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第六章 图形与坐标复习课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 《图形与坐标》是浙教版义务教育八年级
上册第六章的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有探索确
定平面上物体位置的方法,平面直角坐标系和
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在小学阶段,学生虽
然接触过两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但是由于
知识的不足,对这两类方法的认识是非常肤浅
的。本章不仅要形成清晰的坐标意识,还要认
识直角坐标系,并能利用直角坐标系解决坐标
平面内图形变换等许多实际问题 。本章也是下
一章学习函数及其图象的必需准备。(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能够在给定的
直角坐标系中熟练地根据坐标系确定点,由点求得
坐标。了解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
关系。2.在同一坐标系中,感受图形进行对称变换和平移
变换后的坐标变化。 ●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和运动变化的观点。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科学精神,养成严谨的
学习态度。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
享受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 难点:理解图形变换与坐标变换之间的关系,
需要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这一章的主要目标是:了解坐标法的思想,
探索点的坐标的变化与图形变换之间的关系。在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位置的确定以及图形变
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这样把“形”与“数”紧密地
联系在一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知图形变换与
坐标之间的关系,并与学生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而不是单纯的计算或操作,使教与学丰富多彩。三、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
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增强
数学合作意识,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真正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四、教学过程第六章 图形与坐标复习课O11xy2345-2-3-4-5-6-123-2-3-4-5-1-6A(3,4)(6,4)(3,-1)(-3,4)(3,7)45667点A向右平移
3个单位得 ;(6,4)向下平移5个单位
得 ;(3,-1)向左平移6个单位
得 ;(-3,4)向上平移3个单位
得 。(3,7) 若点P(m,n)是第一象限的点,
则点Q(m+1,n+2)是第____象限的点。 2.点M(a,b)的坐标ab=0,那么M(a,b)位置在( )
A.y轴上 B.x轴上; C.x轴或y轴上 D.原点例:1.
一C例:求出a的值. 已知点M请根据下列条件分别请大家谈一谈本节课
有哪些收获?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能够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熟练
地由点求得坐标,根据坐标确定点 。2.在同一坐标系中,感受图形进行
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后的坐标变化。本节课主要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