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苏州园林》第1课时课件(共23张PPT)+教案+学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9《苏州园林》第1课时课件(共23张PPT)+教案+学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3 07:39:4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9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写作顺序。
2.把握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重点)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的表达方式。 (难点)
4.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素养)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1979年初,香港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苏州园林》。
二、预学交流
1.走近作者。
叶圣陶(1894—1988),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代表作有童话集《稻草人》,小说集《隔膜》《火灾》等。1928年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有《叶圣陶集》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
2.写作背景。
这是一篇为摄影集写的序文。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可是出版社还没有把摄影集编好,说是对收集到的照片不太满意。好在叶圣陶从小生长在苏州,几处园林他都熟悉。最后,他参考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中的195幅精美的照片,写了这篇序文。
3.苏州园林简介。
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滥觞于春秋时期,形成于唐五代,成熟于两宋,兴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数百处,1958年普查发现,当时尚存园林名胜174处。苏州园林是中华园林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在世界园林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三、预学检测
1.请同学们准确地朗读下列字词。
池沼 轩榭 丘壑 嶙峋 蔷薇 镂空 蔓延 着眼 斟酌 琢磨
2.根据课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因地制宜 嶙峋 胸中有丘壑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一篇什么说明文?
明确:苏州园林。事物说明文。
4.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印象如何?
明确: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5.请试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明确: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四、朗读课文
速读课文,思考每段写了什么?
五、整体感知
1.概括段意(提取主干法)
明确:(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5)苏州园林的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6)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7)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8)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9)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10)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2.课文多数段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明确:从文体特点来看,说明文的作者总是希望读者直接、准确地了解自己所写的内容。因此说明文常常在文章的显要处“设路标”“给提示”,帮助读者更快更方便地理解文章。
3.探究结构。
小组合作:
①文章的1、2段和后面的段落是什么结构关系?第5段的中心句和其他句子什么结构关系?
②文章的3、4、5、6段顺序能否互换?它和文章的哪句话是对应的呢?
③有人认为:1-6段将苏州园林介绍得很详尽了,那7-9自然段有用吗?这是什么说明关系?
4.文章结尾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明确:文章结尾告诉人们苏州园林值得介绍的还很多,文中所介绍说明的只是一些方面。结尾留有余地,给人回味无穷。
5.理顺结构。
(1)划分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1-2)说明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概括介绍它的共同特征。
第二部分:(3-9)作者从园林建筑设施的各个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的特征。
第三部分:(10)指出苏州园林的美还不止以上这些,引人回味。
(2)全文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总→分→总
6.作者是怎样来介绍苏州园林的?说明顺序如何?
明确:亭台轩榭的布局——绝不对称(3)
假山池沼的配合——任其自然(4)
花草树木的映衬——着眼画意(5)
近景远景的层次——层次多变(6)
每一个角落 ——图画美(7)
门和窗 ————图案美(8)
园内建筑 ———色彩美(9)
说明顺序:3-6段整体,7-9段局部,即主要到次要,因而是逻辑顺序。
7.这是一篇写建筑物的说明文。本文为什么采用逻辑顺序,而不采用空间顺序
明确:因为本文所介绍的不是苏州园林某个园林的情况,而是苏州所有园林的共同特色。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地进行叙述。进而采用了逻辑顺序。
8.下列图片哪些是苏州园林,哪些不是?说一说你的依据。(PPT)
六、本课小结
本文先说了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突出这一点,作者先用了四个“讲究”来概括说明,再分别从布局、景物的处理,花木,乃至墙、廊、门、窗等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喜爱之情。
七、随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
A.鉴赏(jiàn) 藤萝(téng) 丘壑(hè)
B.重峦(luán) 叠嶂(zhàng) 嶙峋(xún)
C.镂空(lóu) 斟酌(zhēn) 依傍(bàng)
D.蔓延(màn) 蔷薇(qiáng) 轩榭(xiè)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横线处。
