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蝉》第2课时课件(共37张PPT)+教案+学案+同步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1《蝉》第2课时课件(共37张PPT)+教案+学案+同步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3 07:50:5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蝉》同步检测
(满分:75分 时间:45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隧道(suì) 恶劣(è) 不怀好意 无动于衷
B.倒悬(dǎo) 防御(yù) 张合自如 爬上爬下
C.车辙(zhé) 黏土(nián) 小心瑾慎 沐浴阳光
D.折皱(zhé) 纤维(qiān) 毫无顾忌 动摇不定
2.下列词语填入横线上正确的一项(  )(2分)
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一到七月初,蝉就 了我门前的树。我要 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用砖墙使地道 。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 刺出三四十个孔。
A.占据 观察 牢固 往往 B.占领 考察 坚固 常常
C.占领 观察 牢固 往往 D.占据 考察 坚固 常常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对于学生逃课的行为,学校不能无动于衷,必须坚决予以制止!
B.有一回,年长的那个宦官回过头来,冲我不怀好意地笑了笑。
C.使用公筷公勺成为潮流,倍受市民推崇,这种“新食尚”不言而喻地成为时下餐桌文化。
D.沉静的心灵比暴烈的心灵要伟大得多,汪曾祺文如其人,他的文字自然隽永,耐人寻味。
4.对下面一段有关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A.“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器的歌声”中,“喧器的歌声”这个短语是偏正短语。
B.“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一句中,“翅膀”是名词。
C.“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利那欢愉呢?”这句话中的谓语为“歌颂”。
D.“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器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这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复句。
5.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文件精神,育才学校全体教师严控作业总量,增强教学质量。(将“增强”改为“提高”)
B.社会各部门要加强联动,加快完善与推出重特大疾病医疗互助制度,救助因重病陷入困境的家庭。(将“因”改为“由于”)
C.电磁辐射对人体是否有害,取决于它们的功率很高。(将“很高”改为“高低”)
D.在社会转型时期,对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尤为重要。(在“青少年”后加上“进行”)
6.下列改句与原句意思有差别的一项是( )(2分)
A.原句:空壳挂在树枝上,有时可达一两个月之久。
改句:空壳挂在树枝上,可达一两个月之久。
B.原句: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
改句:它只得各处寻找软土。
C.原句: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改句:什么样的钹声也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
D.原句:如果气候看来很温暖,它就用爪击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来。
改句:假如气候看来很温暖,它就用爪击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来。
7.下列句子用到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我要考察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B.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C.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
D.只见一只孔雀把尾巴抖得哗哗响,那漂亮的尾巴就像仙女手中的彩扇,慢慢散开,又像透亮的珍珠撒在它身上,非常美丽。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纤弱的幼虫蜕皮的时候,这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
B.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谁都以为蝉的幼虫用有爪的腿爬上爬下,会将泥土弄塌了,把自己的房子塞住。
C.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
D.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邻近的地方徘徊,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
9.指出下面的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4分)
(1)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
(2)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
(3)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 )
(4)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
10.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的过程大概要半点钟。
①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②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③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④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A.④③①② B.②④③① C.①④②③ D.④①③②
1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它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刻板,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生动传神、颇有情趣。
B.本文主要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蝉人格化,读来生动形象,使人倍感亲切。
C.从全文来看,作者是按照“幼虫——成虫——卵——成虫”的顺序来写的,这样安排使行文新颖活泼、不落俗套,突出了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
D.本文的结尾段运用了抒情和议论两种表达方式,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总结蝉的一生,抒发了对蝉的由衷赞叹和同情。
12.学习了本文,班上准备进行一次以“有趣的昆虫”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2分)
(1)班上准备确定四个研究课题作为每小组的研究方向,请你再拟两个。(2分)
昆虫的种类、昆虫的生活习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了解昆虫的休息特点——“蛰”。“蛰”即“蛰伏”,指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你能说出与之相关的一个节气及其含义吗?(3分)
(3)为了更好地研究昆虫,小明为大家推荐了一本好书《虫子旁》,请你帮他修改完善下面的话。(4分)
朱赢椿的《虫子旁》,凭借对虫子世界的独特感悟与细致刻画,获得“科普生活类好书”荣誉。《虫子旁》讲述的是一个被我们忽略的虫子的世界。
在那里,“一个水洼就是一片海洋,一片叶子就是一顶阳伞,一个鹅卵石就是一座岛屿,而一块路边的石板的缝隙就可以成为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_______________,让我们照见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
①第1段有语病,写出修改意见。
②给划线处补写一个过渡句。(不超过15个字)
(4)活动结束后,老师要求写一篇活动感悟,下面是李华同学写的一个片段,请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一句。(3分)
走进昆虫的世界,我领略了这个微妙世界无穷的奥秘:蝴蝶的美丽,将我带入了蝶象翩避的神秘王国;__________________。昆虫的世界,是一个美妙的世界。
二、阅读理解(27分)
(一)阅读《蝉的歌唱》,完成下列题目。(12分)
蝉的歌唱(节选)
法布尔
①雷奥米尔承认:蝉的歌唱自己是从未听过的,活的蝉也没有见到过。他见到的蝉都来自阿维尼翁附近,都是浸在各种甜烧酒中的标本,对于解剖学家来说,这些条件已经足够让他描述蝉的发音器官了。我们的大师显然做到了这一点,他以锐利的目光出色地弄清了这只八音盒的奇特结构,以至于后人在讲述蝉的歌唱原理时,都会以他的论著为依据。
