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课件(共27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课件(共27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4 12:2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 溪 沙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宰相词人”之称。其词语言婉丽,音韵和谐,工巧凝练,意境清新,善于捕捉事物特征,熔铸佳句,多描写四季景物、男女恋情、诗酒悠游、离愁别绪,反映富贵、闲适的生活。今有《珠玉词》存世。
晏殊生于承平之时,少年得志,后官至宰相,政事之外,过着“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的生活,征歌逐舞,以诗酒消遣。这样的地位、生活、思想感情,决定了他的诗词作品如珠似玉,温润秀洁,字里行间只有些许淡淡的闲愁。本词所抒发的就是悼惜残春之感。
写作背景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读课文,听课文。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不得已,没有办法。
弥漫着花香的园中小径。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好像认识和曾经见过。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译文
吟罢一曲新词饮一杯酒,(往事涌上心头,)(眼前)还是和去年一样的天气,亭台也和去年毫无二致。夕阳虽然美好,但终归要西沉下去而不能返回。
花的凋落和时光的流逝,都是令人惋惜而毫无办法的,只有归来的燕子,似乎是去年的旧相识。(真是无可奈何啊,)(我)独自在弥漫着花香的小路上走来走去。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作者精心选择了哪些景物来写?
景物:酒、亭台、夕阳、落花、归燕。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词人流露出怎样的情感?试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新词“一曲”,清酒“一杯”,孤单冷寂。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情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夕阳西下几时回?
“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它东升再起。“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期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细腻心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落”是伤春,流露了对繁华易尽的“无可奈何”;“燕来”则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物中,透露出某种生活哲理。
这首诗当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历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的含义,品品它的妙处。
含义: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这句词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妙处: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
小园香径独徘徊。
“独”字写出了词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词人生出无限的悲凉。“徘徊”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留恋和对年华易逝、美好不再的怅惘、伤感及孤独寂寞之情。
这首词运用对比手法,借景抒情,通过对旧亭台、夕阳西下、燕来花落的描写,抒发了词人悼惜残春,对年华易逝、好景不长的无限惆怅感伤之情。
【主旨归纳】
采 桑 子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代表作有《醉翁亭记》等。
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欧阳修移知颍州,“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便买田于颍,以便日后退居。晚年辞官后,欧阳修得以如愿归居颍州。他或结伴同游,或乘兴独往,经常徜徉于画船洲渚,充分领略了颍州的山水风光,把颍州西湖风物之美和对西湖的喜爱之情诉诸笔端,写成了《采桑子》十首,歌咏颍州西湖美景,抒发恬淡安适的情怀。这首词是十首词中的第一首。
写作背景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读课文,听课文。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词语解释
【棹】桨。
【西湖】这里指颍州(今安徽阜阳)的西湖。
【绿水】清澈的水。
【逶迤】弯曲延伸的样子。
【琉璃】一种光滑细腻的釉料,多覆在盆、缸、砖瓦的外层。这里喻指水面平静澄碧。
【涟漪】微细波纹。
【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发出芳香,隐隐传来歌声,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作者用轻松淡雅的笔调,描绘了在春色怀抱中的西湖。轻舟短棹,上阕一开头就给人以悠然自在的愉快感觉。在短棹轻纵的过程里,随船所向,作者听到柔和的笙箫隐隐地在春风中吹送。下阕着重描写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景色。西湖是上下空明、水天一色的,用琉璃来比拟它的澄澈,再贴切不过。
诗词赏析
“不觉船移”四字,更是语妙天下。联系上阕的“笙歌处处随”,可知船是不断前移的,可词人偏偏说“不觉船移”,这就有力地显示了水面的宁静。但船移毕竟不可能绝不触动水波,所以下文就写到“微动涟漪”,由此可见,词人的观察力和艺术构思,可谓细入毫芒。最后,“惊起沙禽掠岸飞”这一动态,划破了境界的宁静,使整幅画面都跳动起来。
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词人美好的心境和惬意的情怀。
【主旨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