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2张PPT)
25.周亚夫细柳
学 习 目 标
了解司马迁与《史记》,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重点)
学习运用对比、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周亚夫忠于职守的精神。(重点)
本文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公元前158年,匈奴单于起兵六万,袭扰上郡和云中,杀了不少老百姓,抢掠了不少财物。为了加强防卫,汉文帝委派刘礼、徐厉、周亚夫三位将军分别驻扎在霸上、棘门、细柳。这三处地方离长安较近,为了鼓舞士气,汉文帝亲自入营慰劳将士。本文讲的就是这次劳军的事情。
背 景 链 接
棘门( ) 彀( )
弓弩( ) 诏令( )
揖( ) 介胄( )
曩者( ) 辔( )
jí
ɡòu
nǔ
zhào
yī
nǎnɡ
zhòu
pèi
字 词 注 音
《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jí) 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pī)甲,锐兵刃,彀(ɡòu)弓弩(nǔ),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zhào)。’”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pèi)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yī)曰:“介胄(zhòu)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jiē)呼,此真将军矣!曩(nǎnɡ)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lǔ)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yé)!”称善者久之。
课文朗诵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1. 标注生难字词的读音。
2. 圈出难理解的字词。
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ɡòu
zī
jí
pī
nǔ
zhào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整体感知
wéi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zhòu
pèi
yī
nǎnɡ
疏通文意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
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
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侵入边境
驻军
掌管皇族事务的官员
河内郡的郡守
译文: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任命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在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不久
张开弓弩
先行引导的人员
军营
皇帝亲自去慰问军队
到,往
同“披”,穿着
指刀出鞘
把弓拉满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过了不久
皇帝发布的命令
将要
译文: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驰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刀出鞘,张开弓弩并拉满。文帝的先行引导的人员到了营门前,不准进入。先导人员说:“皇帝即将驾到!”守卫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命令说:‘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了不久,皇帝驾到,也无法进入军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手持符节
营垒
控制住车马
译文:于是文帝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入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文帝的车马随从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文帝就控制住车马,缓缓前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手执兵器行礼
穿戴着盔甲的将士
被感动
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译文:到了主帅所在的营帐,将军周亚夫手执兵器拱手行礼,说:“披甲戴盔的将士不行跪拜大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陛下)。”文帝被他感动,表情变得严肃庄重,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并派人向周亚夫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仪式完成后离开。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先前
必,一定
译文: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后,群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先前霸上、棘门的驻军,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一定可以偷袭并俘虏的。至于周亚夫,哪里是能够侵犯的呢?”称赞了周亚夫很久。
【译文】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驰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穿戴盔甲,刀出鞘,张开弓弩并拉满,戒备森严。皇帝的先行引导人员来到营门前,不准进入。先导人员说:“皇帝将要驾到!”守卫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命令说‘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了不久,皇帝驾到,也无法进入军营。于是皇帝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
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帝的车马随从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帝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营中大帐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之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帝被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离开。
一、通假字
1.军士吏被甲
同“披”,穿着。
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2.改容式车
重点积累
二、一词多义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人称谢
使者,使臣
派遣
军细柳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
军队,守军
军营
驻军,驻扎
不闻天子之诏
使使持节诏将军
(以皇帝的名义)告诉
皇帝发布的命令
已而之细柳军
不闻天子之诏
称善者久之
动词,到、往
助词,的
舒缓语气,不译
三、古今异义
1.将军亚夫持兵揖
(古:兵器。 今:士兵)
2.将军约
(古:规定。
今:大约,表估计;或条约、邀请等。)
3.军中闻将军令
(古:听从。 今:用鼻子嗅)
5.其将固可袭而虏
(古:必,一定。 今:坚固,顽固)
4.使人称谢
(古:告知。 今:感谢)
四、特殊句式
1.吾欲入劳军
2.天子为动
省略句
3.此真将军矣
上自劳军
军中不得驱驰
锐兵刃
古义:特指皇帝。
