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卷(20分钟,60分)
一、选择题(36分)
1.下列地区,城市地域形态主要以条带式为主的是( )
A.华北平原 B.成都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兰新铁路沿线
解析 A、B、C三选项地形皆为平原,城市地域形态以集中式为主,D选项受限于黄河谷地,沿兰新铁路向东西延伸,使城市形态呈条带式。
答案 D
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据此完成2~3题。
2.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土地价格 ②发展历史 ③交通条件 ④生活习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目前,一般城市选择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地价格 B.地租支付能力
C.交通条件 D.土地利用效率
读“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完成2~3题。
2.住宅区密集分布的区域是( )
A.0~2 km处 B.2~3 km处
C.3~5 km处 D.6~7 km处
3.距市中心2 km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最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区( )
A.交通通达度低 B.环境质量差
C.地租昂贵 D.服务设施差
2~3.解析 读图可知与市中心距离3~5 km处,人口密度最大,应是住宅区密集分布的区域。距市中心2 km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最高的主要原因是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地租昂贵。
答案 2.C 3.C
读“某城市某功能区内的地铁分时段日均客运量统计图”,完成4~5题。
4.根据客流量的时段统计,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
A.高级住宅区 B.电子工业区
C.中心商务区 D.低级住宅区
5.关于该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厂企业集中 B.地租昂贵
C.环境污染严重 D.文化教育发达
4~5.解析 第4题,该功能区的主要特点是昼夜人口数量差别大,白天人口多,夜晚人口少,最可能是中心商务区。第5题,中心商务区的突出特点是地租昂贵。
答案 4.C 5.B
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
A.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B.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C.住宅区 工业区 旅游区
D.住宅区 绿化区 工业区
7.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
B.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
C.③处建绿化带——减少污染
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6~7.解析 第6题,据图分析可知,甲功能区的用地面积最小,应为商业区;乙功能区的用地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第7题,据图分析可知,①为风景区,不是中心商务区,②处建大型仓库,原因是交通便利,④处建食品加工厂,主要原因是靠近消费市场。
答案 6.B 7.C
读下图,完成8~10题。
8.四地中租金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丁交通通达度最高。
答案 D
9.若在四地选择一处建为绿地,从环境角度考虑,对城区意义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绿地建在市中心附近,可以改善空气质量,美化环境。
答案 D
10.甲地建成一大型批发市场,其区位优势最有可能是( )
A.临近高速公路 B.客流量大
C.地价低廉 D.环境优美
解析 批发市场等设施要接近交通便利的区位。
答案 A
读某城市规划略图,分析完成11~12题。
11.N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 )
A.客货物流区 B.高新技术区
C.旅游度假区 D.金融商业区
解析 N地靠近大学城和科研所,且交通便利,故最适宜建高新技术区。
答案 B
12.某大型跨国零售企业欲在该市投资建设一大型超市,最合适的选择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解析 大型超市需要建在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的地方,故①处最合适。
答案 A
二、综合题(24分)
13.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为保证城市用水,欲修建水库,请在图中用“‖”画出坝址所在位置。
(2)拟建火电厂、印染厂、面包加工厂、休闲疗养院,请在①~⑤中加以选择:火电厂在________处;印染厂在________处;面包加工厂在________处;休闲疗养院在________处。
(3)在A、B、C、D处适当位置建设综合仓库和商贸大厦;综合仓库宜建在________处;商贸大厦宜建在________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等高线的判读和应用及工业布局、城市规划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水库坝址应在等高线图上盆地的峡谷出谷处,即俗称“口小肚子大”的地方,图中应建在与城市相通河流的两个山头之间(即两条100米等高线最贴近的地方)。火电厂污染大气,应建在城市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我国东部是季风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因此火电厂应布局在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东北是河流的上游,所以应布局在西南方向的②处;印染厂严重污染水源,应建在河流下游的④处,并要考虑设置配套的污水处理厂;面包加工厂污染小,设置在靠近消费市场的市区③处;疗养院设置在景色优美的山麓①处;综合仓库货物运进运出的运输量大,建在靠近公路和铁路的交通最便利的D处;商贸大厦宜建在市中心繁华闹市B处,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答案 (1)图略
(2)② ④ ③ ①
(3)D B
14.下图为某城市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甲地为该市的重化工业区。简述其布局的有利条件。
(2)说明A、B两住宅小区房价差异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区和住宅区的相关知识。
答案 (1)重化工业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的工业,甲地离主城区较远,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其产生的大气污染对主城区影响较小;甲地位于城市河段的下游方向,其产生的水污染对城市水质影响小;甲地有主要道路经过,且邻近火车站,交通便利;甲地位于城市外缘,地租较低。
