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饮酒》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6《饮酒》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9 21:00:4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酒中见“真”
——《饮酒(其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借助“依义行调、入短韵长”的知识初步尝试吟诵,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2.结合背景材料,体会作者身在田园的自得之意,领略天人合一的意境美;
3.通过“菊”这一典型意象解读此中“真意”,感受陶渊明真淳的人格追求和乐天知命的豁达通透,学会自然面对人生逆境。
二、教学重难点:吟诵感受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品格。
三、教学方法
1.吟诵法
2.以诗解诗法
四、教学过程
(一)题解
《饮酒》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组诗,共20首。要读懂任何一首,我们都不能跳过对组诗序言的阅读。
链接资料: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饮酒》诗序
在写这组诗的时候,陶渊明已经辞官归隐。可是,忽然有一天人家送酒来给他喝,并且力劝他再次出去做官(<饮酒>(其一)),再一次面对仕或隐的人生考题,诗人写了这一组《饮酒》诗。可以说,《饮酒》是陶渊明的“酒后真言”,是他的“自娱之作”,也是回答那些劝他做官之人的一份答卷。《饮酒》(其五)是这20首诗里最为后人称道的作品,今天就让我们来读这首诗,来品味他的酒中真言。
(二)诵读,读出一份心情。
1.诵读,读出心情。
(1)学生诵读,并用“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这句,我从中读出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心情”来谈诵读感受。
(2)提出疑问:“结庐在人境”和“而无车马喧”是否矛盾?如何理解“心远地自偏”的含义?
链接资料:
不为五斗米折腰
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晋书·陶潜传》
“五斗米”多吗?
陶渊明当初放弃的“五斗米”在东晋社会是一种怎样的待遇呢?据专家考证,《晋百官表注》中记载:“县令岁俸400斛”,这400斛在具体发放时折算为“月钱2500,米15斛”,1斛等于10斗,即每月150斗,按每月30天算,即每天5斗米。1斗约合今天的3.2斤,五斗等于16斤米,每天大约83钱。月钱2500,按30天计算,每天大约83钱多一点。也就是说,“五斗米”是东晋时期一个县令每天工资的一半。五斗米在当时看来是不少的,可见家贫的陶渊明放弃这个县令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归去来兮辞 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小结:陶渊明非常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出仕就是因为家贫。为求“三径之资” 而出为彭泽令。他迷途而知返,且在迷途未远之时就“觉今是而昨非”,知道“口腹自役”的生活有违自己质性自然的个性时,就毅然决然地退出官场,隐居终身。这是“真”的个性。
链接材料:
“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萧统在《陶渊明传》
“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陶渊明《连雨独饮》
“夫任自然而忘是非者,其体中独任天真而已,又何所有哉!” ——《庄子·齐物论》郭象注
任真即听任自然也。“自得”可解作独自有所得、有所体会。概而言之,陶渊明“真”的个性就是:听任自然,顺其天性,不随俗矫世,不违背自己意愿,让身心回归真朴,在独立处世中悠然自得。
(三)吟诵,读出一种韵味。
1.找出韵字,尝试按照“韵要拖长”的方法诵读。
2.教师指导入声字读法,读出韵味。
3.自由吟诵。
4.观看王恩保先生的吟诵视频,谈感受。
设计意图:诵读吟咏是感受诗歌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然而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吟诵,因而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感受吟诵这种传统的诗词学习方法,以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这是一首古体诗,不注重平仄格律,教学时无需复杂讲解,按照“依义行调、入短韵长”的原则,要求学生吟诵时注意声韵,平声韵要读得悠长、缓慢,给人开阔、舒缓之感,读出作者身在田园的自得之意。入声字要读得短促。让学生闭上眼睛听一遍王恩保老先生的吟诵,无须多言,学生一下子就会被带进悠远的意境中,自然而然就能感知到诵读和吟诵的区别,吟诵更能感受到诗歌的音韵美、情感美和意境美。
(四)写读,读出一幅画面。
1.诗意素描:展开联想想象,用优美的文字把这首诗描绘成一幅精致的写意画。
链接资料:
诗意素描是指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通过准确理解诗歌内涵,把握诗歌感情基调,用优美的文字展开丰富的联想,把每一首唐诗描绘成一幅精致的写意画的作文形式。
——曾冬《唐诗素描》
学生习作展示:
《饮酒》(其五)
一个如以往一样平常的黄昏,诗人喝完可口的酒,信步来到草庐外面。东篱下的菊花在昨夜悄悄张开了花蕾,香气隐隐飘来,如晚风阵阵拂过诗人心头。何不采撷在手?让这一袭菊香入酒永存,岂不美哉?
