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2-23 09:5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1张PPT。蒙古人以游牧为生蒙古人以游牧为生蒙古人以游牧为生蒙古人以游牧为生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蒙古统一前, 草原上的情景:
星天旋转,诸国争战,
……
没有逃避地方,
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
只有互相杀伐.
----谢再善译《蒙古秘史》思考:
谁结束了这种战争不断的局面? 成吉思汗(铁木真)毛泽东词曰:“一代天骄,成吉思
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成吉思汗”为什么被称为“一代天骄”?“一代天骄”的崛起1、完成了蒙古的统一大业。
2、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政权。
3、实行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
4、统治期间,创制了蒙古文字。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凭借强大的骑兵大举西征,占领了今中亚直到欧洲东部的辽阔地区,建立了横跨亚欧的蒙古帝国。一代天骄的崛起
(1) 年, 继承蒙古汗位,
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
定都 。忽必烈就是 。

(2) 年,元统一了全国,领导武装抗元的
南宋大臣 兵败被俘,最后慷慨就义。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中国1260忽必烈1271大都元世祖1279文天祥元朝统一全国蒙古(元)元 除元朝外,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三个由大分裂到大统一的朝代?
秦、西晋、隋文天祥的抗元斗争从他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思考: 元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潮流的,那么是否意味着文天祥等坚持抗元是不识时务、逆历史潮流呢?可是为何直到今天人们还是非常敬佩文天祥呢? 元统一全国具有客观进步作用,但蒙古贵族发动战争的主观动机却是掠夺人口、土地。文天样面对元军的进攻,组织南宋军民进行抵抗,保卫南宋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正义的,不是逆历史潮流。他兵败被俘后,囚禁大都,始终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这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真实写照,这种崇高的气节,已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象征。忽必烈改制:目的: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内容: 政治上:仿效中原王朝政治体制,建立
行省制度.经济上:忽必烈推行重农政策.意义: 忽必烈的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用汉法,推行改革行省制度和对边疆的管辖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最高行政机构)中央地方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台湾南海诸岛返回 (忽必烈劝课农桑)行之五六年,民间垦辟种艺之业,增前数倍。    
——《农桑辑要·序》
请回答: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元世祖推行的重农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读材料回答问题元朝划分的四等人按征服的先后排等级为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民族歧视和阶级压迫
民族分化政策民族融合的表现1、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
2、进入中原的契丹人、女真族等与汉族逐渐融合。
3、回族的形成。 北京的孔庙创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是元朝至清朝政府祭祀孔子的场所。元加封孔子碑北京孔庙内景文化趋同元朝拓展统一国家基业成吉思汗 统一蒙古 1206年忽必烈建立元朝 1271年 改制内容建立行省制度推行重农政策意义有利于统一←→文化趋同民族融合向中原文化靠拢统一全国 1279年课堂小结:讨论: 元朝与历史上曾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相比,有哪些不同点?
1、元朝是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王朝。
2、元朝的疆域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广大。
3、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了行省制度。
4、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5、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1、下列哪一项是成吉思汗的业绩?
A 起兵反抗辽统治者的压迫
B 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C 定国号为元
D 灭亡金朝B2、元朝时候,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
A 内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中书省D3、元朝时形成的新的民族是
A 蒙古族 B 回族
C 畏兀尔 D 色目人
4、在元朝划分的四等人中,政治、法律地位最低的是
A 汉人 B 南人 C 色目人 D 蒙古人BB5.蒙古族建立的朝代是
A.元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6.1206年,我国土地上并立的政权主要有
A.北宋、辽。夏、金
B.南宋、辽、夏 、金
  C.南宋、西夏、金、元
  D.南宋、西夏、金、蒙古 AD下一页5、阅读下列材料: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请回答:
(1)这两句诗反映了元朝的什么情况?
(2)元朝还有哪些内容反映了相同的情况?

民族融合情况
元朝时,又有大批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