(1)谁如果要 (欣赏/鉴赏/鉴别)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完好/美好/完美)的图画。
(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而不仅是 。(技术/艺术/方法)
3.请你来当小导游。
假设你面对一个没有游览过苏州园林,也没有读过本文的人,请你指着课本上苏州园林的彩图,给他说说苏州园林有哪些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
新课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1979年初,香港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叶圣陶
核心素养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写作顺序。
2.把握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重点)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的表达方式。 (难点)
4.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素养)
第一课时 叶圣陶(1894—1988),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代表作有童话集《稻草人》,小说集《隔膜》《火灾》等。1928年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有《叶圣陶集》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
预习交流
作者简介
这是一篇为摄影集写的序文。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可是出版社还没有把摄影集编好,说是对收集到的照片不太满意。好在叶圣陶从小生长在苏州,几处园林他都熟悉。最后,他参考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中的195幅精美的照片,写了这篇序文。
写作背景
苏州园林简介
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滥觞于春秋时期,形成于唐五代,成熟于两宋,兴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数百处,1958年普查发现,当时尚存园林名胜174处。苏州园林是中华园林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在世界园林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1.请同学们准确地朗读下列字词。
池沼 轩榭 丘壑 嶙峋 蔷薇 镂空 蔓延 着眼 斟酌 琢磨
2.根据课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因地制宜 嶙峋 胸中有丘壑
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一篇什么说明文?
苏州园林。事物说明文。
4.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印象如何?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5.请试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预习检测
速读课文,思考每段写了什么?
朗读课文
(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5)苏州园林的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6)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7)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8)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9)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10)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提取主句法)
整体感知
1.思考每段写了什么?
2.课文多数段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从文体特点来看,说明文的作者总是希望读者直接、准确地了解自己所写的内容。因此说明文常常在文章的显要处“设路标”“给提示”,帮助读者更快更方便地理解文章。
小组合作:
①文章的1、2段和后面的段落是什么结构关系?第5段的中心句和其他句子什么结构关系?
②文章的3、4、5、6段顺序能否互换?它和文章的哪句话是对应的呢?
③有人认为:1-6段将苏州园林介绍得很详尽了,那7-9自然段有用吗?这是什么说明关系?
3.探究结构
文章结尾告诉人们苏州园林值得介绍的还很多,文中所介绍说明的只是一些方面。结尾留有余地,给人回味无穷。
4.文章结尾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5.理顺结构
(1)划分段落结构;
(2)全文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第一部分(1-2):说明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概括介绍它的共同特征。
第二部分(3-9):作者从园林建筑设施的各个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的特征。
第三部分(10):指出苏州园林的美还不止以上这些,引人回味。



每一个角落 ——图画美(7)
门和窗 ————图案美(8)
园内建筑 ———色彩美(9)
6.作者是怎样来介绍苏州园林的?说明顺序如何?
整体
局部
逻辑顺序
亭台轩榭的布局——绝不对称(3)
假山池沼的配合——任其自然(4)
花草树木的映衬——着眼画意(5)
近景远景的层次——层次多变(6)
主要
次要
7.这是一篇写建筑物的说明文。本文为什么采用逻辑顺序,而不采用空间顺序
因为本文所介绍的不是苏州园林某个园林的情况,而是苏州所有园林的共同特色。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地进行叙述。进而采用了逻辑顺序。
8.下列图片哪些是苏州园林,哪些不是?说一说你的依据。
本文先说了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突出这一点,作者先用了四个“讲究”来概括说明,再分别从布局、景物的处理,花木,乃至墙、
廊、门、窗等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喜爱之情。
本课小结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鉴赏(jiàn) 藤萝(téng) 丘壑(hè)
B.重峦(luán) 叠嶂(zhàng) 嶙峋(xún)
C.镂空(lóu) 斟酌(zhēn) 依傍(bàng)
D.蔓延(màn) 蔷薇(qiáng) 轩榭(xiè)
C
随堂练习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横线处。
(1)谁如果要 (欣赏/鉴赏/鉴别)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完好/美好/完美)的图画。
(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而不仅是 。(技术/艺术/方法)
鉴赏
完美
艺术
技术
3.请你来当小导游。