②大师已经把麦子全都收割掉了。弟子们能做的只有捡他遗漏的麦穗,希望能把他们捆成一束。我有幸捡到了很多大师遗漏下来的麦穗:蝉儿们那震耳欲聋的演奏,我听的远比我希望听到的多。所以,对于这个看似已经得出固定结论的话题,我恐怕还有一些新的见解。
③凡是对歌声敏感的动物,听觉一定灵敏。听觉是警惕的哨兵,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它就会发现危险。作为杰出的歌唱家,鸟儿就有敏锐的听觉。枝上树叶的一阵轻颤,路上行人的一声轻语,就能让它立刻噤声,不安地提防着。而蝉却远远没有类似的不安表示。
④蝉具有相当灵敏的视觉,它依靠大大的复眼能看清左右两边发生的事情;而它的三只单眼就像是红宝石做成的望远镜,探测着额头上方的空间。只要看见有人走近,他就会立刻噤声,随即飞走。可是,如果我们避开它的五个视觉器官,就可以说话、吹哨、鼓掌,甚至拿两块石头相互撞击。要是换作了小鸟,根本不用这么大的声音,它还没看见人影早就已停止歌吧,逃之夭夭了。可是蝉却无动于衷,若无其事地继续唱歌。
⑤关于这点,我做过大量实验。我借用了小镇的炮,就是那种在节日里鸣放礼炮用的盒子。炮手得知是为了蝉,就非常乐意地把炮装上火药,到我家来射击。一共有两门炮,都像在最盛大的节日狂欢时那样装满了火药。大家一致认为这么巨大的炮声响过后蝉儿们会安静下来。每个人都仔细观察了蝉的数量,以及歌声的音域、节奏。一切都准备好了,大家的耳朵等着听自己的推断是否正确。炮响了,真是如雷贯耳。
⑥可是树上的蝉没有受到任何惊扰。这支空中乐队的数量没有变,节奏没有变,音域也没有变。我们六人一致得出结论:爆炸的巨响对蝉的歌唱毫无影响。
1.雷奥米尔和法布尔对蝉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有什么不同?请根据选文简要回答。(3分)
2.仔细阅读画线句子,回答下面两个小题。(5分)
①而它的三只单眼就像是红宝石做成的望远镜,探测着额头上方的空间。(把“三只单眼”此作“红宝石做成的望远镜”,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关于这点,我做过大量实验。(“这点”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3.文中画线句子写小鸟有什么作用?(2分)
4.本选文中渗透着《昆虫记》中的哪些科学精神?(写出两点)(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5分)
蟋蟀的住宅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歌唱,还由于它的住宅。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蟋蝉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在儿童时代,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用菜叶喂它们。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用钳子和耙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蟋蟀的住宅”指的是什么?(2分)
2.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3分)
3.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6分)
①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不肯随遇而安”?)
②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土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为什么说蟋蟀用来挖土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又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4.蟋蟀的住宅本来是一个小小的“简朴的”洞穴,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生动?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4分)
答案与部分解析
一、
1. A 解析:B,“倒”应读作“dào”;C,“瑾”应为“谨”;D,“纤”应读作“xiān”。
2.D
3.C 解析:“不言而喻”的意思是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这里用来形容饮食风尚不恰当,对象错误。
4.C 解析:C.“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利那欢愉呢?”这句话中的谓语为“响亮”。
5.B
6. A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A项,改句删去“有时”,意思与原句有出入,把个别变成了普遍,偶然变成了必然。
7.D 解析:AB都运用拟人的修辞;C没有修辞;D运用比喻修辞。
8.B 解析:A项,括号应改为破折号;C项,分号改为逗号;D项,顿号应改为逗号。
9.(1)作比较 (2)举例子 (3)打比方 (4)摹状貌
10.D 解析:④是描写“体操”开始的动作,应填入第一空,由此可排除A.D;由①中“然后”可知是紧接着④的,可排除A。
11.C
12.(1)昆虫的叫声 昆虫的住所
(2)惊蛰。惊蛰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蛰伏动物被雷声震醒,出来活动。
(3)①“独特感悟与细致刻画”应为“细致刻画与独特感悟”。②虫子的世界就像是一面镜子
(4)示例:蟋蟀的鸣唱,将我引入了乐曲悠扬的音乐殿堂
二、
(一)
1.雷奥米尔用解剖和分类的方法研究昆虫的结构和功能,法布尔用观察与试验的方法,实地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
2.①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蝉的三只单眼的金贵,能清楚探测着额头上方的空间。②如果我们避开它的五个视觉器官,就可以说话、吹哨、鼓掌,甚至拿两块石头相互撞击,可是蝉却无动于衷,若无其事地继续唱歌。
3.运用对比,突出蝉的特性——如果避开蝉的五个视觉器官,再大的声响也不会影响它歌唱。
4.(1)善于观察,细心观察。(2)坚持不懈地研究。
(二)
1.指蟋蟀的巢穴或洞穴。
2.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3.①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因为“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追求生活质量,讲究生活享受。
②因为它挖土的工具只是自己的前后足及腿上的“钳子”、“锯”或“耙”,作者说蟋蟀住宅工程“伟大”,是与它“那样简单”的建筑工具相对比而言。蟋蟀用“那样简单”的工具建成这样的住宅,真是费尽了心血和力气,确实不容易,堪称超能量的发挥了。
4.因为作者能抓住蟋蟀“住宅”的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并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启示:要把事物写得生动,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并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蝉
核心素养:
1.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地工作的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重点)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写作方法。(难点)
3.理解作者在描述动物的过程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素养)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蝉》已经对法布尔对昆虫的感情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品读《蝉》生动的语言,感受文中的科学精神。
二、语言赏析
1.通读全文,思考:作为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本文具有怎样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课文内容分析。
在说明中兼用文学的笔法,对要说明的事物进行具体的描绘,文章生动活泼,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①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有了它的统治,这里无论怎样都是不安静的。
明确:文艺化的笔调。本文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统治”二字用得十分有趣。
②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
明确:“溜”字非常具有文学性,不仅写出了蝉的动作,还透过动作写出了蝉在不同气候下不同的应对策略,表现了它的聪明机智。
③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明确:这句话写出了蝉的幼虫慵懒、可爱的日常。作者文艺性的笔法使读者在阅读说明性文章时兴趣倍增。
④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明确: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蝉的地穴表面非常小的特点;通过比较来写蝉,体现出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
⑤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大多数”能否删去?为什么?
