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周亚夫军细柳
课程导入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哭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译文:
角弓上的箭迎着强风射了出去,将军在渭城狩猎。野草再枯,也躲不过猎鹰的眼睛,雪融化了,马也奔驰得很快。转眼间已经到了新丰市,驻马时已经到了细柳营。凯旋时回头望向射落大雕的地方,千里无垠,暮云笼罩,原野上静悄悄的。
王维的《观猎》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进行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这里的细柳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驻军的地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细读《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吧!
文体常识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既是历史巨著,又是杰出的传记文学。鲁迅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原称《太史公书》。全书一百三十篇,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组成。通过五种不同的体例和它们之间的互相配合与补充,构成了完整的体系。从班固《汉书》起,历代所谓“正史”在体裁形式上都是承袭《史记》的。
作者介绍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人,是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他年轻时漫游全国各地,丰富了阅历,了解了社会。汉武帝元丰三年,其父司马谈去世,他继任太史令,开始广泛阅读史料,着手《史记》的写作。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护被捕下狱,受到宫刑。出狱后,满怀悲愤,以极大的毅力,继续《史记》的编写,公元前91年完成。
背景介绍
汉文帝后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入侵,烧杀劫掠,形势严峻。为了加强防卫,汉朝委派刘、徐、周三位将军分别驻扎在霸上、棘门、细柳。这三个地方离国都长安较近,汉文帝就到这三处慰劳军队。本文就是汉文帝劳军的记实。
题 解
本文是《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的一节。绛侯周勃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吕后家族威胁到刘氏王朝时,他与丞相陈平共谋诛诸吕,立汉文帝。周亚夫是周勃之子,先为河内守,因他的兄长绛侯周胜之有罪,他被封为条侯,延续绛侯的后代封号。历经文帝、景帝两朝,曾任河内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职。以善于将兵、直言持正著称。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军事家,在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后因得罪景帝下狱,绝食而死。这篇文章即记载他为河内守时驻军细柳的一段事迹。
生字词
被(披pī)甲 彀(ɡòu) 弓弩(nǔ)
诏(zhào)将军 揖(yī) 曩(nǎnɡ)
祝兹(zī)侯 棘(jí)门 辔(pèi)
胄(zhòu) 嗟(jiē)乎 犯邪(yé)
内容理解
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内容理解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1、匈奴: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
2、大:大规模,大举。
3、入边:侵入边境。
4、乃:于是。
5、为:作为。
6、军霸上:驻军霸上。
7、河内守:河内郡的郡守。守,郡守,是汉代郡一级的行政长官。
8、以:用来。
9、备:防备,戒备。
译文: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政官刘礼为将军,驻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棘门;委派河内郡的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内容理解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1、上自劳军:皇帝亲自去慰问军队。劳,慰问。
2、军:军营。
3、直:径直。
4、已而:不久。
5、之:到,往。
6、被:同”披“,穿着。
7、锐兵刃:这里指刀出鞘。锐,使......锋利。
8、彀弓弩:张开弓弩。彀,张开。弩,用机械发箭的弓。
9、持满:把弓拉满。
10、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译文:皇上亲自去慰问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不就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穿着盔甲,刀出鞘,张开弓弩,把弓拉满。皇上的先行引导人员到了营前,不准进入。
内容理解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1、且:将要。
2、诏:皇帝发布的命令。
3、居无何:过了不久。 居,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
无何,不久。
4、持节:手持符节。 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5、壁:营垒。
6、士吏:官兵。
7、谓:告诉,对......说。
8、约:规定。
9、驱驰:纵马奔驰。
10、按辔:控制住车马。 按,按住,控制住。辔,缰绳。
11、徐:慢慢地。
译文:先行引导的人说:“皇上就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皇帝发布的命令。’”过了不久,皇帝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帝就派使者手持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
打开营垒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
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
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也只好放松了
缰绳,让马慢慢行走。
内容理解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1、持兵揖:手持兵器行礼。揖,拱手行礼。
2、介胄之士不拜:穿戴者盔甲的将士不行跪拜之礼。介胄,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士,将领。
3、为动:被感动。
4、改容式车: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5、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译文: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手持兵器拱手行礼,并说:“穿戴着盔甲的将士是不行跪拜礼的,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被此感动,马上神情严肃地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内容理解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既:已经。