假设你面对一个没有游览过苏州园林,也没有读过本文的人,请你指着课本上苏州园林的彩图,给他说说苏州园林有哪些特点。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9 《苏州园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
3.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的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学习重点、难点:
1.欣赏苏州园林的美。
2.揣摩说明文的语言。
学法指导:
1.扫视法:找中心词、句、段,抓文章起始句、收结句、起始段、结尾段;借助注释迅速把握文章。
2.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文中你认为重要的字词,理清文章的结构及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然后与同桌交流。
3.回顾一下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在理清课文思路的同时,把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和一些说明的方法。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说明文阅读知识。
※ 如何找准一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1)从题目中看说明对象;
(2)找文段开头的中心句或关键词句;
(3)从文中概括、提炼,同样抓关键词句。
※ 说明的顺序:
(1)空间顺序——东南西北、上下左右、整体局部,表空间方位的标志语;
(2)时间顺序——表时间的或事物发展阶段的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接着、然后……
 (3)逻辑顺序——表示因果、主次、整体与局部等关系的标志性词语,如首先、其次、为什么、之所以、原来、因此……
注意:有些文章以其中一种顺序为主,同时兼用其他说明顺序(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加以判断)。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 说明文的结构:1、按照时空的变换划分;2、按照从整体到局部或者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写的说明文,其结构分为:(1)总——分——总;(2)总——分;(3)分——总。
※ 说明的方法:
①举例子:举出事例来说明事物或事理。
②分类别:将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分类,逐一说明。
③作比较:把……与……进行比较,两者存在差异性,突出事物的特征。
④打比方:用比喻的方法,对事物作形象的说明。
⑤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解释事物的特征。
⑥下定义:用简明扼要的话对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作周全、周密的规定和说明。它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句式,并揭示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⑦作诠释:能通俗易懂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点。
“作诠释”与“下定义”的区别:通常两者采用“什么是什么”的模式。如果两边的内容能互换,就是下定义。否则,就是作诠释。
  ⑧列数字:用列举数据来体现说明特点的一种说明方法。
⑨列图表:运用直观的示意图或表格等形式说明事物或事理。
二、预习任务
1.朗读全文,明确苏州园林给作者留下总的印象是什么?作者认为苏州各个园林总的特征是什么(这也是设计者的意图)?游览者的感受是什么?
2.阅读课文第三——九段后,抓住关键词,概括出每段的主要内容。
示例:第三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说明的对象)?它们有什么特点?
三、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轩榭( ) 叠嶂( ) 镂空( ) 斟酌( )
相间( ) 模样( ) 对称( ) 庸俗(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败笔 蔓延 玲珑 盘屈嶙峋 B.堆叠 闲适 映衬 自出心材
 C.明艳 阅历 彩绘 因地治宜 D.鉴赏 工细 雷同 俯仰生姿
3.根据下面的意思,填上合适的成语。
(1)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________
(2)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________
(3)独有的巧妙的构思。________
(4)重重叠叠的山峰、峭壁。________
4.下面都是概括性句子的一组是( )
①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②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③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④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⑤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5.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6.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2)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蔷薇木香。( )
(3)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
(4)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
7.填空。
(1)《苏州园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我国现代________________,著名________________。
(2)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____________,讲究________________,讲究____________,讲究____________。
(3)苏州园林总的特征是________。
(4)本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语言特点是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
【课中导读】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
速读课文,思考每段写了什么?
二、整体感知
1.概括段意(提取主干法)
明确:(文中标记)
2.课文多数段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明确:从文体特点来看,说明文的作者总是希望读者直接、准确地了解自己所写的内容。因此说明文常常在文章的显要处“设路标”“给提示”,帮助读者更快更方便地理解文章。
3.探究结构。
小组合作:
①文章的1、2段和后面的段落是什么结构关系?第5段的中心句和其他句子什么结构关系?
②文章的3、4、5、6段顺序能否互换?它和文章的哪句话是对应的呢?