明确:这句话运用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将“蝉”的地穴与“金蜣”的地穴相比较,说明“蝉”的地穴周围一点土都没有的特点。
使读者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不能。因为“大多数”是限制性词语,表示多数掘地昆虫的窠外面有土堆,只有少部分的掘地昆虫没有土堆,删去之后就变成掘地昆虫外面都有一堆土,与文意不符,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⑥其实,它的动作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用转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
明确:作者拿矿工和铁路工程师与蝉作比较,形象、突出地说明了蝉的幼虫聪明、能干,会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使隧道的墙壁不会塌下来。
⑦幼虫身上长着有力的“工具”,能够钻透干了的泥土和沙石。
明确: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蝉的身体部位比作“工具”,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蝉钻土能力强的特点。
⑧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谁都以为幼虫用有爪的腿爬上爬下……
明确:运用设问,大大地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⑨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
明确:运用排比句式,长短句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清晰地点明了蝉的幼虫蜕皮的地点。
⑩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
明确:借助准确的动词,既清楚地说明了蝉蜕皮时的动作,又使文章显得生动有趣,让人如临其境。
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明确: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作者对蝉的命运的同情也洋溢在字里行间。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明确:语言既准确严谨,又生动有趣,富有感彩。这里的动作描写非常准确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⒀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明确:这句话运用对比体现了作者对蝉的深情。这句充满感慨的话概括了蝉的一生,既照应了对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的产卵、孵化过程的叙述,并且对全文作了形象的总结,还激起了人们对蝉这种小生灵的敬佩、同情,令人印象深刻。“四年”与“五星期”,长短何等悬殊的对比!
2.小结语言特色。
明确:一是准确性(准确、明晰、平实),如“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二是生动性(生动活泼、形象风趣、饱含感情),如“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三是通俗性(口语化),如“它必须先知道外面的天气是怎样的,才能决定可以出来晒太阳的日子到了没有”;四是多运用拟人化手法,如“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
三、合作探究
1.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但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无味,为什么?
明确:《蝉》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但是,作者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
如写蝉产卵,写出了以为“可怜的母亲”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也写出了蚋残害生灵的可恨。写由卵发育成蝉,表现出了蝉所经历的四年漫长历程的艰苦。
这就使文章具有了较强的感染力,能使读者为这个小生物的成长慨叹,从而对作者的“幸福是如此的来之不易又如此的转瞬即逝”的议论和抒情产生共鸣。
二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
如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离壳过程。
又如以准确而形象的语言描写所观察到的情形,写蝉“身体在空中向后翻腾”,“翻转身体,将折皱的翼竭力向外伸直、张开,用腰部的力量尽力将身体翻上来,恢复头朝上的争唱姿势,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再把尾部从鞘中脱出”,其中的动词准确而又生动地描写了蝉脱壳的整个过程。
三是把自己的观察过程写得富有波折,有情节,有描写,就像是小故事一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请你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科学精神的语句,并总结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精神。
①隧道的顶上留一层一指厚的土
明确:这一数据的表述为确指,说明作者观察细致。
②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明确:对蝉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却用了“大概是四年”来表述,因为至今它还是一个秘密。
③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这种区别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蝉在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
明确:这是作者长期观察,又通过用刀子深入挖掘进行实际探察而了解到的真实情况。
3.法布尔有怎样的研究之道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明确:对世界充满好奇,并勇于探索;注重观察和实验,对蝉的生活习性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追踪和研究,来理解鲜的生命特征和成长规律;尊重世间万物,对任何生命,哪怕小小的昆虫都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来研究。
●资料链接
被文学界尊称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法布尔(维吉尔是古罗马著名的田园诗人),出生于法国南部的穷乡僻壤,从小过着极其穷困的生活。正因为他是在劳苦大众的怀抱中长大的,所以他理解、同情劳苦人民,而且他还以这种同情劳苦人民的心去同情渺小的昆虫,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甚至歌颂微不足道的昆虫。
四、拓展延伸
1.蝉的一生只有一个月的鸣叫时间,但它为此却要在地下生活四年。自然界中一只小小的蝉尚且能够如此忍受寂寞和孤独,更何况新时代朝气蓬勃的我们?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我们应当怎样面对自己的人生。
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的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选自毕淑敏《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示例:蝉和小草面对艰难的自然环境,都选择了迎难而上,自强不息,这启发我们,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只有奋斗,才有可能成功。或许奋斗的过程会很漫长,需要我们忍受孤独、寂寞,但如果没有这个艰苦的奋斗过程,就不会有成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困难面前,永不放弃,才能让自己的生命之花开得鲜艳夺目!
