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23.《孟子》三章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论证思路。
2、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
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其与孔子并
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
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
的门人。他曾游列国,宣传先王之
道。被当时的诸候认为是“迂远而
阔于情”而不于以采纳,归而与弟
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该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作。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7篇:《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主要思想:性善说,是孟子思想的基石,
它贯穿于整个思想体系之中。“施仁政,行
王道”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在教育思
想上,孟子非常重视培养贤才。现将此学说
称为“孔孟之道”。
背景链接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当时,各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而人民却“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
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现实,
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实行“仁政”
“王道”的主张。他的这些思想成为中国
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宝贵智慧和思想财富。
孟子成语
五
十
步
笑
百
步
缘木求鱼
揠苗助长
孟子故事
断织劝学
孟子故事
孟母三迁
孟子故事
杀豚不欺子
断机教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夫( ) 粟( ) 域( )
寡( ) 戚( ) 畔( )
fú
sù
yù
pàn
gu
qī
读准字音
读通文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
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指得人心,上下团结。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文章开头就提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心论点。
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而人和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心所向,是人心的内部团结。这也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地利”次 之,“天时”又次之,层层递进。
三里之 城 ,七里之郭 , 环而 攻之而 不胜。夫 环而攻
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 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翻译:(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的
内城
外城
包围
表顺承
表转折
句首发语词
表顺承
虽然这样但是
这
表判断
这段是从攻城的角度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地方小非常容易攻打。“环而攻之”说明攻击的猛烈,“不胜”说明攻方失败,引出下文的议论。从攻城的例子,以进攻一方的失利来阐明“天时不如地利”的道理。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告终,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这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城非不高也,池 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 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城墙
表判断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
坚固
锐利
放弃
离开
这
第三段,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地利”与“人和”的轻重。“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运用四个双重否定句组成排比,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本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但结果却“委而去之”,原因就在于内部不“和”,有好条件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 天下
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
亲戚畔之。
译文: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要,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因此
限制
凭借
划分
界限
使…巩固
凭借
震慑
武力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君主
到
极点
内外亲属
通“叛” 背叛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父母兄弟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凭
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施行仁政的君主。
或者
归顺,服从
第四段,通过类比,由战争事例到治国道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作者用“故曰”将上文的观点承接下来。然后用三个否定句说明“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靠“天时”与“地利”的条件,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就是“仁政”。“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得道”实际上为“得人心”、施仁政,多助即“人和”。这个指出了“人和”的实质。结尾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指出“寡助之至”会众叛亲离,而“多助之至”则天下归顺。一反一正,对比鲜明。最后以“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作结,将“人和”的重要意义论说得十分透彻,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古文积累
古今异义
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某地去
亲戚
委
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
它的成员。
古义:放弃 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是
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词类活用
环:名词作状语 ,围着。
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巩固。
域:名词用作动词 ,限制。
通假字
(1)畔(pàn),通:“叛”,背叛。
重点虚词
而
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而攻之而不胜
表修饰,“着、地”
表示转折,“但是、却”。
之
三里之城
亲戚畔之
寡助之至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字。)
(代词,他。)
(动词,到。)
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结构严密,推理清楚,说理深刻,有很强的说服力。
文章主旨
写作特色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
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采用双重否定式排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层层递进,论证治国的关键是不是靠国界、险要或者军事的强大,主要还是靠人和。结尾讲“得道”与“失道”、“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突出了“人和”的意义。
(2)、多种修辞的运用和对比表现手法,使语言论证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