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6)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象征,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其实背后反映的是一种传统的思维方式。《白杨礼赞》是一篇抒情散文,集中体现在象征这一写法上,这是本文的文本特质,也是本课教学的核心目标所在。一切景语皆情语,必须引导学生透过传神的景物描写,去触摸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进而触摸时代的脉搏。
【教学目标】
1.美读句式 .读一些句子,理清抒情线索。
2.品一个词语 品味谋篇布局的妙处和白杨独特形象气质。
3.比读句式 掌握象征手法并联系生活发散思维纵深挖掘象征义。
4. 感受抗日军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意志及蕴含的民族自豪感。
重难点:教学目标2、3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一段段感人历史,铭刻岁月峥嵘;一篇篇诗文经典,感悟不变初心。建党百年学校文学社决定举办一期《品红色经典,传白杨精神》主题诗文活动,邀你赋诗一首礼赞白杨树,追忆百年风华,逐梦美好未来。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茅盾的《白杨礼赞》。
二、课前检测
茅盾“礼赞”白杨,感情炽烈。请大家找出直接礼赞白杨的句子,我们来读一读。
女生: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1)
男生: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9)
男生: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4)
女生: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6)
齐读:白杨不是平凡的树。(8)
读完后,你有什么发现。
三、课时目标
1.读一些句子,理清抒情线索。
2.品一个词语,感知白杨形象。
3.比一类句式,明白象征和托物言志。
四、合作探究“一”字立骨,抒不凡
驱动任务一: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种树,如此得茅盾青睐?爱就一个字,我可不只说一次!请同学们研读5段,为《品读红色经典,传承白杨精神》抒写一首小诗。
请同学们重读红体字,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崇敬地赞美你啊,
白杨树,
“一丈”里是你的干,
如此挺拔,笔直;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支架:如果这段话中,再加一个“一”,你觉得加在哪里更合适?
驱动任务二:一字传神,一字便可传递出浓浓的情感。大家读《爱莲说》写莲花形象的一段,看看“不”字里有哪些赞美?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五、拓展提升 品读红色经典,礼赞不凡人生
驱动任务一:比读这两类句式,为其加一句直抒胸臆的话。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_____________ !
追问:把四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①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陈述:你不应该觉得它只是树。
②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③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陈述:你最少(最起码)也应该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④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陈述:你应该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
那种精神和意志。
陈述:你应该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___________ !
点拨:前者用了象征。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借助联想和想象,可以将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
后者是托物言志。“托”是假借,“志”是作者的志向、情感,也就是作者借用一个“物”将自己的理想、志向、情感表达出来。像陈毅将军的《青松》中的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就是托物言志、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实际是借“青松”,来表达作者不畏艰难、雄气勃发的精神,让人读了对陈毅将军肃然起敬。
驱动任务二: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追求呢?结合背景说一说。
六、随堂微写 走进新时代,谱写人生华章
聆听二十大报告,新时代,新背景。如今,我们可以尽情赞美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意志,我们的精神。那么,你想把它送给谁?
如今,白杨树依然静立在广袤的土地上,
默默无言,奉献无声。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那儿生根、发芽,
它是坚守岗位的交警,
它是 _______________,
它是 _______________ ,
它是 _______________ ,
它是千千万万个普通的你和我,
纵使平凡,努力向上!
七、课堂小结
愿平凡的我们在自己广阔的生命原野,纵横决荡,不折不挠,做生活里的白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蓝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纵使平凡,我们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八、教师寄语
蓝图催人奋进,奋斗正当其时
九 、课后作业
写作时恰当使用象征手法,可以让读者咀嚼回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试选取你熟悉的某个事物,赋予它一定象征意义,完成一次片段写作。(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