今义: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跟“下”相对)。
古义:兵器,武器。 今义:军人。
古义:赶着马快跑。
今义:(车马等,使车马等)跑得很快。
古今异义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古义: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今义:物体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
古义:营垒。
今义:墙。
天子先驱至
古义:先行引导的人员。
今义:走在前面引导(多虚用)。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使人称谢
成礼而去
古义: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今义:道谢。
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古义:传达命令。
今义:辗转流传的话。
军
军霸上( )
上自劳军( )
至霸上及棘门军( )
以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
以备胡( )
请以军礼见( )
公亦以此自矜( )
以残念余力( )
动词,任命
连词,来
介词,依照、按照
动词,驻军、驻扎
名词,军队
名词,军营
介词,因为
介词,凭借
《卖油翁》
《愚公移山》
一词多义
使
使人称谢( )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动词,派
名词,使者
之
已而之细柳军( )
不闻天子之诏( )
称善者久之( )
闻之于宋君(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动词,到、往
助词,的
用在表时间的副词后面,表示时间的持续等状态
代词,这件事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穿井得一人》
《狼》
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
为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
天子为动( )
可以为师矣( )
诏
不闻天子之诏( )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介词,被
动词,作为
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
动词,下诏、下命令
动词,担当、充任
《〈论语〉十二章》
乃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
令
将军令曰( )
军中闻将军令( )
副词,就
副词,才
动词,下令
名词,命令
劳
上自劳军( )
劳其筋骨( )
居
居无何( )
居天下之广居( )
面山而居( )
动词,慰劳
动词,使……劳累
动词,经过
名词,住处
固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汝心之固( )
动词,居住
副词,必、一定
动词,巩固
形容词,顽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富贵不能淫》
《愚公移山》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介胄之士不拜( )
改容式车( )
锐兵刃( )
名词用作动词,披甲戴盔
名词用作动词,下诏、下命令
名词用作动词,扶轼
词类活用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锋利
判断句:
此真将军矣(“此……矣”表判断。)
被动句:
天子为动(“为”表被动。)
文言句式
省略句:
曩者霸上、棘门军(省略谓语,应为“曩者见霸上、棘门军”)
已而之细柳军(省略主语,应为“皇上的车队已而之细柳军”)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点明背景,即匈奴大举入侵,周亚夫等将军奉命备战。
第二部分(2):写汉文帝劳军的场面,集中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第三部分(3):事件的尾声,写劳军结束后皇帝和群臣的反应。
研读赏析
说说本文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时间
地点
主要人物
事件起因
事件经过
事件结果
文帝之后六年
霸上军、棘门军及细柳军
汉文帝、周亚夫
上自劳军
至霸上军、棘门军,可直驰入;至细柳军,不得入,入乃按辔徐行
文帝称善者久之
阅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细读感悟
(1)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2)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
(3)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军队常备不懈,严阵以待。
军纪严明
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
(4)文帝曰:“嗟乎……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周亚夫治军严明。
侧面描写
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刘礼驻军霸上、徐厉驻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对比、衬托,突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不得入”“又不得入”“乃传言”
对比一:
霸上军及棘门军:“直驰入”
军规松垮,守备松懈。
军容严整,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军纪严明。
细柳军:“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天子乃按辔徐行”
对比二:文帝及随从入营
治军有方,令行禁止。
军纪松弛
霸上军及棘门军:“直驰入”
细柳军:“持兵揖”“以军礼见”
对比三:三营将领
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事。
霸上军及棘门军:“将以下骑送迎”
结合全文,说说第①段的作用。
首先交代时间——汉文帝后元六年,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然后交代了三位将领驻军的概况。结构上总领下文,内容上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为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第②段“上自劳军”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这是一个过渡句,由对戍边驻军的概况过渡到汉文帝亲自去军队犒劳慰问,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文标题为《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要介绍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介绍汉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为后面写汉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做铺垫, 并与之形成对比。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体现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皇帝进入细柳营的过程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
汉文帝进入细柳营的过程为“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
“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说明细柳军管理严格,从侧面表现出周亚夫治军严明。
惊恐:汉文帝远驾劳军,却多次受到军营规定的约束,有损天子之威。
惊讶:汉文帝竟然被周亚夫感动了。
惊喜:细柳营常备不懈、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群臣皆惊”,为什么“惊”?