2.类文推荐。
蚂蚁和蝉
一场秋雨过后,绿叶和青草都换了一身金黄色的衣服。太阳出来了,蚂蚁兄弟们开始准备过冬的粮食,它们来到树下,将树上掉下来的果子收集起来,整整齐齐地摆在树下晒成干儿,然后一点点地运回家。蚂蚁兄弟的粮仓可真大啊!那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但是为了使粮仓里的粮食充足一些,蚂蚁兄弟仍然四处寻找食物,汗水顺着它们的脸直往下流,它们谁也顾不上擦汗。这时,玩了一夏天的蝉从它们头上飞过,看到蚂蚁累得那幅情景,便嘲笑说:“傻瓜,又在自讨苦吃,你们看我多么自在,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和我一样自在呢?……”说着飞到了蚂蚁兄弟头上的树枝,跳了一会舞,那舞姿实在是太美了,蝉在心里赞美着自己……
读过寓言中的蝉,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蝉,二者进行比较,为蝉正名。
五、教师寄语
这是一场科学与诗的探索之旅,科学是语文学习的态度,诗是语文学习的情怀,让我们满怀激情与诗意,在语文学习上一路前行!更多未知的奇妙之旅,我们期待下次相聚。
六、随堂练习
学过《蝉》这篇课文之后,班级决定开展以“走进蝉的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题目。
(1)【成语坊】认真观察下面的图片,用与“蝉”有关的成语概括出图片的内容。(PPT)
(2)【诗词苑】仿照示例,写出两句连续的与“蝉”有关的诗(词)句,要求附带作者与诗(词)的题目。
示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3)【美文亭】阅读下面的美文片段,对其进行简要评析。
四年埋在泥土中,出来就活一个月,为什么呢?朋友说:“它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示例: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好好的活过”的生命便有意义。既然踏上了征程,就让我们珍惜生命,过好每一天!
(4)【故事汇】阅读下面的小故事,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怪人”法布尔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耐心地观察昆虫的习性。有一次,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至四周围满了人,别人还骂他“怪人”,可是他一点没有察觉。还有一次,他爬上果树观看螳螂的活动,看得忘了时间,直到树下有人大叫“抓小偷!”他才从昆虫王国的迷醉中惊醒过来。
法布尔来到一条小沙路上观察昆虫。有一天,他大清早就躺在一块石头旁,几个农妇早上去摘葡萄时看见他,到晚上收工时,看见法布尔还躺在那里。她们实在不明白,“这个人怎么花了一天的工夫就只看着一块石头,简直像中了邪!”其实他是在观察石头旁的昆虫呢!
法布尔活了90多岁,他把毕生的精力用在昆虫学的研究上,成为19世纪有名的科学家。
示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专注是最好的状态。如果我们都能专注地做某一件事,并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绩。
七、课后作业
将从本课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昆虫记》的学习中,课下合理安排时间阅读整本书,加深自己对法布尔及《昆虫记》的理解。
板书设计:
考察蝉的季节和居住环境中蝉的情况
地穴出口 洞口 建穴
蝉的地穴 (幼虫) 伺机出动
出穴成长 出穴 脱皮
飞离树枝
蝉 成虫产卵 产卵遭破坏
蝉的卵
幼虫落地 孵化 落地
挖穴隐藏
蝉的未知地下生活和对蝉生活的怜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
21 蝉
1.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地工作的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重点)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写作方法。(难点)
3.理解作者在描述动物的过程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素养)
核心素养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蝉》已经对法布尔对昆虫的感情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品读《蝉》生动的语言,感受文中的科学精神。
通读全文,思考:作为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本文具有怎样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课文内容分析。
在说明中兼用文学的笔法,对要说明的事物进行具体的描绘,文章生动活泼,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语言赏析
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有了它的统治,这里无论怎样都是不安静的。
文艺化的笔调。本文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统治”二字用得十分有趣。
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
“溜”字非常具有文学性,不仅写出了蝉的动作,还透过动作写出了蝉在不同气候下不同的应对策略,表现了它的聪明机智。
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这句话写出了蝉的幼虫慵懒、可爱的日常。作者文艺性的笔法使读者在阅读说明性文章时兴趣倍增。
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通过比较来写蝉,体现出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蝉的地穴表面非常小的特点。
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科学、具体地说明金蜣巢穴外围的情况。其实也是为了将蝉和金蜣的生活习性进行比较,突出蝉洞口干净的特点。
“大多数”是限制性词语,表示多数掘地昆虫的窠外面有土堆,只有少部分的掘地昆虫没有土堆,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其实,它的动作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用转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
作者拿矿工和铁路工程师与蝉作比较,形象、突出地说明了蝉的幼虫聪明、能干,会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使隧道的墙壁不会塌下来。
幼虫身上长着有力的“工具”,能够钻透干了的泥土和沙石。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蝉的身体部位比作“工具”,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蝉钻土能力强的特点。
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谁都以为幼虫用有爪的腿爬上爬下……
运用设问,大大地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
运用排比句式,长短句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清晰地点明了蝉的幼虫蜕皮的地点。
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
借助准确的动词,既清楚地说明了蝉蜕皮时的动作,又使文章显得生动有趣,让人如临其境。
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作者对蝉的命运的同情也洋溢在字里行间。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语言既准确严谨,又生动有趣,富有感彩。这里的动作描写非常准确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这句话运用对比体现了作者对蝉的深情。这句充满感慨的话概括了蝉的一生,既照应了对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的产卵、孵化过程的叙述,并且对全文作了形象的总结,还激起了人们对蝉这种小生灵的敬佩、同情,令人印象深刻。“四年”与“五星期”,长短何等悬殊的对比!
