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7 13:0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饮酒
陶渊明
学习目标
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熟读古诗,背诵原文。
了解文学常识,明确文体知识。
品味诗歌精炼的语言,理解诗歌意境。
结合诗人写作背景,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你们知道多少关于陶渊明的诗呢?我们来比一比。
知人论世(记一记)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私谥靖节。
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青壮年时做过祭酒,参军一类的小官。因不满官场黑暗,又不肯迎合权势,弃官归田。开创山水田园派,山水田园派诗人的代表,并将其推向高峰。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本人淡泊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
写作背景(读一读)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他被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本诗写于次年三月。
你知道吗
《饮酒(序文)》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他“闲居寡欢”“既醉之后”的作品。
饮酒(大声读一读)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节奏划分(大胆划一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庐lú 在人境jìng
车马喧xuān 何能尔ěr
地自偏piān 采菊jú
东篱lí 悠yōu然
日夕佳jiā 相与还huán
欲yù辨biàn 已忘wàng言
读准字音
结庐:构室。 人境:人世间。
而:却。 车马喧:喻世俗交往的打扰。
君:诗人自称。 尔:这样。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 南山:庐山。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重点字词
山气:南山的气象。
日夕:傍晚。
相与:结伴。
还:飞回巢。
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总指隐逸的田园生活。
真意:包括自然情趣和人生真谛。
辨:辨别,说明。
忘言:不知怎样用言语表达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重点字词
我的房屋建在众人聚居的地方,门前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你问我怎么能这样,心远离尘俗就觉得地幽偏。
在东篱附近采摘野菊,悠闲自得地欣赏庐山。
庐山最美的景色在傍晚,山间飞鸟结伴回还。
这里边有人生的意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根据重点句子的含义,翻译全诗(小组合作)
内容理解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思考:为什么在人烟喧闹的地方,诗人却认为无车马喧
“心远地自偏”人虽在闹市,心却向往田园。“心”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生活是如此的平静,心灵是如此的安宁。
内容理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人干什么事情去了?看到了什么?
①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悠闲、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②见到了南山;
内容理解
品味“见”与“望”字哪个更贴切
悠然见南山中“见”,有本子作“望”。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品味“见”与“望”字哪个更贴切
“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超然物外的心境
内容理解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中的落日,回巢的飞鸟,都显得那样美妙,诗人从中体会乐趣。
表现诗人辞官归隐后的自在心境 。
内容理解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此中:隐居生活
真意:自然意趣,淡然闲逸、物我合一、人与自然融汇于一体的意趣。
内容理解
①②:喜爱田园,厌倦官场。
③④:自问自答,追求脱俗。
⑤⑥:静穆超然,悠然自得。
⑦⑧:飞鸟还林,意欲归隐。
⑨⑩:揭示主旨,人生意义。
(叙事诗)诗歌内容小结
本诗塑造了淡泊名利、热爱自然、喜欢田园、厌恶世俗的诗人形象。
诗人形象分析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表现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主旨归纳
归纳技巧:通过......,写了......,表现了诗人......,体现了诗人......的情感。
深入探究
《饮酒》是一首组诗,里面共有五首,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其中一首,能不能分析其他几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堂小思考
简要分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人笔下,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时而动,隐含着诗人摆脱官场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饮酒》
2.完成课后习题
谈感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个淡泊名利的陶渊明,同学们,在物欲横流的快节奏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结合自身经历谈一谈。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