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 项目1 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件(30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 项目1 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件(30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11-24 22:12:40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认识信息社会
项目一
【沪科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 信息系统与社会】
03.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们生活、工作与学习产生的影响
02.了解信息社会的特征
01.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
04. 思考未来信息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
项目学习
目标
调研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
调研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
信息技术概念 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信息技术(Informatica Technology,IT)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信息技术经历了五次革命
1.语言的使用
2.文字的创造
3.印刷术的发明
4.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5.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讯技术的有机结合
核心概念
信息技术的分类
扬招出租车
利用网约车手机应用叫车
以乘坐出租车为例
移动互联网( Mobile Internet , MI )是以手机等移动设备为终端,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相互通信的计算机互联网络。
网约车平台是网约车经营服务公司依托互联网技术而构建的整合供需信息的服务平台(由信息系统实现的网约车调度中心)。
网约车功能的实现,不仅需要依靠卫星定位系统的实时定位功能和移动互联网的移动联网功能,还需要信息系统作为支撑。
电话预约出租车
由此可以看到,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渐改变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行为习惯与思维方式。信息技术也日益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1.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使得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当前,信息技术正在向制造业、农业、能源、保等产业加速渗透融合,出现了许多新模式、新业态。
信息技术还对改善民生服务发挥了巨大作用。
2.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信息技术使人们可以享受便利和高效的数字化生活,满足学习、工作、生活的个性化、自主性需求,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等。
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产生了数字鸿沟,信息技术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大。
3.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天舟一号“太空加油”
国产航母出坞下水
“复兴号”高铁
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无人码头
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信息技术可以助力各领域的科技创新,改善科研条件和手段,不断提高科研工作效率,提升自主创新研发能力。
调研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
探究信息社会发展
信息社会概念和基本内涵 信息社会的四个特征
信息社会 (information society)指通过创造、分配、使用、整合和处理信息进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社会形态。本质上是以信息活动为基础的社会。
核心概念
信息社会内涵:1、以人为本、包容性和全面发展是信息社会的基本原则。
2、信息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3、信息和知识成为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发展阶段与基本内涵
信息社会发展阶段划分 发展阶段 准备阶段 发展阶段 起步期 转型期 初级阶段 中级阶段 高级阶段
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初步应用 信息技术扩散加速,实效显现 信息技术的影响逐步深化 经济社会各领 域都发生深刻变化 基本实现包容的社会
面临问题 基础设施跟不上需求 发展不平衡 互联互通与实用性问题 包容性问题 技术突破与创新应用
主要任务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培训(提高认识) 加快调整与改革,逐步消除发展不利因素。加强教育培训,信息素质 改进体制机制 关注弱势群体、实施普遍服务 鼓励创新
网络化是信息社会最为典型的社会特征,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企业的运营,政府的服务都离不开网络。主要表现:信息服务的可获得性、社会发展的全面性。
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思维方式随之发生深刻变化,具体体现在生活工具数字化、生活方式数字化和生活内容数字化三个方面。
信息社会的发展对政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政府实现服务体系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政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政务公开,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等,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科学决策、公开透明、高效治理、互动参与。
信息经济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基础,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四大显著特征:人力资源知识化、发展方式可持续、产业结构软化、经济水平发达。
信息社会的特征
调研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处理内容 设施设备
以计算机为核心 数据的运算 计算机+局域网
以互联网为核心 数据传输、存储加工 许多计算机组成广域网
以数据为核心 数据挖掘、发现有价值数据 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物联网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新一代信息技术不只是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些分支技术如:集成电路、计算机、无线通讯等,更主要指的是信息技术的整体架构和产业布局,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三代信息技术平台。
1.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
(1)网络互联的移动化和泛在化
(2)信息处理的集中化和大数据化
(3)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
2.从计算机用户界面发展的角度
(1)体感技术
(2)虚拟现实技术
(3)增强现实技术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移动化
泛在化
人人皆学
处处能学
时时可学
学习型社会
实体教学
网上教学
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
“网络互联的移动化和泛在化”
物与物、物与人、物与计算机的交互联系。(智能家居、汽车、玩具、机器人等)
通过泛在网络形成人、机、物三元融合。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统一调配计算、存储资源
挖掘大数据的价值
云计算中心
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
信息处理集中化和大数据化
信息处理的集中化体现在云计算。
海量数据可以被感知和采集。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无人自动驾驶汽车
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
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机器感知、模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探讨信息社会的挑战及其应对
社会的基本内涵
从计算机用户界面发展的角度
1.体感技术
2.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
3.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从计算机用户界面发展的角度
1.体感技术:直接地使用肢体动作与周边的体感装置或环境互动。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从计算机用户界面发展的角度
2.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
纯虚拟
借助头盔、数据手套等传感辅助设施使人能完全沉浸在计算机创造的三维图形世界里进行交互。
从计算机用户界面发展的角度
3.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虚实结合
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场景或系统提示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增强。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从计算机用户界面发展的角度
进一步区分AR和VR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调研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
探讨信息社会的挑战
及其应对
1.信息社会如何以人为本、开放包容、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如何在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间跨界生存和发展
信息社会的挑战
作为信息社会的参与者、未来建设者的我们要与时俱进,关注新技术变革带来的环境改变与人文挑战,不断提升信息素养,学会获取、鉴别和利用信息,能注重信息发布的准确和安全,善于维护人、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辩证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调研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
本课小结
遨游信息海洋 探索技术奥秘
Travel the ocean of information Explore the mysteries of Technology
信息技术5次革命
1.在信息社会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经济是基本的经济形态。以下说法中,不属于信息经济的特点的是( )。
A.人力资源知识化 B.降低了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成本
C.以创新核心技术应用为主 D.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2.以前购物要去超市、商场,现在足不出户便可通过网络轻松购物,这主要归功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 )信息技术革命。
A.第二次 B.第三次 C.第四次 D.第五次
3.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对于信息技术的影响,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信息技术促进新技术的变革,带动了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的发展
B.信息技术使得文化更加开放化和大众化
C.信息时代,国家的各方面活动都建立在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的支撑上,将更为安全可靠
D.信息时代下,人们习惯于在网络中进行交流,人际关系趋于冷淡
真题
b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