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2年七年级上册 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某工厂今年的总产值为500万元,比去年增加,求这个工厂去年的总产值.若设这个工厂去年的总产值为万元,则可列出方程是( )
A. B.
C. D.
2.七年级共有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如果平均每名男生可以挖个坑,平均每名女生可种棵树,若正好能使每个坑都种上一棵树,则设该校男生有人,则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3.若某件商品按原价提价后,欲恢复原价,应降价( )
A. B. C. D.
4.璧山中学枫香湖校区为增强学生劳动教育建立了枫香卓能园,初一一班某小组有m人,计划在园内栽n株草莓,若每人载5株,则可比计划多栽8株;若每人栽4株,则将比计划少栽12株,下列四个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九章算术》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今有甲发长安,五日至齐;乙发齐,七日至长安.今乙发已先二日,甲仍发长安,几何日相逢 译文:甲从长安出发,5日到齐国;乙从齐国出发,7日到长安.现乙先出发2日,甲才从长安出发.问甲乙经过多少日相逢 设甲乙经过x日相逢,可列方程( )
A. B. C. D.
6.给x位学生分配宿舍,x正好是12的倍数.如果每间宿舍住4人,最后多余1间宿舍;如果每间宿舍住3人,最后还缺2间,求学生人数.可列方程( )
A. B. C. D.
7.甲、乙两个足球队连续进行对抗赛,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共赛10场,甲队保持不败,得22分,甲队胜( )
A.5场 B.6场 C.7场 D.8场
8.甲、乙两人给一片花园浇水,甲单独做需要4小时完成浇水任务,乙单独做需要6小时完成浇水任务.现由甲、乙两人合作,完成浇水任务需要( )
A.2.4小时 B.3.2小时 C.5小时 D.10小时
9.某商贩在一次买卖中,同时卖出两件上衣,每件都以80元出售,若按成本计算,其中一件赢利60%,另一件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该商贩( )
A.不盈不亏 B.盈利10元 C.亏损10元 D.盈利50元
10.某小组有m人,计划做n个“中国结”,若每人做5个,则可比计划多做9个;若每人做4个,则将比计划少做15个.
①5m+9=4m﹣15;②=;③=;④5m﹣9=4m+15.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二、填空题
11.某校初中一年级组织学生春游活动,如果包车辆会有个学生没有座位,如果包车辆则会多出个空位,则该年级学生人数为______人.
1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组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4本,则剩余1本;如果每人分5本,则还缺4本,这个小组的学生有____人.
13.《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原文是: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译文为:今有若干人乘车,每3人共乘一车,最终剩余2辆车;若每2人共乘一车,最终剩余9个人无车可乘,问共有多少人,多少辆车?设共有x人,可列方程____.
14.、B两地相距215千米,甲骑自行车从地去地,乙开汽车从地去地,若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4倍,若2小时后两车相距25千米,则自行车的速度为_________千米/时.
15.家电下乡活动中,某农户购买了一件家电商品,政府补贴给该农户13%后,农户实际花费1305元,则该家电商品实际售价为______元.
16.已知两点在数轴上,点表示的数为,点表示的数为,点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向右运动.点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向左运动,其中点同时出发,经过_________秒,点分别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三、解答题
17.某生产教具的厂家准备生产正方体教具,教具由塑料棒和金属球组成(一条棱用一根塑料棒,一个顶点由一个金属球镶嵌),安排一个车间负责生产这款正方体教具,该车间共有34名工人,每个工人每天可生产塑料棒100根或金属球75个,如果你是车间主任,你会如何分配工人成套生产正方体教具?
18.某种商品按成本提高后标价,节假日期间又以标价打八折销售,结果这种商品每件亏损了64元,问这件商品成本多少元?(亏损=成本售价)
19.工程队用天修完一段路,第一天修的是第二天的,第三天修的是第二天的倍,已知第三天比第一天多修米,这段路长多少米?
20.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有一道数学题: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几何?其大意是:今有若干人乘车,每3人共乘一车,剩余2辆车没人乘坐;若每2人共乘一车,剩余9个人没有车可乘坐.问共有多少人?
21.某电视台组织知识竞赛,共设20道选择题,每题必答,如表记录了3个参赛者的得分情况.
参赛者 答对题数 答错题数 总得分
甲 20 0 100
乙 19 1 94
丙 14 6 64
(1)参赛者小婷得76分,她答对了几道题?
(2)参赛者小明说他得了80分.你认为可能吗?为什么?
22.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积极开拓校本研修课程,某校课外实践小组欲到植物园开展研修活动,植物园提供以下三种购票方式:
购买散票:每人一张20元;
当购票人数不小于100人时,可以选择购买优惠票或团队票;
购买优惠票:可以享受票价9折优惠;
购买团队票:一张团队票2400元,且入园时,每人还需付10元.
