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 一年级下册 1.4 给物体分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 一年级下册 1.4 给物体分类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26 11:3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线上教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线上教学导学案《给物体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科学态度目标
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
【教学准备】
1.资源路径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https://ykt.eduyun.cn/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第一单元/《给物体分类》(一) 请选择主讲人:田春丽(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
2.PPT课件
3.器材准备
乒乓球、大木块和小木块、与木块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塑料块、大螺母和小螺母、大橡皮和小橡皮、塑料杯、泡沫块、玻璃珠、纸片、不干胶贴纸、记号笔、印有圆圈的白纸、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课堂直播
(一)课堂导入(00:00-01:12)
1.播放视频(由生活中的分类摆放引入分类概念)
2.暂停(00:18)
现场互动:同学们,我们平时都有和家长一起去超市购物,那么,如果你到超市购买酸奶,怎么样可以更快找到酸奶呢?(学生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找酸奶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分类,体会分类对于人们生活的帮助,分类可以让人们更便捷的生活。】
3.暂停视频播放(00:36)
现场互动:非常棒,同学们都有不同的方法可以快速找到酸奶,比如先找到冷饮区等,那么,同学们,超市的商品又是怎样摆放的呢?(指名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超市商品是分类摆放的,引出本节课关键词:分类,将物体分类好,更有利于我们挑选。】
(二)引入生活事例(01:12-02:13)
1.播放视频(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分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暂停视频播放(01:18)
现场互动:同学们,生活中你还见过人们给物体分类吗?怎样分的呢 (适当提示,根据前几节的活动手册描述前几节课上观察的物体特征)同学们果然都有一双细心观察生活的慧眼,都是生活中的观察家哦!(指名发言)
【设计意图:从物体特征入手,聚焦分类标准指向的是物体的特征,并贯穿全课;聚焦话题,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教师利用任务驱动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三)根据一个特征给物体进行分类(02:13-03:20)
1.播放视频(展示前几节课观察过的物品,观察物品特征,并根据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2.暂停(02:40)
现场互动:同学们上节课都观察过这些物品(玻璃球、乒乓球、木块、塑料块……),能不能给它们分分类?想一想你打算怎样分类呢 (指名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利用前几节课学习过的物体特征,对前几节课观察过的物体进行分类,引导学生更合理深刻的理解分类的概念——将大家认为具有一个相同特征的物体分到一起。】
(四)知识点回顾(03:20-04:00)
1.播放视频
2.暂停视频(03:30)
现场互动:在发现物体的特征一科中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特征的方法,那么我们都是从哪些方面描述物体的特征的?(指名发言)看来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之前的课程知识,记得都十分牢固,为大家认真复习的态度点赞哦!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回顾物体特征有哪些,明确分类标准指向的是物体的特征。】
(五)实践探索(04:00-06:40)
1.播放视频(实践探索给物体分类,学习分类步骤)
2.暂停(04:00)
现场互动:同学们,知道了物体的特征,下面我们就来探索给物体分类,请同学们利用所观察到的物体特征,给课前准备的器材分分类吧,将物体放在小组记录单的圆圈中。(学生动手体验分类)相信大家都已经完成分类啦,接下来请两位同学展示下自己的分类结果吧!(共享视频展示学生分类结果)同学们看一看,这样实物分类方便分类和展示交流吗?如果不方便,同学们有什么改进的建议呢?(学生思考,商量改进办法)非常棒,同学们的思路都很清晰准确,按照统一标准为物体进行编号最便于分类。(学生按照相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编号)
【设计意图:学生在真实任务的驱动下,先对物体进行分类的初步尝试,学会分类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为后边的活动开展打好基础;再从中发现不方便、无法反复使用以及不便于交流的问题而找寻改进措施,从而开展编号活动,为后边的活动开展以及交流研讨活动做好铺垫。】
3.暂停(05:48)
现场互动:学习过分类的三个步骤,现在,请同学们动动手、动动笔,选择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并记录;(同学们动手尝试分类、记录)
【设计意图:根据特征制订分类标准,指向分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特征,便于寻找和生活便利。学生通过形状、轻重、粗糙或光滑、透明或不透明等特征作为标准对物体多次分类,不但能更好地了解物体的特征,而且对分类的科学探究方法有更深的学习与体会。】
4.暂停(06:10)
现场互动:同学们可以将自己的分类结果分享给周围的人,让他们猜猜你的分类依据是物体的什么特征,说一说猜测的依据是什么(组内互相解密彼此的分类标准,通过观察对方分类结果,逆向分析分类标准是哪种特征,并说明理由)相信同学们都已经完成这个小小的解密游戏啦,那接下来,老师请两组同学进行展示解密,说一说你猜测的理由是什么吧(相应小组进行展示揭秘,说说自己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对于分类标准的分析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观察、总结物体的特征,方便我们的生活。】
(六)交流研讨(06:40-09:04)
1.播放视频(学生分享汇报分类方法)
2.暂停(06:56)
现场互动:相信同学们刚刚都已经分类记录好啦,那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如何给物体分类的呢?根据物体的哪些特征?(指名发言)
预设:分类依据如物体的轻重、颜色、大小等等,表扬分类记录明晰、书写工整的同学们。
现场互动:刚刚几位同学的分类步骤清晰,分类结果却各有不同,有同学知道,为什么一样的分类步骤,结果却大有不同呢?(指名发言)分类依据不同,分类结果也会不同。通过刚刚的实践,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仅熟练掌握物体特征的观察方法,对于分类结果的思考探索也十分深入,同学们为优秀的自己鼓鼓掌吧。
3.暂停(07:53)
现场互动:通过刚刚的分类实操,同学们发现在哪个相同标准的分类中有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的分类结果统一呢?开动脑筋思考一下吧(指名发言)
学生组内探讨:同学探索、交流方法(学生通过交流发现,有些相同分类标准的分类结果要想达成一致,还要有相同的细化标准界限。以轻重这一特征为标准的分类,不同于大小的比较。同样的物体有大有小,可以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但是对于轻重这一特征,在制订标准的同时还要细化轻重标准的界限);
预设:(指定一位同学回答)将标准制订得更准确,如通过限定重量50克以下为较轻,50克以上为较重的,这样就不会有分歧了,可以进行更为科学的分类。
【设计意图:学生在上一活动的交流中已经发现这一问题。本环节是让学生对于相同标准,分类结果却不同的现象进行研讨交流,进而发现分类的标准除了特征之外还要有细化的标准,从而掌握科学分类的正确方法。】
(七)完成个人记录单内容(播放课件)
1.学生完成个人活动手册
【设计意图:教师指导学生填写并修改完善记录的过程就是梳理和总结本课知识的过程,从而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八)课程总结(09:05-10:04)
1.播放视频(回顾课堂知识,分享所获知识技能)
2.暂停(09:30)
现场互动: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的方法步骤,了解了不同的分类依据,通过这堂课的学校,同学们对于分类有哪些认识呢?老师迫不及待的想听听同学们的分享啦。(指名发言)
【设计意图:理解分类的意义不仅是更好地了解特征,还能帮助我们便捷生活。】
二、课后拓展
分类方便了生活,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事物,在生活中,我们要熟练运用分类这把钥匙认识自然,认识世界,请同学们利用之前所学的观察方法(眼睛看、鼻子闻、用手掂、用手摸)和分类方法(根据物体一项特征进行分类),合理的收纳整理自己的玩具吧!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分类玩具,检测和巩固了学生本堂课所学知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整理,提高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指数和家庭幸福指数,将所学与劳动相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