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方略 人教】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精品课件(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全程方略 人教】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精品课件(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12-27 21:18:08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1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2知识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能力目标:
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34单细胞生物——草履虫5相同之处:都是液体环境。
不同之处: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血细胞生活在生物体内的血浆中。(2)二者生活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思考:(1)图示的细胞名称分别是?6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内环境: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态环境,这个液态环境叫做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只是针对多细胞生物而言,单细胞生物可以与外界直接发生物质交换,没有由细胞外液构成的内环境。7体液细胞内液(2/3):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外液
(内环境)
(1/3)(细胞外液还包括脑脊液)不属于体液的液体:消化液、泪液、汗液、尿液等8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相互转化组织液淋巴血浆毛细淋巴管壁左右锁骨下静脉毛细血管壁毛细血管壁9组织细胞生活的环境血细胞毛细血管
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组织液淋巴血浆细胞名称连连看10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血浆的化学组成
水:在血浆中约占90%。
无机离子:Na+、K+、Cl-的量较多。
气体:以O2和CO2最为重要。
有机化合物:蛋白质、脂类、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
维生素等。
细胞代谢废物:除CO2外,还有尿素、尿酸等。11血浆的组成成分12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1.渗透压:(1)渗透压的概念:(2)渗透压的大小: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①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渗透压越大②细胞外液渗透压90% 以上来源于Na+和Cl-约770 kPa(3)影响渗透压大小的因素: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13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
其稳定性与HCO3-、HPO42-有关。2.酸碱度:缓冲物质: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3.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14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外界环境中的物质食物
O2
CO2
废物循环系统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15161.(2012·巢湖高二检测)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葡萄糖和氧气
B.激素和维生素
C.氨基酸和无机盐
D.血红蛋白和纤维素17【解析】选D。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内环境含有大量的水、蛋白质、无机盐,以及血液运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激素、维生素等,但是血红蛋白却是只能存在于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不可能进入内环境。182.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  )
①胆汁 ②胰液 ③血浆 ④淋巴
⑤原尿 ⑥脑脊液 ⑦组织液 ⑧核液
⑨细胞液 ⑩胃液
A.③④⑥⑦⑧⑨ B.③④⑤⑦⑨⑩
C.②③④⑤⑦⑨ D.①②③④⑤⑦A19C3.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
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受精
B.牛奶喝进胃中
C.注射胰岛素
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204.打吊针时,常配0.9%的生理盐水,其目的主要是
( )
A.供给全面营养
B.供能
C.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D.供给水C215.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
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人体胰岛组织结构示意
图,请据图回答:
(在“[ ]”中填写字母,在“______”上填写名称)
(1)图中B、C、D代表的液体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组织液血浆淋巴22(2)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细胞的途径是________(用字母
和箭头表示)。图中氧气浓度最高处是___(填字母)。
(3)若胰岛素由细胞A合成,则细胞A生活的内环境是
[ ]________,胰岛素经分泌、运输后将分布于图中
等处。
(4)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将导致
内环境的渗透压______,但一般情况下机体可以通过体液
和神经的共同调节,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C→B→ACB组织液B、C或B、C、D升高23成分复杂,含有多种物质。例如无机盐离子、营养物质(血糖、氨基酸、脂类、维生素)、蛋白质、激素、抗体、尿素以及溶解的CO2、O2等机体细胞生存的体内环境,细胞外液(实质是一种盐溶液)组
成血浆成分与血浆基本一样细胞之间的液体大多数体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24好朋友是一条河,源远流长,纯净坦然。
好朋友是一杯酒,愈久愈醇,情谊无边。
好朋友是一碗茶,越品越香,回味悠长。
好朋友是一世富,彼此真诚,相互勉励。课件19张PPT。1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2知识目标:
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分析来归纳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明白稳态是动态的变化过程;
通过实验探究说清楚稳态的调节机制。34每种成分参考值都有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血液生化六项检查表5内环境的成分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的变化:温度:36.5 ℃~37.5 ℃
血浆的pH:7.35~7.45
渗透压:在37℃时,血浆渗透压在770kPa左右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6稳态的定义: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注意:
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7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81.对调节机制的认识过程: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神经系统的调节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普遍观点: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
正常运行
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
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9  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血糖浓度过高可能出现糖尿病。 
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会影响骨骼发育,出现佝偻病等;血钙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等症状。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肾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尿毒症,最终会导致死亡。10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调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11.内环境稳态是指( )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
稳定的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
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
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122.日本最著名的健康养生专家石原结实医学博士,在其新作《36.5℃决定健康》中提出,人体的体温过低是引起百病丛生的原因。下列有关体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的体温与年龄有关
B.人体的体温与性别有关
C.不同人的体温会有差异
D.每个人的体温应该恒定不变
【解析】选D。人体的体温并非恒定不变,会随年龄、性别、测量时间的不同而不同,不同人的体温也会有差异。133.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 )
A.胰岛素控制释放到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B.当有抗原进入人体后,人体内分化出大量的效应细胞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D144.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DC156.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pH及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能与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含量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16(4)如图为人体血糖来源和去向示意图,胰岛素可以促进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填编号)。17答案:(1)血浆和组织液
(2)细胞的代谢活动 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
(3)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
(4)④⑤⑥18体外内环境体外细胞体外体外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代谢废物O2CO2代谢废物代谢废物O2CO2重吸收BACD稳态定义实质调节机制意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 肤19进步,意味着目标不断前移,阶段不断更新,视野不断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