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12-18 13:39:02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第3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类数量大量增加时,会引起生态系统怎样的变化?一、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一种能力):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种生物在种类和数量上较长时间保持着的动态平衡。 在一个由牧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以下的食物链:牧草→鹿→狼。假如,把狼全部杀绝,那么,鹿的数量将 ( )
A、先稳定,后一直增加
B、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
C、先增加,后减少,再稳定
D、先减少,后增加C 在以植物→美洲兔→猞猁为食物链的生态系统中,美洲兔和猞猁的数量变化曲线如下图:
(1)图中曲线表明猞猁与美洲兔的关系是( )               
A.寄生  B.共生
C.捕食  D.竞争
(2)猞猁大量被捕杀后,美洲兔的数量变化曲线会出现 ( )    
A.先上升后下降 B.先下降后上升
C.不断上升 D.不受影响CA思考: 如果分别大量捕杀左右两个生态系统中的小鸟,对两个生态系统各有何影响?对哪个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性大? 为什么?不同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弱不同 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反之……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下图两个生态系统,哪种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为什么?讨论森林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稳定状态(生态平衡)被破坏。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生态平衡.flv二、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台风沙尘暴频率不高,地理分布有局限性和特定性。措施: 植树造林、筑坝修堤、建造水库、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
预测、预报。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特点:三、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人为因素可导致自然因素的强化或弱化。 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180米。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的形成和青藏高原的隆升,加快了侵蚀和风化的速度,每逢西北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尘土蔽日。疏松的黄土层,植被稀疏,流水侵蚀,使她沟壑纵横。 她在最初并不姓“黄”,经历过多次快速的“变脸” 。据推算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游森林覆盖率为53%;秦汉时期下降为42%;唐宋时期下降至32%;明清时期下降至4%。 自秦汉以来她经历了三次滥伐滥垦高潮:第一次是秦汉时期的大规模“屯垦”(边防军有组织大垦荒)和“移民实边”开垦,使森林遭到大规模破坏。
第二次是明王朝推行的大规模“屯垦”,使黄土高原北部的生态环境遭到空前浩劫。
第三次是清代大垦荒,使土地大面积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黄土高原植被的变迁,有自然因素,更有人为因素。她的沧桑主要是近600多年来人类活动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人为开垦土地,采伐森林和过度放牧,导致她的自然环境恶化。过度开采;环境污染哭泣的地球.flv讨论:我们该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三、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我们只有一个家!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