一是准确性(准确、明晰、平实),如“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二是生动性(生动活泼、形象风趣、饱含感情),如“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三是通俗性(口语化),如“它必须先知道外面的天气是怎样的,才能决定可以出来晒太阳的日子到了没有”;四是多运用拟人化手法,“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
小结语言特色
本文是说明文,但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无味,为什么?
《蝉》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但是,作者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
如写蝉产卵,写出了以为“可怜的母亲”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也写出了蚋残害生灵的可恨。写由卵发育成蝉,表现出了蝉所经历的四年漫长历程的艰苦。
这就使文章具有了较强的感染力,能使读者为这个小生物的成长慨叹,从而对作者的“幸福是如此的来之不易又如此的转瞬即逝”的议论和抒情产生共鸣。
合作探究
二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
如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离壳过程。
又如以准确而形象的语言描写所观察到的情形,写蝉“身体在空中向后翻腾”,“翻转身体,将折皱的翼竭力向外伸直、张开,用腰部的力量尽力将身体翻上来,恢复头朝上的争唱姿势,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再把尾部从鞘中脱出”,其中的动词准确而又生动地描写了蝉脱壳的整个过程。
三是把自己的观察过程写得富有波折,有情节,有描写,就像是小故事一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艺性说明文
语言既严谨准确又生动有趣,富有感彩。
深沉饱满的情感
满怀悲悯、喜爱、赞美。

请你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科学精神的语句,并总结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精神。
隧道的顶上留一层一指厚的土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而对蝉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却用了“大概是四年”来表述,因为至今它还是一个秘密。
这一数据的表述为确指,说明作者观察细致。
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这种区别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蝉在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
这是作者长期观察,又通过用刀子深入挖掘进行实际探察而了解到的真实情况。
对世界充满好奇,
并勇于探索。
注重观察和实验,对蝉的生活习性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追踪和研究,来理解鲜的生命特征和成长规律。
尊重世间万物,对任何生命,哪怕小小的昆虫都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来研究。
法布尔有着怎样的的研究之道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被文学界尊称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法布尔(维吉尔是古罗马著名的田园诗人),出生于法国南部的穷乡僻壤,从小过着极其穷困的生活。正因为他是在劳苦大众的怀抱中长大的,所以他理解、同情劳苦人民,而且他还以这种同情劳苦人民的心去同情渺小的昆虫,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甚至歌颂微不足道的昆虫。
蝉的一生只有一个月的鸣叫时间,但它为此却要在地下生活四年。自然界中一只小小的蝉尚且能够如此忍受寂寞和孤独,更何况新时代朝气蓬勃的我们?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我们应当怎样面对自己的人生。
拓展延伸
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的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选自毕淑敏《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示例:蝉和小草面对艰难的自然环境,都选择了迎难而上,自强不息,这启发我们,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只有奋斗,才有可能成功。或许奋斗的过程会很漫长,需要我们忍受孤独、寂寞,但如果没有这个艰苦的奋斗过程,就不会有成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困难面前,永不放弃,才能让自己的生命之花开得鲜艳夺目!
蚂蚁和蝉
一场秋雨过后,绿叶和青草都换了一身金黄色的衣服。太阳出来了,蚂蚁兄弟们开始准备过冬的粮食,它们来到树下,将树上掉下来的果子收集起来,整整齐齐地摆在树下晒成干儿,然后一点点地运回家。蚂蚁兄弟的粮仓可真大啊!那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但是为了使粮仓里的粮食充足一些,蚂蚁兄弟仍然四处寻找食物,汗水顺着它们的脸直往下流,它们谁也顾不上擦汗。这时,玩了一夏天的蝉从它们头上飞过,看到蚂蚁累得那幅情景,便嘲笑说:“傻瓜,又在自讨苦吃,你们看我多么自在,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和我一样自在呢?……”说着飞到了蚂蚁兄弟头上的树枝,跳了一会舞,那舞姿实在是太美了,蝉在心里赞美着自己……
类文推荐
读过寓言中的蝉,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蝉,二者进行比较,为蝉正名。
这是一场科学与诗的探索之旅,科学是语文学习的态度,诗是语文学习的情怀,让我们满怀激情与诗意,在语文学习上一路前行!更多未知的奇妙之旅,我们期待下次相聚。
教师寄语
学过《蝉》这篇课文之后,班级决定开展以“走进蝉的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题目。
(1)【成语坊】认真观察下面的图片,用与“蝉”有关的成语概括出图片的内容。
成语: 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
随堂练习
(2)【诗词苑】仿照示例,写出两句连续的与“蝉”有关的诗(词)句,要求附带作者与诗(词)的题目。
示例:落日无情最有情,偏催万树暮蝉鸣。(杨万里《初秋行圃》)
  示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3)【美文亭】阅读下面的美文片段,对其进行简要评析。
  四年埋在泥土中,出来就活一个月,为什么呢?朋友说:“它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示例: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好好的活过”的生命便有意义。既然踏上了征程,就让我们珍惜生命,过好每一天!
