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知识提纲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知识提纲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25 11:4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环境因素:生物的环境包括生物周围的各种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无机盐等,所有生物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3.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4.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1)合作关系: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可以是互助的。
(2)种内斗争: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也会发生争夺食物、空间或配偶等现象。
5.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1)合作关系:有的互助互利。
(2)竞争关系:也有的为生存而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
(3)寄生关系:生物界中寄生的现象非常普遍。它们寄生在其它生物身上,吸取营养。
(4)共生关系: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地衣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生物也在不断地进化,以适应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2.拟态: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
3.保护色:生物可以改变自身颜色与环境类似保护自己,如变色龙。
4.警戒色:生物改变自身颜色,警示其他生物。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更不是永久的适应,每一种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不能适应所有的环境。
6.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在草原上,草本植物的多少,会对植食性动物的数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反之亦然。这就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互为环境条件的。某种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会对环境中其他多种生物产生影响。
第2节 种群
一.种群
1.物种:是由一群形态、结构相似,并能相互交配而生育子孙后代的个体组成的。
2.种群:在一个区域里,常有许多同种生物的个体生活在一起。我们把这些生
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3.种群密度计算公式:生物个体数/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
4.性别比例计算公式: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5.出生率计算公式: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6.死亡率计算公式: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第3节 生物群落
一.群落
1.定义:在一定生活环境内生活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就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简称为群落。
2.生物特征: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种群,即区域内的全部生物。
3.关系:群落中各生物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有食物关系、栖息和寄生关系、繁殖关系等,其中食物关系最主要。
4.群落的结构
群落结构: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
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
垂直结构:生活在同一森林里的各种植物种群,常具有极不相同的外形,有的长得高些,有的长得矮些;有的挺拔粗壮,有些则纤细矮小。这样就出现了植物群落的层次性或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密度也有差别。
时间结构:群落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年份内其组成和外貌会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就是群落的时间结构。
5.种间关系与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1)竞争关系:此消彼长,二者呈现相反的趋势。
(2)捕食关系:呈动态上下关系,食物减少,带动捕食者减少,食物增加,捕食者一样。
(3)互利共生关系:二者基本平行,同上同下。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物圈的范围:十千米以下的高空,十一千米作用的深海,距地面2~3千米的岩石圈。即水圈的大部,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
4.生态系统的分类: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又可以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等多种类型。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可以分为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有些生态系统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建立起来的,在这些生态系统中,人起着主导作用。如农田生态系统是以农作物为主,伴有各种昆虫等主要动物的半人工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由人、动物和植物、建筑物、交通工具等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成分
1.生产者: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都有绿色植物。它们制造有机物供给自己,同时也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所以绿色植物被称为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
2.消费者:生态系统中有各种动物,它们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只能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那些以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如蝗虫、兔等,叫做初级消费者。那些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如虎、狐狸等,叫做次级消费者。
3.分解者:细菌、真菌、某些原生动物及腐食性动物(如蚯蚓等),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的有机物分解为较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
4.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空气、水、热能、无机盐等。
三.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1.食物链:指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四.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1.能量的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讲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其他生物则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经绿色植物转化后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能量流动的特点:沿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获得上一级10%--20%)。
3.有毒物质:逐级富集。
4.物质是循环流动: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化学元素可以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
5.氮元素的循环:与碳一样,氨也是构成生物的必要组成元素。空气中约有78%的气体是氨气,但是,游离态的氨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铵盐等),才能被植物利用。氮的这种变化过程叫做固氨。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1.生态系统的变化与发展:种群和个体可迁入迁出,物质和能量不断从无机环境和生物体内传递和转移,因此,生态系统总是在变化发展的,它的结构和功能能够通过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保持相对稳定。
2.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维持环境相对稳定、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能力。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同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能力有强有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有高有低。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相反,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生物种类越少,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稳定性也就越低。但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人为干预或自然因素的变化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就会被破坏。
二.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自然因素:火山喷发、地震、海啸、水旱灾害、雷电、火灾、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都属于自然因素。
2.自然因素的影响:可使生态系统在短时间内遭到破坏,甚至毁灭。但这些自然因素引起环境变化的频率不高,而且在地理分布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定性。
3.减少自然因素方法:为了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人们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如植树造林、筑坝修堤、建水库、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等。科学家们还用各种先进技术,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测、预报,尽力使自然灾害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三.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人为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干预和调控越来越强烈。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往往是共同作用的,人为因素可以导致自然因素的强化或弱化。
2.人类破坏生态系统:水、大气和土壤遭到污染,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动植物资源枯竭,外来物种的不合理引人,农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等。这些现象必然会破坏工农业生产的基础,影响人类的健康,从而阻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3.人类改善生态系统:当然,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可打破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建立更新、更合理、生产力更高的生态系统。
4.保护生态系统的方法: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这对于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十分有效的手段。
5.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方法:必须贯彻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方针
浙教版科学九(下)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知识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