(2)A小区房价低于B小区。原因:①A小区楼层比B小区高,单位建筑面积占用的土地空间比B小区小;②A小区邻近机场,受噪声影响大,B小区邻近湿地公园和大学城,环境优美;③A小区背靠陡崖,地质灾害的潜在威胁比B小区大;④A小区交通通达度比B小区差。
B卷(20分钟,60分)
一、选择题(36分)
城市或乡村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功能主要由生产、流通、服务等产业部门来执行。这些部门要维持下去,必须赚得足够的收入来支付它的各项经营开支。我们把这种维持一家企业生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称为门槛人口。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里小卖部越多越好,因为这样更能方便市民
B.城市里小卖部比大商场多,这是因为小卖部服务范围大,赢利多
C.小市镇上有小卖部,可能没有大商场,这是因为大商场比小卖部需要更多的门槛人口和更大的服务范围
D.城市越大,提供的服务越高级,因而大城市要淘汰一些小卖部,增加一些大商场
解析 服务等级越低(如小卖部),服务范围相应越小;服务等级越高(如大商场),服务范围相应越大。但不管等级高低,总有一个服务范围限度,低于此限度,服务就无法维持下去。该题中,如果小卖部太多,其中一些就会因为服务范围太小而不能生存。城市越大,它所提供的职能就越多,既有低级的服务,也有小城市所没有的高级服务。
答案 C
2.若甲、乙、丙均处在平原地区,且人口密度甲<乙<丙,则三个区域内级别相同的某商业职能部门的服务范围可能是( )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不确定
解析 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人口密度越大,越容易达到门槛人口,因此服务范围越小;人口密度越小,服务范围越大。
答案 A
如图为甲、乙两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
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
C.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
D.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
4.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顾客的吸引力超过乙,人们寻求服务总是优先考虑甲
B.到乙地寻求服务的人不会再到甲地寻求服务
C.位于丙地的人寻求较低等级的服务时会优先选择乙
D.实际情况下,甲、乙两地的服务范围都不是固定的
3~4.解析 由图可知,甲的服务范围大于乙,因此甲的级别高于乙,同理可判断,乙的级别高于丙。城市服务范围越大,其服务机构的等级越高,消费的频率越低。星级宾馆服务范围最大,早点铺的服务范围最小。
答案 3.C 4.D
如图是“某城市医院与卫生所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
5.医科大学毕业的小明想开一家私人卫生所,该卫生所最适宜选择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6.他选择该处的理由是( )
A.该地卫生所集中,成行成市利于经营
B.位于其他卫生所服务范围的边缘
C.靠近大医院,可获得其技术支持
D.城市边缘有足够的土地发展空间
5~6.解析 结合城市等级体系的相关知识,可知低一级别的卫生所应均匀地分布在高一级医院的周围地区,图中②处周围无卫生所,服务范围较广,服务人口较多。
答案 5.B 6.B
7.下表为“四聚落服务职能情况表”,表中“√”表示聚落具有的服务职能。关于各聚落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聚落等级较高,数目少,服务范围小
B.乙聚落等级较高,数目多,服务范围广
C.丙聚落等级较低,数目少,服务范围广
D.丁聚落等级较低,数目多,服务范围小
解析 从表格中的服务职能情况来看,乙聚落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级别最高,其次是甲,再次是丙,最后是丁,因此城市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乙、甲、丙、丁;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城市数目越少。相反,城市级别越低,服务范围越小,城市数目越多。
答案 D
8.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普通服务点 乙家具商店 丙星级宾馆
B.甲珠宝行 乙家具商店 丙早点铺
C.甲早点铺 乙汽车销售 丙高级家电器
D.甲星级宾馆 乙珠宝行 丙早点铺
8.读人口密度和商业服务范围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 )
A.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服务范围越大
B.人口密度越小的地区,商业服务范围越小
C.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服务范围越小
D.人口密度与商业服务范围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服务范围越小。
答案 C
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是江苏人的梦想。读苏南、苏北区际联系示意图,完成9~10题。
9.江苏省城市等级共有( )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解析 观察图例,共有3级。
答案 B
10.关于江苏省城市规模与其服务功能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盐城市的服务范围较常熟市小
B.南京市提供的服务种类较常熟市多
C.南京市与盐城市的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
D.盐城市和常熟市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解析 南京级别最高,服务范围最大;盐城市级别高于常熟市;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功能不同。
答案 B
11.如图为某三个商业中心服务人口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城市①等级最高,②等级最低
B.城市①所在地区人口环境容量最大
C.图中城市③比②的等级更高
D.城市②服务种类最齐全
解析 商业中心服务人口越多,等级越高,由此可以判断C项正确。
答案 C
下图是三个同等规模商业中心与周围顾客达成交易的概率的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分析回答第12题。
12.图中四点达成交易的概率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甲丙丁乙 D.乙甲丁丙
解析 读取甲、乙、丙、丁四地的概率值即可排序。
答案 B
二、综合题(24分)
13.读“中心地服务范围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若A城和B城人口规模相当,A城比B城服务范围更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情况下,A、B两城市中,杜明家选购同级商品会选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该图所示B城市服务的范围内,要设立适宜的中学和小学,________的个数应多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城市的等级不是一成不变的,________城市有可能发展成级别更高的城市。为什么?