2、惊:惊诧。
3、嗟乎:叹词,表示慨叹,“唉,啊”
4、曩:向前。
5、固:必,一定。
6、袭:被偷袭。
7、虏:被敌人俘虏。
8、邪:语气词,表示反问,“吗”。
译文: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一定会被敌人偷袭且俘虏的,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能够侵犯他的吗?”文帝称赞了周亚夫很久。
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
被,同“披” ,穿着。
改容式车
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作动词,指扶轼。
可得而犯邪
邪,同“耶”,语气词,表反问,“吗”。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军霸上
驻军,驻扎。
2、上乃使持节诏将军
派遣。 下诏。
3、将军约
规定。
4、介胄之士不拜
披甲戴盔。
5、改容式车
同“轼”,扶轼。
形容词使动
锐兵刃
使......锋利
形容词作状语
匈奴大入边
大规模,大举
被动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被偷袭。 被俘虏。
古今异义
1、匈奴大入边
边:(古)边境;(今)边缘,旁边。
2、上自劳军
劳:(古)慰问;
(今)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得活动。
3、天子先驱至
先驱:(古)先行引导的人员。
(今)走在前面引导,引申指思想上和行为上走在前端的人。
4、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传言:(古)传令;(今)通过多人而了解到的不一定真实得消息、新闻。
5、将军持兵揖曰
兵:(古)兵器;(今)士兵。
6、使人称谢
谢:(古)致意,问候;(今)感谢。
7、将军约
约:(古)规定;(今)大约,表估计。
8、军中闻将军令
闻:(古)听从;(今)用鼻子嗅。
9、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古)营垒;(今)墙壁。
一词多义
为: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作为
天子为动 被
之:已而之细柳军 到,往
不闻天子之诏 的
称善者久之 助词,调节音节的作用
以: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委派,任命
以备胡 用来
将以下骑送迎 及其,以及
请以军礼见 用
军:军细柳 动词 驻军,驻扎
上自劳军 名词 军队,守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 名词 军营
使: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名词 使者,使臣
使人称谢 动词 派遣
诏:不闻天子之诏 名词 皇帝发布的命令
使使持节诏将军 动词 宣告,告诉
文言句式
判断句
此真将军矣
表判断,语气强烈
倒装句
成礼而去
正常语序应为:
礼成而去
被动句
天子为动
被动语气
省略句
1、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省略了主语“文帝”;
2、直驰入/已而之细柳军 省略了主语“皇帝的军队”;
3、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天子”后面省略了“的车队”;
4、吾欲入劳军 “入”后面省略了“之”。
整体感知
第一段:交代边境的紧张形势和刘、徐、周三军的驻地。
第二段:写汉文帝劳军被挡,周亚夫细柳军的治军严格。
第三段:写汉文帝深明大义和对周亚夫的赞叹。
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整体感知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不得入。”“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等内容可以看出细柳军军纪严明,周亚夫是一个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
2、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为“真将军”。
整体感知
周亚夫是一个治军严谨、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
3、从军士吏的表现,以及“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请以军礼见”可以看出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整体感知
汉文帝是一个勤于政事、目光敏锐、重视人才的贤明皇帝。
4、从“上自劳军”和“从善者久之”等可以看出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整体感知
点明文章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奉命备战戍边。
5、第一段都交代了什么内容?
整体感知
说明了军队,特别是战争时期的军队,号令应该统一,纪律应该严明,这样才能打胜仗。
6、军中督卫执行周亚夫的“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的命令说明了什么?
整体感知
(1)点明背景,做铺垫;
(2)侧面描写,衬托出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3)对比,突出周亚夫治军严谨的“真将军”的形象。
7、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上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整体感知
采用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表现出周亚夫治军严谨、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8、第二段是全文的中心段,文中在塑造周亚夫形象时,都运用了那些描写手法?
整体感知
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至而“惊”;为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
9、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课后总结
全文赞扬了周亚夫治军严谨、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品格;同时也体现了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知人善任。
课后练习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军士吏被甲___________ 天子且至_______________
将军约_______________ 按辔徐行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节奏划分完全正确的是( )
A、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D、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身披;将要;规定;慢慢地
2、D
3、(1)(细柳军营的)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锐利兵器,开弓搭箭,弓拉到最足。
(2)将军规定,在军营之内不允许驱马驰骋。
课后练习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4、简述汉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
答案:周亚夫治军严谨、军令威严、军纪严明、令行禁止、刚正不阿、忠于职守,因此汉文帝称他为“真将军”。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