(1)若有100名学生到植物园开展研修活动,你认为如何购票优惠?请计算说明;
(2)当入园人数达到多少时,购买优惠票与购买团体票的价钱相同?
23.将连续的奇数1,3,5,7,9,…排列成如图所示数表:
(1)十字框中的五个数的和与中间数23有什么关系?
(2)设中间数为a,用式子表示十字框中五个数之和;
(3)若将十字框上、下、左、右平移,可框住另外五个数,这五个数还有这种规律吗?
(4)十字框中的五个数之和能等于2022吗?若能,请写出这五个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4.如图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10,B点对应的数为90.
(1)请写出与A,B两点距离相等的M点对应的数为 ___________;
(2)现在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时,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你知道点C对应的数是多少吗?
(3)若当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时,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经过多长的时间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相距30个单位长度?
参考答案
1.C
【分析】首先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式,之后列出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这个工厂去年的总产值为万元,
今年比去年增加,今年的产值为.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列一元一次方程,根据题目条件列出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A
【分析】设该校男生有人,则女生有人,根据“正好能使每个坑都种上一棵树”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该校男生有人,则女生有人,根据题意得,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3.C
【分析】设原价为,应降价x,提价后变为,再根据根据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原价为,则提价后变为,
由题意得,
解得,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4.B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然后变形即可判断哪个小题中的方程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
,,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
5.B
【分析】根据题意设甲乙经过x日相逢,则甲、乙分别所走路程占总路程的和,进而列出方程.
【详解】解:设甲乙经过x日相逢,可列方程:
.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正确表示出两人所走路程是解题关键.
6.B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学生数量÷4+1间=学生数量÷3-2间,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详解】解:由题意得:,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7.B
【分析】共比赛场,场次结果分胜、负、平,因为各自的分值不同,故设不同的未知数将等量关系表达出来,即设甲队胜场,则平了场,由此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根据题意,设甲队胜场,平场,
∴,解方程组得,,
∴甲队胜场,可得分,
故选:.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方程在实际中的运用,理清题干要表达的意思,设未知数将等量关系表示出来,再根据实际情况取值,符合题意得即可求出正确答案,理解题意,掌握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8.A
【分析】设完成浇水任务需要x小时,等量关系为:甲完成的工作量+乙完成的工作量=1,依此列出方程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完成浇水任务需要x小时,依题意有
,
解得x=2.4.
故完成浇水任务需要2.4小时.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9.B
【分析】分别算出盈利衣服的成本和亏损衣服的成本,让两个售价相加减去两个成本的和,若得到是正数,即为盈利,反之亏本.
【详解】解:设盈利60%的衣服的成本为x元,则x(1+60%)=80,
解得x=50,
设亏损20%的衣服的成本为y元,y(1﹣20%)=80,
解得y=100元,
∴总成本为100+50=150元,
∴2×80﹣150=10,
∴这次买卖中他是盈利10元.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得到两件衣服的成本是解决本题的突破点.
10.D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然后变形即可判断哪个小题中的方程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
5m=n+9①,4m=n-15②,
由①得,,n=5m-9,由②得,, n=4m+15,
∴,5m-9=4m+15.
故③④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
11.250
【分析】设辆包车有个座位,根据如果包车辆会有个学生没有座位,如果包车辆则会多出个空位,可列出方程,进而求出即可.
【详解】解:设辆包车有个座位,依题意有
,
解得,
.
故该年级学生人数为人.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考查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设出辆包车有座位数,以人数做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2.5
【分析】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根据“如果每人分4本,则剩余1本;如果每人分5本,则还缺4本”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这个小组的学生有x本
4x+1=5x-4
x=5
故答案为:5.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读懂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13.
【分析】根据车的辆数不变,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此题得解.
【详解】解:设共有x人,依题意可列方程:.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4.19或24
【分析】设自行车的速度为x千米/时,分两种情况:①相遇前,距离25千米②相遇后,距离25千米,再利用两车速度和×时间t=路程列出方程,再算出x的值即可.
【详解】解:设自行车的速度为x千米/时,
①相遇前,两车相距25千米,由题意得:
,
解得:,
②相遇后,两车相距25千米,由题意得:
,
解得:,
故答案为:19或24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15.1500
【分析】设该家电商品实际售价为x元,根据政府补贴给该农户13%后,农户实际花费1305元,可列方程求解.
【详解】解:设该家电商品实际售价为x元,
,
解得x=1500.
故答案为:1500.
