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6课《诗词五首——渔家傲、赤壁》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6课《诗词五首——渔家傲、赤壁》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9 17:4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赤壁》和《渔家傲》。
2.品味语言,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内涵。
赤 壁
杜牧
杜牧:(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晚唐诗歌趋于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以济世之才自负,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有《樊川文集》。
作者简介(2分钟)
杜牧确实有才华,而且政治才华出众。他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 可惜杜牧有相才,而无相器,又生不逢时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气息已一去不返,诸帝才庸,边事不断,宦官专权,党争延续,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如蚁穴溃堤,大唐之舟外渗内漏。杜牧死后不过数年,农民起义便如风起云涌,再过五十年,江山易帜。“请数击虏事,谁其为我听”,杜牧的才能,湮没于茫茫人海之中。 熟读史书,看透时局,杜牧无法力挽狂澜,只得无奈将一腔悲愤交于酒肆。
自学指导及检测一: (7分钟)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节奏,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资料链接: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曹操带了20万大军(对外号称 80万)南下。刘备退守湖北武昌,此时他只有军士两万多人。在军师诸葛亮的建议下,他决定与孙权共同抗曹。诸葛亮向孙权指出,曹操虽然人多,但其中有七八万是刚投降的荆州士兵,这些人主要是水军,是作战的主力,但他们不一定真心服从曹操。而北方的曹操士兵,不善于水战,长途而来生病的也很多。这些分析使孙权看清了形势,同意派大将周瑜带领三万军士与刘备一起战斗。
曹军驻扎在赤壁(今湖北嘉鱼县东北,又一说在今湖北赤壁市),曹操下令用铁索把战船锁在一起,以便北方士兵在船上行走。诸葛亮和周瑜都决定用“火攻”的方法进攻曹操。一天夜里,刮起了东南风。周瑜派部下黄盖假装投降曹操,带着十艘战船,船上装着灌了油的柴草,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他们同时点火,火船顷风向曹操的战舰驶去,曹军战舰因为锁在一起,一时无法解开,不一会便成了一片火海。火又烧到了岸上,曹军死伤很多。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自学指导+检测二:4分钟
名句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反说其事,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暗含自己生不逢时、才能无法施展的怨怅之情。
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二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这也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
内容小结:1分钟
1、《赤壁》中表明作者观点,认为机遇对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同时抒发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平之气)的一句是: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当堂训练一3分钟
2.《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机遇从来都很重要。东风给周瑜的机遇,否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孙氏霸业将成为泡影。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渔 家 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怨王孙》两首词,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醉花阴》中含蓄地述说闺中的寂寞和对爱情的向往。《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等小词也都是她的闺情名篇。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永遇乐》在这类词中为代表之作。元霄佳节,词人远离那些香车宝马之邀,独自品尝战火后的凄清,这首词中,她已从自怜漂零之苦进而担忧现实的隐患了。到了《渔家傲》一词,虽然还有无所归处的痛苦感慨,但激昂的格调已表达了词人欲摆脱苦闷、追求自由的愿望。
资料链接:2分钟
渔 家 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自学指导及检测三
(6分钟)
初读诗词,
读清字音,
读准节奏,
理解这首词的大意。
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1.这首词上片,下片各写了什么?
上片表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丽雄伟的境界;
下片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胸臆,感叹遭逢不幸,渴望寻求幸福。
用心朗读这首词,思考:
自学指导及检测四
(10分钟)
2.赏析下列名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赏析:比喻或用典,把自己比成大鹏,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叫风不要停止,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现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及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当堂训练二 :理解默写。(6分钟)1.“ , ”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
2.“ , ”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3.“ 。 , ”回答了天帝的问话,交代了海上仙山是自己的归宿,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由光明的渴望。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