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2 18:4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三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3.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壹·资料链接
资料链接
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
生而重瞳,孝顺友爱,善于制陶。最早在历山耕田,得到四岳推荐,经过重重考验,得到唐尧的认可与禅位,建立有虞国。即位之后,虚怀纳谏,惩罚奸佞,流放四凶;任贤使能,百业兴旺,开创了政通人和的局面,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部落联盟首领。
人物小传
资料链接
傅说,殷商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辅佐殷商高宗武丁安邦治国,形成了历史上有名“武丁中兴”的辉煌盛世,留有“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名句,被尊称为“圣人”。
传说傅说从政之前,身为奴隶,在傅岩做筑墙的苦役。殷商高宗武丁梦得圣人,名曰“说”,求于野。乃于傅岩得之,举以为相,国大治。
人物小传
资料链接
胶鬲商周之际时期人物。
胶鬲原为贩卖鱼、盐的,后周文王把他举荐给商纣王,以作为内应。后来又辅佐周武王。
人物小传
资料链接
管夷吾,即管仲(?~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中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管仲(名夷吾)原是齐国公子纠的家臣,纠与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君位失败,管仲作为罪人被押回齐国,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
人物小传
资料链接
孙叔敖,芈姓,蔿(wěi)氏,名敖,字孙叔,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历史治水名人。
淮河洪灾频发,孙叔敖主持治水,倾尽家资,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què bēi)。后来又修建了安丰塘等大量水利工程。后来孙叔敖受楚庄王赏识,开始辅佐庄王治理国家。
人物小传
资料链接
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人,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
百里奚本是虞国大夫。晋献公假途伐虢(guó)后,灭亡了虞国,俘获百里奚。作为秦穆公夫人(穆姬)的陪嫁奴隶送到秦国。百里奚逃离秦国,跑到楚国宛邑。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后,进入秦国成为大夫,人称“五羖大夫”。
人物小传
贰·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wú)/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òng)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héng)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疏通文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译文】
舜从田野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任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召为相,百里奚从集市之中被赎出而用为大夫。
兴起,指被任用
古人筑墙用的夹板和杵
选拔,任用
狱官
海滨
田地
集市
疏通文意
故天将降大任于 是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译文】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

他的
财资缺乏,使…身处贫困之中
使…劳累
这样的
使…经受饥饿之苦
使…痛苦
疏通文意
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 性,曾 益其所不能。
【译文】
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违背
扰乱

使…受到震撼
使…坚忍起来
同“增”,增加
增加
性格

不具备的才能
疏通文意
人恒 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常常
了解、明白
犯错误
忧困
思虑
征验,表现
显露、流露
同“横”,梗塞,不顺
有所作为
言谈
脸色
疏通文意
入 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也。
【译文】
(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享乐之中可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在国内
往往
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享乐之中可以使人灭亡
守法度的大臣
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辅佐君王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如果
在国外
表陈述语气,不译
叁·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1.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 曾:
困于心衡于虑 衡: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2.古今异义
管夷吾举于士 “士”古义: 今义:士兵
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古义: 今义:因此
同“叛”,背叛
同“横”,梗塞,不顺
用来
狱官
同“弼”,辅佐
知识梳理
3.词类活用
人恒过 过:
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
苦其心志 苦:
劳其筋骨 劳:
饿其体肤 饿:
空乏其身 空乏:
行拂乱其所为 乱:
所以动心忍性 动、忍:
动词用作状语,在国内
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动词用作状语,在国外
使动用法,使…痛苦
使动用法,使…劳累
使动用法,使…经受饥饿之苦
使动用法,使…身处贫困之中
形容词用作动词,扰乱
使动用法,使…受到震撼、使…坚忍
知识梳理
4.一词多义
拂 ①行拂乱其所为( )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
发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
②征于色,发于声( )
益 ①曾益其所不能( )
②香远益清( )
违背
同“弼”,辅佐
被任用
显露、流露
增加
更加
知识梳理
重点虚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困于心,衡于虑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介词,表处所,从
介词,表对象,给
介词,表处所,在
介词,表处所,在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如果
肆·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1.课文第一段作者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列举这些人物事例的目的是什么?
共同点:
①出身都卑微;
②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
③后来都被统治者委以重任,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目的:
列举六个名人的事例,论证了“经受磨练才能有所作为”的道理。
合作探究
2.对于要担大任的人,上天都给了他们什么样的磨难?在经历过这些磨难之后,人会得到什么样的益处呢?
磨难:
益处: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思想
生活
做事
历经磨难
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合作探究
3.除了要经历磨难的历练之外,人还需要哪些条件才能成才?
个人犯错,要经历内心的困惑,思虑阻塞,才能振奋有所作为。
合作探究
4.接下来作者由个人上升到国家,告诉统治者一个怎样的道理?
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实力相近之国的并存、威慑,没有外部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
最终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劝诫统治者:要负荷天下重任,必须了解民生疾苦,要对内明辨是非、赏罚有度,要对外时刻保持警惕心,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合作探究
主旨归纳
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给予当时的统治者鲜明警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也启示人们: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
合作探究
5.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孟子的观点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
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而贪图安乐自然增长不了才能。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
对于国家来说,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极其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
伍·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2.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
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
当堂训练
舜发于 ,傅说举于 ,胶鬲举于 ,管夷吾 ,孙叔敖 ,百里奚 。故天将降大任 ,必先苦其 ,劳其 ,饿其 ,空乏 ,行拂乱 ,所以 ,曾益 。
人恒 ,然后 ;困于 ,衡于 ,而后 ;征于 ,发于 ,而后 。入则无 ,出则无 ,国恒 。然后知生于 而死于 也。
减字法背诵
当堂训练
舜 ,傅说 ,胶鬲 ,管夷吾 ,孙叔敖 ,百里奚 。故天将 ,必先苦其 , ,饿其 , ,行拂乱 ,所以 ,曾益 。
人 ,然后 ;困于 , ,而后 ;征于 , ,而后 。入 ,出 ,国恒 。然后知 。
减字法背诵
当堂训练
舜 , , ,管夷吾 , , 。故 ,必先 , , , , ,所以 , 。
人 , ; , ,而后 ; , ,而后 。 , ,国恒 。然后知 。
减字法背诵
学习·进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