(4)【故事汇】阅读下面的小故事,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怪人”法布尔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耐心地观察昆虫的习性。有一次,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至四周围满了人,别人还骂他“怪人”,可是他一点没有察觉。还有一次,他爬上果树观看螳螂的活动,看得忘了时间,直到树下有人大叫“抓小偷!”他才从昆虫王国的迷醉中惊醒过来。
法布尔来到一条小沙路上观察昆虫。有一天,他大清早就躺在一块石头旁,几个农妇早上去摘葡萄时看见他,到晚上收工时,看见法布尔还躺在那里。她们实在不明白,“这个人怎么花了一天的工夫就只看着一块石头,简直像中了邪!”其实他是在观察石头旁的昆虫呢!
法布尔活了90多岁,他把毕生的精力用在昆虫学的研究上,成为19世纪有名的科学家。
  示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专注是最好的状态。如果我们都能专注地做某一件事,并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绩。
将从本课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昆虫记》的学习中,课下合理安排时间阅读整本书,加深自己对法布尔及《昆虫记》的理解。
课后作业

蝉的地穴
蝉的卵
出口
成长
细致深入的科学观察
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
生动形象的文学笔法
产卵
入地
板书设计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蝉》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1.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2.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学法指导:
1.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在生词上面注音,圈出好词,划出好句。
2.学习本文说明事物的独特方法,体会文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及人文主义关怀 ( 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万物的赞美之心。)
3.预习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标记下来,并形成问题以便课堂上呈现。
【课中导读】
第二课时
一、语言赏析
1.通读全文,思考:作为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本文具有怎样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课文内容分析。
在说明中兼用文学的笔法,对要说明的事物进行具体的描绘,文章生动活泼,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①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有了它的统治,这里无论怎样都是不安静的。
明确:文艺化的笔调。本文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统治”二字用得十分有趣。
②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
明确:
③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明确:
④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明确: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蝉的地穴表面非常小的特点;通过比较来写蝉,体现出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
⑤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大多数”能否删去?为什么?
明确:
⑥其实,它的动作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用转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
明确:
⑦幼虫身上长着有力的“工具”,能够钻透干了的泥土和沙石。
明确:
⑧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谁都以为幼虫用有爪的腿爬上爬下……
明确:
⑨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
明确:
⑩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
明确:
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明确: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明确:语言既准确严谨,又生动有趣,富有感彩。这里的动作描写非常准确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⒀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明确:
2.小结语言特色。
明确: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它必须先知道外面的天气是怎样的,才能决定可以出来晒太阳的日子到了没有”;四是多运用拟人化手法,如“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
二、合作探究
1.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但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无味,为什么?
2.请你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科学精神的语句,并总结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精神。
①隧道的顶上留一层一指厚的土
明确:
②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明确:
③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这种区别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蝉在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
明确:
3.法布尔有怎样的研究之道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明确:对世界充满好奇,并勇于探索;注重观察和实验,对蝉的生活习性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追踪和研究,来理解鲜的生命特征和成长规律;尊重世间万物,对任何生命,哪怕小小的昆虫都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来研究。
●资料链接
被文学界尊称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法布尔(维吉尔是古罗马著名的田园诗人),出生于法国南部的穷乡僻壤,从小过着极其穷困的生活。正因为他是在劳苦大众的怀抱中长大的,所以他理解、同情劳苦人民,而且他还以这种同情劳苦人民的心去同情渺小的昆虫,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甚至歌颂微不足道的昆虫。
三、拓展延伸
1.蝉的一生只有一个月的鸣叫时间,但它为此却要在地下生活四年。自然界中一只小小的蝉尚且能够如此忍受寂寞和孤独,更何况新时代朝气蓬勃的我们?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我们应当怎样面对自己的人生。
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的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选自毕淑敏《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2.类文推荐。
蚂蚁和蝉
一场秋雨过后,绿叶和青草都换了一身金黄色的衣服。太阳出来了,蚂蚁兄弟们开始准备过冬的粮食,它们来到树下,将树上掉下来的果子收集起来,整整齐齐地摆在树下晒成干儿,然后一点点地运回家。蚂蚁兄弟的粮仓可真大啊!那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但是为了使粮仓里的粮食充足一些,蚂蚁兄弟仍然四处寻找食物,汗水顺着它们的脸直往下流,它们谁也顾不上擦汗。这时,玩了一夏天的蝉从它们头上飞过,看到蚂蚁累得那幅情景,便嘲笑说:“傻瓜,又在自讨苦吃,你们看我多么自在,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和我一样自在呢?……”说着飞到了蚂蚁兄弟头上的树枝,跳了一会舞,那舞姿实在是太美了,蝉在心里赞美着自己……
读过寓言中的蝉,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蝉,二者进行比较,为蝉正名。
四、随堂练习
学过《蝉》这篇课文之后,班级决定开展以“走进蝉的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题目。
(1)【成语坊】认真观察下面的图片,用与“蝉”有关的成语概括出图片的内容。(PPT)
(2)【诗词苑】仿照示例,写出两句连续的与“蝉”有关的诗(词)句,要求附带作者与诗(词)的题目。
示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美文亭】阅读下面的美文片段,对其进行简要评析。
四年埋在泥土中,出来就活一个月,为什么呢?朋友说:“它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4)【故事汇】阅读下面的小故事,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怪人”法布尔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耐心地观察昆虫的习性。有一次,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至四周围满了人,别人还骂他“怪人”,可是他一点没有察觉。还有一次,他爬上果树观看螳螂的活动,看得忘了时间,直到树下有人大叫“抓小偷!”他才从昆虫王国的迷醉中惊醒过来。
法布尔来到一条小沙路上观察昆虫。有一天,他大清早就躺在一块石头旁,几个农妇早上去摘葡萄时看见他,到晚上收工时,看见法布尔还躺在那里。她们实在不明白,“这个人怎么花了一天的工夫就只看着一块石头,简直像中了邪!”其实他是在观察石头旁的昆虫呢!