不经意,一抬头,远处静穆而邈远的南山就这样在熹微的余光中露出了它的面庞。天还是那么蓝,一尘不染地透明着,南山便悠悠然地在天空的怀抱里睁开了眼。
太阳敛起一天的光芒,似浓似淡的的雾霭飘然期间,氤氲成一片朦胧,晨出暮归的鸟儿们赶来,衔起一朵落花,成群结伴,翩然飞回,留下几声悦耳的啼鸣,一切都是那么的淡泊与宁静,那么的悠然与自得……
2.对比“悠然见南山”和“悠然望南山”,你从“见”字读出了什么?
链接资料:
南山,即庐山。多峭壁悬崖,瀑布飞泻,云雾缭绕。以“雄”、“奇”、“险”、“秀 ”闻名于世。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王国维《人间词话》
诗人笔下的自然物呈现的都是一种真朴的本然状态。“望”有心而“见”无心,巍峨雄伟的南山,丝毫没有给陶渊明产生高大复杂的压力。一抬头,一下子,庐山就被他收入眼底,这是何等自然、何等闲适!诗人悠然,山也悠然。人和山就这么物我两忘,彼此共鸣,这就是天人合一。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幅画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链接资料: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归去来兮辞》
小结:所有的这一切,秋菊、南山、云彩、飞鸟乃至诗人,全都是“无心”的,人和自然就是在这样的真朴本然的状态下完全融合,天人合一,纵浪大化,复归自然,这就是“真”的境界。
(五)品读,读出一种品格。
1.说说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陶渊明?参考学习资料《陶渊明的一生》,谈自己的理解。
2.赏析“菊”这一意象,读出菊的品格,读出诗人的品格。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菊花很早就具有了象征的传统。屈原《离骚》里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句子,这里的“秋菊”代表着一种品格。
关于“菊”象征含义的解读有两个着眼点,一是代表隐逸者,陶渊明独爱菊,可谓是菊的知己了;还有一种是代表晚节。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个着眼点看似矛盾,一个讲看破、出世,一个讲看不破、坚守。其实,陶渊明之所以能够“悠然见南山”,恰恰是因为他坚持不为五斗米折腰,他内心有最坚定的东西,所以才能放下其他。这样看来,菊花固然是恬淡悠然的,但在这背后,菊花有着最坚硬的风骨,这种恬淡与节操的统一,既属于菊花,也属于菊花的知己陶渊明。
因而,诗人的归隐并不是仕途失意后的无奈之举,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退守。诗人五次辞官再仕,最终选择归隐田园,与饥寒、辛劳为伴。“进”与“退”间让我们看到了陶渊明一步步由矛盾走向融合,形成了儒、道执着入世与隐逸出世相交融的性格,看到了一个坚守心中“兼济天下、独善其身”理想的陶渊明,看到了诗人任真自然的人格追求,看到了诗人虽处逆境依然能从容转身、乐天知命的豁达通透,这便是陶渊明心中的“真”,这便是此中“真意”,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3.反观现实,讨论:你会如何面对人生的逆境?