【点睛】本题考查了理解题意的能力,设出原价和以实际花费作为等量关系列方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6.或##或
【分析】设经过秒点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然后分两种情况:两点重合或两点不重合,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经过t秒点M、N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
①若点M与N点重合时,
∴,
即,
解得:;
②若两点不重合时,
∴,
即,
解得:.
故答案为: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的动点问题,利用方程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解答是解题的关键.
17.18个工人生产塑料棒,16个工人生产金属球
【分析】设分配x个工人生产塑料棒,则分配(34﹣x)个工人生产金属球,由每个正方体有12条棱及8个顶点,且生产的塑料棒和金属球正好配套,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分配生产塑料棒的工人数,再将其代入(34﹣x)中即可求出分配生产金属球的工人数.
【详解】解:设分配x个工人生产塑料棒,则分配个工人生产金属球,
依题意得:,
解得:x=18,
∴34﹣x=34﹣18=16.
答:应分配18个工人生产塑料棒,16个工人生产金属球.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8.1600元
【分析】首先设这件商品的进价是x元,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进价×打折=进价+利润,根据等量关系代入相应数据可得方程,再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这件商品进价x元,依题意有:
,
,
解得.
答:这件商品进价1600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19.这段路长米.
【分析】设第二天修了米,则第一天修了米,第三天修了米,根据题意列方程,求出,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第二天修了米,则第一天修了米,第三天修了米,
由题意可得:,解得
,
答:这段路长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到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20.39人
【分析】设共有x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解:设共有x人,依题意得,
解得
答:共有39人.
【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到等量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
21.(1)16道
(2)不可能,理由见解析
【分析】(1)由图表中甲的答题情况和得分可知答对一题得5分,由乙和丙可知答错一题不但不给分,还要倒扣1分,由此设设小婷答对x道题,根据题意列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
(2)设小明答对x道,则答错道,根据题意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
【详解】(1)解:由图表中甲的答题情况和得分可知答对一题得5分,由乙和丙可知答错一题不但不给分,还要倒扣1分,设小婷答对x道题,
根据题意得方程:,
,
解得,
答:小婷答对了16道题;
(2)不可能.理由如下:
设小明答对x道,则答错道,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对题数不是整数,所以不可能.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是重要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22.(1)购买优惠票;说明见详解;
(2)300人.
【分析】(1)分别按三种购票方式计算价钱,然后再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2)设入园人数达到人时,根据题中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得答案.
【详解】(1)解:购买散票:元;
购买优惠票:元;
购买团队票:元;
购买优惠票优惠;
(2)解:设入园人数达到人时,购买优惠票与购买团体票的价钱相同,
,
解得,(人),
答:当入园人数达到300人时,购买优惠票与购买团体票的价钱相同.
【点睛】此题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准确理解题意、正确列出方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1)十字框中的五个数的和是中间数23的5倍;
(2)十字框中五个数之和为:;
(3)还存在这样的规律;
(4)不存在,理由见解析.
【分析】(1)将十字框中的五个数相加即可得出结论;
(2)结合(1)将23替换成a,则可得出结论;
(3)同理第(2)问的解题思路可求得该规律存在;
(4)设中间的数为x,其他4个数分别为、、、,令其相加等于2022,算出x的值,结合数阵数的特点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解:计算十字框中五个数的和,得而,
所以十字框中的五个数的和是中间数23的5倍;
(2)解:由(1)可知:若中间数为a,则其余四个数分别为:、、、,则十字框中五个数之和为;
(3)解:若将十字框中上下左右移动,同理第(2)问,仍然可设中间数为a,
则其余四个数分别为:、、、,
则十字框中五个数之和为;
∴5个数的和还有这种规律,5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5倍;
(4)解:设中间的数为x,其他4个数分别为、、、,
则5个数之和为,
令,
解得,不是整数,
故不存在这样的五个数,其和能等于202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规律型中数字的变化,根据十字框中5个数的特点找出十字框中的五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5倍是解题的关键.
24.(1)40
(2)30
(3)35秒或65秒
【分析】(1)根据中点公式可列式算得答案;
(2)设两只电子蚂蚁经过t秒相遇,根据相遇时P,Q表示的数相同列方程可得t的值,从而可得C表示的数;
(3)设运动时间为秒,可得P表示的数是,Q表示的数是,列方程可解得的值.
【详解】(1)解:M点对应的数为,
故答案为:40;
(2)解:设两只电子蚂蚁经过t秒相遇,
根据题意得,P表示的数是,Q表示的数是,
∴
解得,
∴,
答:点C对应的数是30;
(3)解:设运动时间为秒,则P表示的数是,Q表示的数是,
∴,
解得或,
答:经过35秒或65秒,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相距30个单位长度.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Q说表示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