法布尔活了90多岁,他把毕生的精力用在昆虫学的研究上,成为19世纪有名的科学家。
五、课后作业
将从本课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昆虫记》的学习中,课下合理安排时间阅读整本书,加深自己对法布尔及《昆虫记》的理解。
【课后导练】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问题。
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近中部处,伸出来和身体成直角。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们毁掉。这真是蝉家族的大灾祸。大怪物只需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我曾见过三个蚋依次待在那里,准备掠夺一个倒霉的蝉。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蚋却很镇静,一点儿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这种成熟很快的蚋的幼虫,在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取代了蝉的家族。
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联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张合自如。身体悬挂着,只要有一点儿微风就动摇不定。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的了。
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这时,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1.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2.理解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含义。
(1)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2)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3.选文最后一句,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钹声也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蝉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这样认为的理由。
4.选文尾段说:“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蝉》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1.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2.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学法指导:
1.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在生词上面注音,圈出好词,划出好句。
2.学习本文说明事物的独特方法,体会文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及人文主义关怀 ( 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万物的赞美之心。)
3.预习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标记下来,并形成问题以便课堂上呈现。
【课中导读】
第二课时
一、语言赏析
1.通读全文,思考:作为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本文具有怎样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课文内容分析。
在说明中兼用文学的笔法,对要说明的事物进行具体的描绘,文章生动活泼,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①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有了它的统治,这里无论怎样都是不安静的。
明确:文艺化的笔调。本文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统治”二字用得十分有趣。
②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
明确:“溜”字非常具有文学性,不仅写出了蝉的动作,还透过动作写出了蝉在不同气候下不同的应对策略,表现了它的聪明机智。
③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明确:这句话写出了蝉的幼虫慵懒、可爱的日常。作者文艺性的笔法使读者在阅读说明性文章时兴趣倍增。
④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明确: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蝉的地穴表面非常小的特点;通过比较来写蝉,体现出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
⑤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大多数”能否删去?为什么?
明确:这句话运用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将“蝉”的地穴与“金蜣”的地穴相比较,说明“蝉”的地穴周围一点土都没有的特点。
使读者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不能。因为“大多数”是限制性词语,表示多数掘地昆虫的窠外面有土堆,只有少部分的掘地昆虫没有土堆,删去之后就变成掘地昆虫外面都有一堆土,与文意不符,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⑥其实,它的动作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用转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
明确:作者拿矿工和铁路工程师与蝉作比较,形象、突出地说明了蝉的幼虫聪明、能干,会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使隧道的墙壁不会塌下来。
⑦幼虫身上长着有力的“工具”,能够钻透干了的泥土和沙石。
明确: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蝉的身体部位比作“工具”,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蝉钻土能力强的特点。
⑧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谁都以为幼虫用有爪的腿爬上爬下……
明确:运用设问,大大地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⑨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
明确:运用排比句式,长短句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清晰地点明了蝉的幼虫蜕皮的地点。
⑩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
明确:借助准确的动词,既清楚地说明了蝉蜕皮时的动作,又使文章显得生动有趣,让人如临其境。
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明确: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作者对蝉的命运的同情也洋溢在字里行间。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明确:语言既准确严谨,又生动有趣,富有感彩。这里的动作描写非常准确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⒀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明确:这句话运用对比体现了作者对蝉的深情。这句充满感慨的话概括了蝉的一生,既照应了对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的产卵、孵化过程的叙述,并且对全文作了形象的总结,还激起了人们对蝉这种小生灵的敬佩、同情,令人印象深刻。“四年”与“五星期”,长短何等悬殊的对比!
2.小结语言特色。
明确:一是准确性(准确、明晰、平实),如“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二是生动性(生动活泼、形象风趣、饱含感情),如“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三是通俗性(口语化),如“它必须先知道外面的天气是怎样的,才能决定可以出来晒太阳的日子到了没有”;四是多运用拟人化手法,如“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
二、合作探究
1.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但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无味,为什么?
明确:《蝉》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但是,作者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
如写蝉产卵,写出了以为“可怜的母亲”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也写出了蚋残害生灵的可恨。写由卵发育成蝉,表现出了蝉所经历的四年漫长历程的艰苦。
这就使文章具有了较强的感染力,能使读者为这个小生物的成长慨叹,从而对作者的“幸福是如此的来之不易又如此的转瞬即逝”的议论和抒情产生共鸣。
二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
如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离壳过程。
又如以准确而形象的语言描写所观察到的情形,写蝉“身体在空中向后翻腾”,“翻转身体,将折皱的翼竭力向外伸直、张开,用腰部的力量尽力将身体翻上来,恢复头朝上的争唱姿势,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再把尾部从鞘中脱出”,其中的动词准确而又生动地描写了蝉脱壳的整个过程。
三是把自己的观察过程写得富有波折,有情节,有描写,就像是小故事一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请你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科学精神的语句,并总结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精神。
①隧道的顶上留一层一指厚的土
明确:这一数据的表述为确指,说明作者观察细致。
②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明确:对蝉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却用了“大概是四年”来表述,因为至今它还是一个秘密。
③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这种区别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蝉在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
明确:这是作者长期观察,又通过用刀子深入挖掘进行实际探察而了解到的真实情况。
3.法布尔有怎样的研究之道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明确:对世界充满好奇,并勇于探索;注重观察和实验,对蝉的生活习性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追踪和研究,来理解鲜的生命特征和成长规律;尊重世间万物,对任何生命,哪怕小小的昆虫都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来研究。
●资料链接
被文学界尊称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法布尔(维吉尔是古罗马著名的田园诗人),出生于法国南部的穷乡僻壤,从小过着极其穷困的生活。正因为他是在劳苦大众的怀抱中长大的,所以他理解、同情劳苦人民,而且他还以这种同情劳苦人民的心去同情渺小的昆虫,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甚至歌颂微不足道的昆虫。
三、拓展延伸
1.蝉的一生只有一个月的鸣叫时间,但它为此却要在地下生活四年。自然界中一只小小的蝉尚且能够如此忍受寂寞和孤独,更何况新时代朝气蓬勃的我们?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我们应当怎样面对自己的人生。
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的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选自毕淑敏《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示例:蝉和小草面对艰难的自然环境,都选择了迎难而上,自强不息,这启发我们,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只有奋斗,才有可能成功。或许奋斗的过程会很漫长,需要我们忍受孤独、寂寞,但如果没有这个艰苦的奋斗过程,就不会有成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困难面前,永不放弃,才能让自己的生命之花开得鲜艳夺目!