③有人认为:1-6段将苏州园林介绍得很详尽了,那7-9自然段有用吗?这是什么说明关系?
4.文章结尾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明确:
5.理顺结构。
(1)划分段落结构。(文中标记)
(2)全文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6.作者是怎样来介绍苏州园林的?说明顺序如何?
明确:亭台轩榭的布局——绝不对称(3)
假山池沼的配合——______________(4)
花草树木的映衬——______________(5)
近景远景的层次——______________(6)
每一个角落 ——图画美(7)
门和窗 ————__________(8)
园内建筑 ———__________(9)
说明顺序:________段是整体,________段是局部,即主要到次要,因而是_______顺序。
7.这是一篇写建筑物的说明文。本文为什么采用逻辑顺序,而不采用空间顺序
明确:因为本文所介绍的不是苏州园林某个园林的情况,而是苏州所有园林的共同特色。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地进行叙述。进而采用了逻辑顺序。
8.下列图片哪些是苏州园林,哪些不是?说一说你的依据。(PPT)
三、随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鉴赏(jiàn) 藤萝(téng) 丘壑(hè)
B.重峦(luán) 叠嶂(zhàng) 嶙峋(xún)
C.镂空(lóu) 斟酌(zhēn) 依傍(bàng)
D.蔓延(màn) 蔷薇(qiáng) 轩榭(xiè)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横线处。
(1)谁如果要 (欣赏/鉴赏/鉴别)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完好/美好/完美)的图画。
(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而不仅是 。(技术/艺术/方法)
3.请你来当小导游。
假设你面对一个没有游览过苏州园林,也没有读过本文的人,请你指着课本上苏州园林的彩图,给他说说苏州园林有哪些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9 《苏州园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
3.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的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学习重点、难点:
1.欣赏苏州园林的美。
2.揣摩说明文的语言。
学法指导:
1.扫视法:找中心词、句、段,抓文章起始句、收结句、起始段、结尾段;借助注释迅速把握文章。
2.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文中你认为重要的字词,理清文章的结构及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然后与同桌交流。
3.回顾一下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在理清课文思路的同时,把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和一些说明的方法。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说明文阅读知识。
※ 如何找准一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1)从题目中看说明对象;
(2)找文段开头的中心句或关键词句;
(3)从文中概括、提炼,同样抓关键词句。
※ 说明的顺序:
(1)空间顺序——东南西北、上下左右、整体局部,表空间方位的标志语;
(2)时间顺序——表时间的或事物发展阶段的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接着、然后……
 (3)逻辑顺序——表示因果、主次、整体与局部等关系的标志性词语,如首先、其次、为什么、之所以、原来、因此……
注意:有些文章以其中一种顺序为主,同时兼用其他说明顺序(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加以判断)。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 说明文的结构:1、按照时空的变换划分;2、按照从整体到局部或者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写的说明文,其结构分为:(1)总——分——总;(2)总——分;(3)分——总。
※ 说明的方法:
①举例子:举出事例来说明事物或事理。
②分类别:将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分类,逐一说明。
③作比较:把……与……进行比较,两者存在差异性,突出事物的特征。
④打比方:用比喻的方法,对事物作形象的说明。
⑤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解释事物的特征。
⑥下定义:用简明扼要的话对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作周全、周密的规定和说明。它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句式,并揭示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⑦作诠释:能通俗易懂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点。
“作诠释”与“下定义”的区别:通常两者采用“什么是什么”的模式。如果两边的内容能互换,就是下定义。否则,就是作诠释。
  ⑧列数字:用列举数据来体现说明特点的一种说明方法。
⑨列图表:运用直观的示意图或表格等形式说明事物或事理。
二、预习任务
1.朗读全文,明确苏州园林给作者留下总的印象是什么?作者认为苏州各个园林总的特征是什么(这也是设计者的意图)?游览者的感受是什么?
2.阅读课文第三——九段后,抓住关键词,概括出每段的主要内容。
示例:第三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说明的对象)?它们有什么特点?
