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12-26 08:37:00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沛县杨屯中学 周建成
如果你是工作人员,你打算怎么洗这批衣服呢?
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探究实验一】:
取少量高锰酸钾、氯化钠、蔗糖、泥土和食用油,分别放入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搅拌,仔细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 验 实验现象
高锰酸钾加入水中
氯化钠加入水中
蔗糖加入水中
泥土加入水中
食用油加入水中
紫色、均匀、透明
无色、均匀、透明
无色、均匀、透明
有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到水中,并且固体慢慢下沉
有小液滴分散到水中,并且小液滴慢慢上浮,分层
问题1:哪种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到水中?
泥土
问题2:哪种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到水中?
植物油
问题3:哪些物质能分散到水中形成均匀、透明的体系?
高锰酸钾、食盐、蔗糖
悬浊液: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到水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乳浊液: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到水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固体沉积)
(液体分层)
高锰酸钾、氯化钠、蔗糖是如何消失在水中的?
食盐的溶解
蔗糖的溶解
均一性:
溶液的特征:
4、溶液
定义: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3、溶解
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
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溶液各处的浓稀相同,溶液各部分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同。
是指在温度等外部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无论放置多久,溶液也不会出现分层或沉淀现象。
稳定性:
1、溶液是无色的液体。
2、冰水混合物是溶液。
3、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
4、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5、物质只有分散到水中才能形成溶液。
6、一种溶液中只能有一种被分散的物质。
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有些物质溶解后,会使溶液呈现一定的颜色,如:CuSO4溶液是蓝色的,FeCl3溶液是黄色的,FeSO4溶液是浅绿色的,KMnO4溶液是紫红色的,NaCl溶液等则呈无色。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比较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被分散的粒子
特 点
分子或离子
固体小颗粒
小液滴
均一
稳定
不均一
不稳定
不均一
不稳定
怎样才能较快地溶解固体物质?
建议1: 。
建议2: 。
建议3: 。
溶解时不断搅拌
用热水溶解
碾成粉末状再溶解
食用油
【探究实验二】:
在试管中加入3~4mL水,加入1滴管食用油和少量洗洁精,用橡皮塞塞紧试管,振荡,观察现象,并且与实验一的现象进行比较
实验 振荡后现象
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2~3滴洗洁精
实验 实验现象
食用油加入水中 有小液滴分散到水中,并且小液滴慢慢上浮,分层
油以小液滴均匀悬浮在水中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
油难溶于水,但如果在油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一些洗洁精,振荡后,油能以小液滴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
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乳化现象,把洗洁精称为乳化剂,它起乳化作用
思考:本实验中形成的液体能不能称为溶液呢?为什么?
植物油在洗洁精的作用下均匀分散到水中的原因
亲油基
亲水基
乳化的用途
日用洗涤剂
化妆品
金属表面油污的清洗
农药、医药制剂的合成
纺织印染
石油开采
污水处理
一、溶解过程的热效应
2、水溶液的某些情质
创设情景:描述生活中与物质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变化有关的应用或进行有关实验。
热袋
冰袋
提出假设:物质溶于水后可能有温度变化。
进行活动与探究:物质溶于水前后的温度测定。
得出结论:物质溶解时温度可能会发生变化。
固体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探究三:溶解过程的热效应
实验项目 测量温度 温度的变化
硝酸铵溶于水
氯化钠溶于水
氢氧化钠溶于水
温度降低
温度不变
温度升高
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1、溶解时放热(温度升高)
氢氧化钠、浓硫酸等
2、溶解时吸热(温度降低)
硝酸铵
3、溶解时温度无明显变化:如氯化钠
一、溶解过程的热效应
在溶解的过程中,实质存在两个过程:一方面,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该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另一方面,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离子的过程,该过程要放出热量,因此,溶解过程中吸热还是放热,关键就是看这两方面能量的比较了,如:NaOH固体等溶于水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小于生成水合离子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从而总体是放热;
NaCl固体等溶于水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与形成水合离子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差别不大,温度不变;
NH4NO3固体等溶于水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生成水合离子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从而总体是吸热。
冬天来了,京珠高速公路韶关段因为地面结冰,造成重型车打滑,为解决车打滑问题,公路管理部门在乐昌段长长的下坡路洒下了数十吨的盐,你知道在路面上洒盐起什么作用吗?
三、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有关问题:
(1)为什么严寒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盐水、食醋却不容易结冰?
(2)为什么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要高?
(3)做水的电解实验时,为什么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水溶液的导电性
三、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样品 蒸馏水 蔗糖
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 稀硫酸溶液 氯化钠固体
现象
结论
微粒
灯泡不亮
灯泡亮
灯泡不亮
灯泡亮
灯泡亮
灯泡不亮
H2O分子
H2O分子
蔗糖分子
H2O分子Na+,OH-
H2O分子Na+ ,Cl-
H2O分子H+,SO42-
Na+ ,Cl-
不导电
不导电
不导电
导电
导电
导电
实验:溶液导电性实验
离子不能自由移动
离子能自由移动
离子能自由移动
离子能自由移动
三、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溶液导电性原因的探究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稀硫酸溶液三者能导电,它们在组成上共同特点是都含有水和离子;而蒸馏水、蔗糖溶液不能导电,区别就在于没有离子,而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区别则在于没有水。因此,对于溶液导电性的原因,就是在溶液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氯化钠固体虽然具有离子,但是呈晶体状态时,氯离子和钠离子位置相对比较固体,不能自由移动,因此就不能导电。而硫酸虽然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是当它溶解于水中时,由于水的作用,把硫酸分子解离为可以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因而稀硫酸就能导电
溶液能导电的原因:
溶液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
作业(简答题):
1.为什么用湿手触摸电器设备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2.为什么盛着水的水缸冬季在室外会冻裂,而腌着咸菜的水缸在室外安全过冬?
3.在高山上,用普通的锅不易将鸡蛋煮熟。你有办法将鸡蛋煮熟吗?
4.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请回答: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为什么?
5、按例题说说生活中物质分散现象的事例及应用
事例 分散粒子 分散结果 应用
食盐分散到水中 Na+、Cl- 溶液 生理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