答案 (1)A B C
(2)C A
(3)中央 围绕高级居民点
(4)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呈六边形方格嵌套 每个居民点的服务范围并不规则(1)受高速公路的影响,A城比B城交通便利
(2)B城 A、B两城级别相同,商品等级相当时,只受距离远近和交通的影响。杜明家离B城更近,所以会选B城
(3)小学 小学服务级别低,范围小,数量多
(4)A A城市交通便捷,资源(水、铁矿)丰富。
14.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写出A、B两城市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
(2)图中城市服务范围最大的是________,能影响________。
(3)写出图中地域范围内各级城镇的数目:直辖市________个,省级行政中心城市________个,地级市________个,由此可以看出城镇级别与数目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所示地区的城市多沿________设城,反映了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5)受京杭运河影响,城市发展起落较大的是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幅长江三角洲及其附近的城市分布图。图中A为上海市,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服务范围最大,能影响整个国家。B为杭州市。图中城市多沿河设城,这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图中扬州市位于京杭运河上,由于运河的开凿通航,扬州发展迅速,后来由于运河的淤塞,扬州发展缓慢,这说明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答案 (1)上海 杭州
(2)上海 整个国家
(3)1 3 8 城镇级别高,数目少;城镇级别低,数目多
(4)河
(5)扬州
B卷(20分钟,60分)
一、选择题(36分)
1.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解析 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城市人口(即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其他几个选项是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答案 B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完成2~4题。
2.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
A.降低燃油消费 B.提高交通效率
C.扩大居民出行范围 D.节省城市用地
解析 家庭轿车大量使用后,基础设施的建设将相对滞后,例如道路狭窄、停车场过少等,因此应排除B、D项;轿车大量使用后,燃油量将会增加,A项也应排除。
答案 C
3.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B.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C.城市连片发展
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解析 大城市大量使用家庭轿车后,交通会拥堵不堪,A、B项应排除;大量使用轿车后,为人们选择良好的居住环境提供条件,人们会离开空气污浊的市中心而远居环境优美的郊区,推动逆城市化的进程,因此应排除C项确定D项。
答案 D
4.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
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
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解析 轿车大量使用后排放的汽车尾气大量增加,尾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和烟尘等,显然应选D项。
答案 D
增加绿化面积是解决城市化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据此完成5~6题。
5.在大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
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解析 关键是掌握城市绿化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是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答案 B
6.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过度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杀虫剂污染最为严重的是(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D.人工草地
解析 人工草地更接近地下水,若给人工草地使用杀虫剂,杀虫剂会沿草根向地下下渗,污染地下水。
答案 D
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图”,其中四种图例分别表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①与②表示发展中国家,③与④表示发达国家)。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表示城市人口的图例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196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速度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原因可能有( )
A.发达国家的人口呈现负增长的趋势
B.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
C.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迅速发展,带动城市化速度加快
D.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经济差异逐渐缩小
7~8.解析 正确读图是关键,发达国家“二战”以后,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农村人口;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速度快,比重低。20世纪中期以来,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迅速发展,因此城市化速度加快。
答案 7.D 8.C
下面是“不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据此完成9~12题。
9.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
A.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B.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10.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最主要的动机是( )
A.政治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11.目前,发达国家人口从大城市迁向小城镇,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条件 B.生活水平
C.交通条件 D.就业条件
12.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相应的改革是( )
A.教育体制改革 B.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C.医疗卫生制度改革 D.土地利用制度改革
9~12.解析 从题中所给图示可以看出,小城镇人口流向大中城市,这符合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人口流动情况,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大中城市务工、经商,而发达国家由于大城市地价上涨,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开始从大城市迁向小城镇,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
答案 9.D 10.C 11.A 12.B
二、综合题(24分)
13.下图为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之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这一问题被称为城市________效应,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只考虑这一效应,说出该城市的近地面风向。并分析城市上空云量多于郊区的原因。
(3)既可行又能减轻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A.扩大绿地面积 B.破墙透绿
C.完善排水系统 D.多建高楼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城市热岛效应问题。所谓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人为热量的排放,致使城区温度高于郊区的现象。由于城区上空凝结核增多且受热岛效应现象的影响,城区气流上升,多云天气增多;减轻这种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答案 (1)热岛 城市地面硬化和人为热量的排放
(2)由郊区吹向城市。由于城市气温高形成低气压,垂直气流上升,加之城市空气中尘埃较多,所以上空云量多于郊区。
(3)A
14.读“中国、英国城市化进程”柱状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城市化是指________向城市集聚和________转变为城镇的过程。
(2)从图中可以看出,英国城市化的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英国城市化起步较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该国出现了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我们称之为________现象。
(4)我国的城市化过程,在20世纪50~60年代中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0~70年代中期城市进程减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人口 乡村
(2)起步早 城市化水平高
(3)是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 逆城市化
(4)城市人口增长迅速 文化大革命(或十年动乱或政治因素)
(5)改革开放,生产力发展快,为城市化加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