汉文帝在细柳军营被挡驾,周亚夫以军礼见,他不以为怒,反而大为感动,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胸怀宽广、深明大义的明君。
从文中你可以看出汉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课文除了运用对比的写法,还使用了什么写法?对刻画人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写细柳军士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士吏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的形象。
侧面衬托的写法避免了单一从正面来写的直露,提供了更多观察人物的视角,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侧面描写
作用
考点
分析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
[答题思路]
(1)抓事件:一些具体事件能够凸显人物性格。
(2)析手法:①分析正面描写(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②关注侧面烘托、对比等手法的运用,即通过描写其他人物,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3)抓评价:重点体会开头或结尾处评述性、议论性的词句。
再读课文,想一想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真将军”,与同学交流。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军队训练有素,周亚夫治军有方。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细柳军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周亚夫刚正不阿,忠于职守。
考点
文言词语“以”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的考查形式]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同)的一项(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文言词语“以”的主要意义和用法
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实施时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等,可译为“用、拿、凭依据……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屠惧,投以骨,(《狼》)
介绍动作、行为施行时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同”等,或不译
答题技法
连词
介绍动作施行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汉书苏武传》)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连接两个并列成分,可译为“和、而又”等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连接前后两项,后项是前项的目的,可译为“去、来”等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连接前后两项,后项是前项的结果,可译为使得、以致”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连接前后两项,或前因后果,或前果后因,可译为“因为”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连接状语和谓语主要成分,可译为“地”,或不译
助词
用于意义相近的两个动词之前,表示相近的两种动作行为相继出现,或同时出现,可根据上下文文义灵活翻译。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诗经 邶风 谷风》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使用 2.认为 3.率领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同“已”,可译为“停,止、已经”
动词
通假字
1.汉文帝在细柳军并未得到“至尊”的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但他并不认为这损害了自己作为皇帝的威严,反而对周亚夫大加称赞。这一点应该如何理解?
“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不得入”“军中不得驱驰”
形同儿戏
训练有素、军纪严明
维护汉文帝的统治(保家卫国)最需要的,特别是在“匈奴大入边”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
深入探究
在“皆惊”(即还没想明白)的群臣面前贬斥玩忽职守的霸上及棘门军的统帅,称赞周亚夫,也是向群臣宣示国家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文帝的开明、识大体。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2.本文是如何塑造周亚夫这一人物形象的?
对比
侧面
烘托
正面
描写
作者将周亚夫的细柳军营与刘礼的霸上军营、徐厉的棘门军营的备战状态进行对比,突出了细柳军的训练有素,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明的特点。
作者通过描述细柳军营军士吏、军门都尉、壁门士吏贯彻执行军纪的语言和行动,从侧面表现周亚夫治军有方;通过写文帝对周亚夫的高度肯定,侧面表现周亚夫是一位良将。
作者描写了周亚夫见汉文帝时“持兵揖”的举动和“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的语言,正面表现周亚夫刚正不阿、凛然不可犯的品质。
3.周亚夫忠于职守的精神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当今时代,每一位国家公务员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他们的工作岗位就是一道道“防线”,只有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我们的社会才会安定繁荣。
新时期也不乏周亚夫式的人物。无论是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还是与时间赛跑的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以及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周亚夫”,他们忧国忧民,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正由于“周亚夫”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心系党和人民的事业,牢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万事民为先”“百姓无小事”的宗旨,将自己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拴在一起,才有了国家如今的繁荣昌盛。这种敬业精神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境界,是时代所迫切需要的,必须大力提倡。
典型考题
(荆州中考)下面对《周亚夫军细柳》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不得驱驰”“按辔徐行”与前面“直驰入”对比,写出周亚夫治军严明的特点。
“不拜”与“将以下骑送迎”对比,表现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尽职守的性格。
文帝“称善者久之”与“群臣皆惊”对比,表现出西汉初年君臣和谐的景象。
全文从不同角度,采用对比手法,刻画出一个凛然不可犯的“真将军”形象。
C
【解析】这一对比表现出文帝有容人之量和识人之明。
(青海中考)文中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①惊讶: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
②惊恐:为周亚夫怠慢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
③惊喜:为文帝的深明大义、严守军纪且不怪罪周亚夫
而“惊”。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请结合孟子的话及本文内容,说说周亚夫能否称得上大丈夫。
孟子认为,不被富贵所迷惑,不被贫贱所动摇,不被威武所折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周亚夫驻军细柳,治军严明,文帝进军营,也须使使持节下诏,且在军中也要严守军纪,不能纵马奔驰。面对文帝,周亚夫“持兵揖”,“以军礼见”,刚正不阿。周亚夫面对地位尊崇的皇帝做到了威武不屈,所以称得上大丈夫。
周亚夫军细柳
点明背景
上自劳军
文帝评价
——匈奴入侵,边关吃紧
——奉命备战
霸上、棘门——长驱直入——骑马送迎
细柳
全副武装——入须听令
不得驱驰——持兵揖见
真将军:
治军有方
恪尽职守
刚正不阿
对比——明天子:胸怀宽广、深明大义
结构梳理
若儿戏
真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