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
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3.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第一课时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
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当时,各国之间“争
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统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而人民
却“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
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
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
的主张,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主张实行
“仁政”“王道”。孟子的这些思想、言
论及政治主张被记录在《孟子》一书中。
背景探寻
在争夺土地的
战争中,被杀死的
人布满战场之地;
在争夺城池的战争
中,被杀死的人遍
布城中。
老百姓上不可以
奉养父母,下不可以
滋养妻子儿女;好年
成也还是一年到头受
苦,坏年成还避免不
了饿死。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 ,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时期 家,是继孔子之后 家学派的另一位大师,
被尊称为“ ”,后世常以“ ”称二人。孟子主张
实行“ ”,推崇“ , , ”的民
本思想,反对 害民。
作者介绍
轲
战国
思想
儒
亚圣
孔孟
仁政
君为轻
暴政
民为贵
社稷次之
作品介绍
《孟子》是记录 及其 言行的著作,共 篇,
一般认为是 及其弟子 、 等人共同编著的。
它不仅是 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
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善用
和 故事来说明复杂抽象的道理;语言明白晓畅,
平实浅近,又精练准确。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孟子
弟子
七
孟子
万章
公孙丑
儒
散文
比喻
寓言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与节奏。
2.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检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fú/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
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
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
至,亲戚qī/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一)读准节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题目是编者加的,为全文的 。“道”即孟子主张的
“ ”“ ”思想,文章由此引出“ ”。
题目的意思是:
(二)文题解读
结论
仁政
王道
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
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民心
本文选自 。
《公孙丑下》
(三)字音字形
轲( ) 米粟( ) 栗( )子
亲戚pàn( )之 背pàn( )
kē
sù
lì
畔
叛
(三)借助注释翻译古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人和:
天时:
地利: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四)参考译文: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
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
天气、时令,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
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5.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
以兵革之利。
4.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
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
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
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时人心
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到别的地方去),
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
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
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
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
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
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之城, ,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 ,必有 ,然而不胜
者,是 。城 ,池 ,兵革 ,米粟 ,委而去之,是 。
故曰:域民 ,固国 ,威天下 。
得道者多助,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以天下之所顺, ,故 ,
。
(五)根据提示背诵古文
(六)巩固练习:解释划线字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池非不深也 。
3.委而去之 委, ;去, 。
4.寡助之至 。
5.亲戚畔之 。
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力。
护城河
围
放弃
离开
极点
同“叛”,背叛
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定居。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巩固。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震慑。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熟读并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思考答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六)课后达标
第二课时
2.思考: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一)学习检测
1.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证方法(先、然后、接着、最后……)
(二)朗读课文,探究论证思路
最后运用正反 论证,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证“ ”
的重要性,得出“ , 的论断。
第①层:
先提出“ , ”这一中心论点。
第②层:
然后以战争为例,先从占据天时的 与获得地理优势的
两个角度举例,证明“ ”“ ”
两个分论点,通过比较得出“ ”才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第③层:
1.给课文划分层次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
攻方
天时不如地利
守方
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人和
对比
(三)合作探究
1.论证方法
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列举 、 两个战
例,证明了“ ”才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从而证明
“ , ”这一中心论点。使论证更
加真实可信,增强说服力。
举例论证
攻城
守城
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将“ ”彻底失去
“ ”与“ ”即把“ ”发挥到极致加以比较,
突出强调了孟子施行“ ”的主张,使观点鲜明,更具说服力。
对比论证
寡助之至
仁政
人和
多助之至
人和
得道,则得 ;得 ,则 。
2.理解“人和”与“得道”之间的关系。提问:什么是“人和”,
有何重要性?什么是“得道”,有何重要性?两者有何关系?
“人和”:
指人心一致,内部团结。
“人和”的重要性:
打仗需要“人和”。先以 为例,“ ”却“ ”,
证明“ ”;再以 为例,占尽“ ”却“ ”,说明“ ”, 也需要“人和”,
不能靠“疆界”“山溪”“兵革”。
攻城
得天时
不胜
天时不如地利
守城
地利
委而去之
地利不如人和
治国
“得道”:
指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得道”的重要性(作用):
两者的关系:
“ ”“ ”“ ”。
多助
天下顺
战必胜
人和
人和
战必胜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这句话是本文的 。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
多也”运用四个“非不……”形成 的排比句,从
“ ”“ ”“ ”“ ”等方面极力铺陈守城
具备的“ ”条件。气势磅礴,极富感染力。
顶真
中心论点
双重否定
城
池
兵革
米粟
地利
(四)巩固练习
1.沟通古今:孟子主张的“人和”和“得道”对后世有
深远的影响。读下页的一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
篇”的宣传图,联系生活实际,具体说说我国施行了哪些
“道”来“域民”“固国”“威天下”。
点拨:可结合孟子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
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进行探讨。
(五)拓展延伸
1.脱贫攻坚。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
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
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
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2.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主席带领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
集体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承诺:将同各国人民一道,积极推动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
的更大的贡献。索马里护航、尼泊尔地震救援、也门撤侨等一
系列重大事件,中国冲在一线、表现优异,赢得世界尊敬。
3.扫黑除恶。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
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发
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2018年1 月23日,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
争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为期3 年的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正
式开始。
4.2022年11月30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
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
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1年底,国家医保谈判代表将每
针70万元的天价药砍到3.3万元,引发广泛热议。医保谈判代
表的每次砍价都能推动不少药价达到“全球最低”,为国内广
大患者带来福音。
公立医院改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国医保用药范
围基本统一……这10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药价降
了、看病方便了、健康更有保障了。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
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23 《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和”
打仗需要“人和”
攻城战例——
“天时不如地利”
守城战例——
“地利不如人和”
治国需要“人和”:
否定“ ”“ ”“ ”
“得道”:
“多助”
“天下顺”
“战必胜”
疆界
山溪
兵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