2.类文推荐。
蚂蚁和蝉
一场秋雨过后,绿叶和青草都换了一身金黄色的衣服。太阳出来了,蚂蚁兄弟们开始准备过冬的粮食,它们来到树下,将树上掉下来的果子收集起来,整整齐齐地摆在树下晒成干儿,然后一点点地运回家。蚂蚁兄弟的粮仓可真大啊!那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但是为了使粮仓里的粮食充足一些,蚂蚁兄弟仍然四处寻找食物,汗水顺着它们的脸直往下流,它们谁也顾不上擦汗。这时,玩了一夏天的蝉从它们头上飞过,看到蚂蚁累得那幅情景,便嘲笑说:“傻瓜,又在自讨苦吃,你们看我多么自在,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和我一样自在呢?……”说着飞到了蚂蚁兄弟头上的树枝,跳了一会舞,那舞姿实在是太美了,蝉在心里赞美着自己……
读过寓言中的蝉,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蝉,二者进行比较,为蝉正名。
四、随堂练习
学过《蝉》这篇课文之后,班级决定开展以“走进蝉的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题目。
(1)【成语坊】认真观察下面的图片,用与“蝉”有关的成语概括出图片的内容。(PPT)
(2)【诗词苑】仿照示例,写出两句连续的与“蝉”有关的诗(词)句,要求附带作者与诗(词)的题目。
示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3)【美文亭】阅读下面的美文片段,对其进行简要评析。
四年埋在泥土中,出来就活一个月,为什么呢?朋友说:“它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示例: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好好的活过”的生命便有意义。既然踏上了征程,就让我们珍惜生命,过好每一天!
(4)【故事汇】阅读下面的小故事,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怪人”法布尔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耐心地观察昆虫的习性。有一次,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至四周围满了人,别人还骂他“怪人”,可是他一点没有察觉。还有一次,他爬上果树观看螳螂的活动,看得忘了时间,直到树下有人大叫“抓小偷!”他才从昆虫王国的迷醉中惊醒过来。
法布尔来到一条小沙路上观察昆虫。有一天,他大清早就躺在一块石头旁,几个农妇早上去摘葡萄时看见他,到晚上收工时,看见法布尔还躺在那里。她们实在不明白,“这个人怎么花了一天的工夫就只看着一块石头,简直像中了邪!”其实他是在观察石头旁的昆虫呢!
法布尔活了90多岁,他把毕生的精力用在昆虫学的研究上,成为19世纪有名的科学家。
示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专注是最好的状态。如果我们都能专注地做某一件事,并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绩。
五、课后作业
将从本课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昆虫记》的学习中,课下合理安排时间阅读整本书,加深自己对法布尔及《昆虫记》的理解。
【课后导练】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问题。
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近中部处,伸出来和身体成直角。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们毁掉。这真是蝉家族的大灾祸。大怪物只需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我曾见过三个蚋依次待在那里,准备掠夺一个倒霉的蝉。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蚋却很镇静,一点儿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这种成熟很快的蚋的幼虫,在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取代了蝉的家族。
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联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张合自如。身体悬挂着,只要有一点儿微风就动摇不定。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的了。
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这时,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1.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准确、生动、通俗和拟人化。
2.理解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含义。
(1)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答案】蝉不能改变自己产卵多的习性,面对外敌的侵入,仍然无动于衷,牺牲自己的家族。一个“竟”字,表达了作者的不理解和同情。
(2)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答案】蝉卵落到地上之后,面临着诸如碰岩石、落污水、遇黄沙或黏土、天冷寻找藏身之处和4年黑暗生活等种种危险与困难。
3.选文最后一句,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钹声也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蝉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这样认为的理由。
【答案】因为蝉从产卵到成虫的过程很艰难:选择枯枝产卵,防御危险;困难地走出壳外,脱皮;落到地上,面对重重危险;寻觅藏身的地方,避免死亡;钻进地里,四年的黑暗苦工,最后才能换来短短一个月的阳光下的生活。
4.选文尾段说:“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从结构上讲,这句话结束了对蝉从卵到幼虫的说明,收束全文。从作者的感受来讲,这句话在概括蝉的一生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蝉的生长过程、漫长而苦难的历程的感叹、同情和怜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