人生在世,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动,既执着于自己的人生理想,又能以博大的胸怀面对追求中的挫折,体现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呢?梁启超先生说的好:“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立身第一要诀。”“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着生命便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得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哩。”(《际遇一梁启超家书》)因此可以说,陶渊明用自己的一生,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富于启发意义的探索,即人要拥有自己的理想,广博地阅读以修养身心,这样当面临人生的矛盾、冲突时,便能有坚持到底的动力,但又可在得知现实之无可奈何后,仍不忘顺其自然,不执着于名利富贵,潇洒地过着心灵自由满足的生活,这对于后来者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4.在吟诵中结束本次古诗之旅。
(六)拓展作业
1.尝试吟诵
课后观看王恩保先生的吟诵作品,尝试模仿创作。
2.写一首诗(诗体不限)送给你心中的陶渊明吧!
板书设计:
附录: 陶渊明的一生
一、家世出身
陶渊明,字元亮,后改为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靖节先生,田园诗派第一人。
二、年少时期(自出生至二十八岁止)
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生活窘困。然而熟谙儒家经典,胸怀“兼济天下”猛志。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 (《有会而作》)
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与子俨等疏》)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饮酒》其十六)
良人不可赎,泫然沾我衣 (《咏荆轲》)
三、仕途时期(自十九岁至四十一岁冬止)
(一)江州祭酒期
初涉官场的陶渊明,仕途并不顺利,他那固有的秉怀和质性自然的本性,与官场上污油的环境很难融合,不久便辞官。
(二)桓玄幕府期
陶渊明首仕未久,旋即退居。但想要建立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决定了他不会长期寂寞村居。晋安帝隆安四年,社会进一步陷入危机中,地方军事首领拥兵自重,互相攻伐争夺势力。东晋王朝为了收拾这残破的局面,便推出占有较大势力的桓玄总督江八州,欲使之平定动乱。桓玄一时声势大震,许多仕人都纷纷投其幕中,以展生平之志。陶渊明就是在此种情形下出仕为桓玄幕僚的。但是低微的地位,使胸怀高才的陶渊明多少有一些失落感,再加上时常受命差遣,在外奔波劳顿,便逐渐产生了惶惑之情,对仕途失去了原有的豪情,悲叹行役之辛苦,传达对仕宦生涯的厌倦。辞去了桓玄的官职,回到了故乡。
(三)刘裕参军期
陶渊明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在他身上,除了有强烈的政治抱负和热情奔放的性格之外,同时还有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美德。在《命子》诗中,他赞扬其父“寄迹风云,冥兹愠喜”,不计较个人进退的气度,表明他深谙时运盛衰的不同,个人显隐也不必相同之理,也反应出诗人受儒家教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顾天下”的心态。当他在官场理想受挫折时,就想转往平静的田园生活,然而田园的美景只能平抚内心的苦痛,却难以完全消解人生的伟大抱负。所以,他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思之后,想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又再度燃烧,决意为实现理想,再赴征程。可面对着官场中的黑暗腐败,他又感到无比的厌恶,既无力扭转乾坤,又不愿意同流合污,只好回归田园独善其身了。
(四)建威参军期
陶渊明离开刘裕的幕府后,并末马上回家,至次年春天,仍淹留于仕途,又作了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但所做之事也无非是一些清苦劳累的杂活,难能施展人生的抱负。世事未卜,前程渺茫,陶渊明不禁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又产生了怀疑,写下了《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一诗,除了宦游之叹外,还写了自然生命之永恒以及万物各得其所的自然状况。这是在仕途生活中无法寻获的。于是陶渊明辞去了军职,回到故乡。
(五)彭泽县令期
在义熙元年中秋八月,陶渊明得到在朝中任太常卿的家叔陶夔的荐举,出仕彭泽令。陶渊明或许也想利用做父母官的有利地位而有所作为。但是现实官场的丑恶和腐败,使陶渊明的美好愿望再一次化为泡影,也使他对东晋社会的认识更为清醒和深刻。他在《感士不遇赋》中曾云:“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从这激愤的言词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污浊的世道已经完全失去信心,不抱任何幻想。是年十一月,在县令职上仅做了八十余日的陶渊明终于又拂袖而去,这一次的归田,为他的仕宦生涯划上了句号。
三、隐居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归田之初,生活尚可。宅边遍植菊花,性嗜酒,饮必醉。后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
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拟挽歌辞》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公元427年,陶渊明走完了他六十三年的生命历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