脑中。下丘脑的某些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通过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而间接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3)当人体剧烈运动后,机体产生的热量急需散失,而冲凉水浴,即低温环境刺激外周冷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使机体产热作用增强、毛细血管收缩、出汗减少,最终导致机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出。(4)图1中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部位称为突触。突触位置释放信号分子的是突触前膜,特化的感受器与传入神经元之间形成突触,突触前膜是特化的感受细胞的细胞膜。可见,在图2箭头处施加有效刺激,兴奋不能传递至特化的感受细胞的原因是该突触位置释放信号分子的是特化的感受细胞。
答案:(1)①②③④⑤⑥ (2)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低温环境的刺激,使机体产热作用增强、毛细血管收缩、出汗减少,最终导致机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出 (4)突触 该突触位置释放信号分子的是特化的感受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