三、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轩榭( ) 叠嶂( ) 镂空( ) 斟酌( )
相间( ) 模样( ) 对称( ) 庸俗(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败笔 蔓延 玲珑 盘屈嶙峋 B.堆叠 闲适 映衬 自出心材
 C.明艳 阅历 彩绘 因地治宜 D.鉴赏 工细 雷同 俯仰生姿
3.根据下面的意思,填上合适的成语。
(1)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________
(2)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________
(3)独有的巧妙的构思。________
(4)重重叠叠的山峰、峭壁。________
4.下面都是概括性句子的一组是( )
①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②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③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④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⑤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5.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6.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2)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蔷薇木香。( )
(3)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
(4)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
7.填空。
(1)《苏州园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我国现代________________,著名________________。
(2)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____________,讲究________________,讲究____________,讲究____________。
(3)苏州园林总的特征是________。
(4)本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语言特点是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
答案:
1.xiè zhàng lòu zhuó jiàn mú chèn yōng
2.D
3.略
4.C
5.(1)“大多”说明很多,但不是全部,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2)“极少”说明不是不用,只不过用得很少,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6.(1)作比较(2)摹状貌(3)举例子(4)打比方
7.(1)叶圣陶 作家 教育家
(2)略
(3)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总分 简明朴实 逻辑顺序
【课中导读】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
速读课文,思考每段写了什么?
二、整体感知
1.概括段意(提取主干法)
明确:(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5)苏州园林的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6)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7)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8)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9)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10)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2.课文多数段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明确:从文体特点来看,说明文的作者总是希望读者直接、准确地了解自己所写的内容。因此说明文常常在文章的显要处“设路标”“给提示”,帮助读者更快更方便地理解文章。
3.探究结构。
小组合作:
①文章的1、2段和后面的段落是什么结构关系?第5段的中心句和其他句子什么结构关系?
②文章的3、4、5、6段顺序能否互换?它和文章的哪句话是对应的呢?
③有人认为:1-6段将苏州园林介绍得很详尽了,那7-9自然段有用吗?这是什么说明关系?
4.文章结尾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明确:文章结尾告诉人们苏州园林值得介绍的还很多,文中所介绍说明的只是一些方面。结尾留有余地,给人回味无穷。
5.理顺结构。
(1)划分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1-2)说明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概括介绍它的共同特征。
第二部分:(3-9)作者从园林建筑设施的各个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的特征。
第三部分:(10)指出苏州园林的美还不止以上这些,引人回味。
(2)全文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总→分→总
6.作者是怎样来介绍苏州园林的?说明顺序如何?
明确:亭台轩榭的布局——绝不对称(3)
假山池沼的配合——任其自然(4)
花草树木的映衬——着眼画意(5)
近景远景的层次——层次多变(6)
每一个角落 ——图画美(7)
门和窗 ————图案美(8)
园内建筑 ———色彩美(9)
说明顺序:3-6段整体,7-9段局部,即主要到次要,因而是逻辑顺序。
7.这是一篇写建筑物的说明文。本文为什么采用逻辑顺序,而不采用空间顺序
明确:因为本文所介绍的不是苏州园林某个园林的情况,而是苏州所有园林的共同特色。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地进行叙述。进而采用了逻辑顺序。
8.下列图片哪些是苏州园林,哪些不是?说一说你的依据。(PPT)
三、随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
A.鉴赏(jiàn) 藤萝(téng) 丘壑(hè)
B.重峦(luán) 叠嶂(zhàng) 嶙峋(xún)
C.镂空(lóu) 斟酌(zhēn) 依傍(bàng)
D.蔓延(màn) 蔷薇(qiáng) 轩榭(xiè)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横线处。
(1)谁如果要 (欣赏/鉴赏/鉴别)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完好/美好/完美)的图画。
(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而不仅是 。(技术/艺术/方法)
3.请你来当小导游。
假设你面对一个没有游览过苏州园林,也没有读过本文的人,请你指着课本上苏州园林的彩图,给他说说苏州园林有哪些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