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一章 认识区域
第一节 区域及其类型
区域的特征
① 整体性
② 差异性
③ 开放性
④ 动态性
区域的类型
① 自然区域
② 行政区域
③ 经济区域
④ 文化区域
1 区域的特征
1 区域的特征
区域
是地球表面一定的空间范围
区域整体性
01
02
区域差异性
03
04
区域开放性
区域动态性
区域特征
1 区域的特征
区域及其类型
自然地理要素
水文
生物等
地质地貌
气候
人文地理要素
生产生活
制度组织
意识形态
文化等
区域整体性:区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的一个整体,所占据的空间就是该区域的范围。
1 区域的特征
南方气候湿润,河湖众多,水稻种植,喜食大米
北方气候较湿润,河湖较少,种植小麦,喜食面食
西北气候干旱,水源短缺,牧羊放马,酒肉相随
青藏气候高寒,雪域高原,半农半牧,牦牛青稞
区域整体性
1 区域的特征
区域差异性:区域之间有差异,区域内部也有差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区域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而区域之间的共性则是相对的。
传统北方民居(平遥古城)
传统南方民居(乌镇)
1 区域的特征
区域差异性
我国秦岭-淮河位置示意图
秦岭
淮河
一月份0℃等温线
冬季河流有无结冰现象的分界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
4500℃积温等值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水稻与小麦的分界线
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的大致纬度是32°N~34°N
秦岭
秦岭-淮河一线的区域渐变特征
自秦岭-淮河一线
越往南,南方地区的特征越明显,
越往北,北方地区的特征越明显。
我国秦岭-淮河位置示意图
1 区域的特征
区域开放性
1 区域的特征
区域动态性:指区域的类型和范围是可以变动的。
塞罕坝-以前
塞罕坝-现在
库布齐沙漠
1 区域的特征
区域动态性
区域整体性
区域差异性
区域开放性
区域动态性
区域的特征
区域的特征
特性 图解(A、B为两个不同的区域) 举 例 实践意义
整体性
差异性
开放性
动态性
表现为A、B内部各自的地理要素构成一个整体
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西北干旱区的整体性
人们必须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否则会导致整体环境的恶化
各个区域既存在优势条件,也存在限制条件,因此,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本区域优势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新疆长绒棉基地与陕西苹果基地间的差异性
表现为A、B内部分别具有相对一致性,但A、B之间有差异性
表现为A、B之间的联系,能提供彼此所需
经济全球化、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受人类认知或发展的需要而变化
珠江三角洲地区演变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
A的范围或类型是可以变动的
2 区域的类型
区域性质
自然区域
行政区域
经济区域
文化区域
内在关联
国际自由贸易区
人口密集区
经济发达区
稻作农业区
……
人文特征
空间尺度
大尺度区域如大洲小尺度区域如村
自然特征
高原区
雨林区
季风区
……
区域的类型: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间在特征上存在高度相似性,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区域类型。
自然区域:指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2 区域的类型
非洲气候区
澳大利气候区
2 区域的类型
自然区域
我国半湿润地区的年降水量一般为400 800mm,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我国湿润地区的年降水量大于800mm,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行政区域:指国家为了进行行政分级管理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
2 区域的类型
我国基本行政区划主要是三级制,即省、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
国家还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设立特别行政区。
A
通州区
2 区域的类型
行政区域
全国分为23个省、
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
2个特别行政区。
2 区域的类型
清末
清末直隶省不仅管辖今河北省所统大部分地区,而且还辖今北京、天津两市及辽宁西部、内蒙及河南、山东一部分地区。当时直隶的省会在保定,其行政长官称直隶总督。
民国
1928年国民政府将直隶省改称河北省,省会定为北平。
1930年省会由北平迁回天津。
抗战内战
1945 年11 月,抗战结束后初期,河北省省会设在北平。
1946 年7 月,河北省政府机构从北平迁回到保定,保定重新成为省会。
1947 年11 月,内战期间,河北省会从保定又迁回到北平。
新中国
1958年2月,将天津划归河北省,4月河北省政府由保定迁至天津。
民国
1913年直隶总督署由保定移至天津,天津成为河北的省会。
民国
1935年6月,省政府由天津迁至保定,定保定为河北省会。
新中国
1949年8月1日,新的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省会设在保定。
新中国
1966年天津划为中央直辖市,河北省会于当年4月由天津又迁回保定,1968年1月省政府由保定迁至石家庄,定石家庄为省会至今。
经济区域:经济区域是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
2 区域的类型
专门化与综合
发展水平
劳动地域分工
经济社会状况
自然地理条件
划分依据
经济区域既有综合区域,也有部门经济区。
综合区域简称经济区,是为国民经济整体服务的;
部门经济区以国民经济某一部门为对象,如工业区、农业区、交通枢纽等。
2 区域的类型
工业区
Industrial area
交通枢纽
Transportation hub
农业区
Agricultural region
经济区域
2 区域的类型
经济区域
核心
基础
主导
脉络
中心城市
农业
工业
交通运输
特 征
具有紧密的内部联系,并在宏观格局中担负着某些专门职能。
自由贸易区通常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包括独立关税地区),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则,为实现相互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所进行的地区性贸易安排的缔约方所形成的区域。有时,它也用来形容一国国内,一个或多个消除了关税和贸易配额,并且对经济的行政干预较小的区域。经国务院批准,我国首个自由贸易区(简称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在开放型经济建设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截止到2022年,中国有18个自贸区,分别是:上海、广东、福建、天津、辽宁、黑龙江、河南、浙江、湖北、重庆、四川、陕西、海南、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
行政区域:文化区域是指文化事物、文化现象、文化体系所覆盖或呈现的区域。
2 区域的类型
1
2
3
A
由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创造
在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
主要文化现象如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具有相对的一致性。
文化区域
2 区域的类型
中国地域文化分布图
唐人街是华人在其他国家的城市聚居的地区。唐人街的形成,是因为华人移居海外,成为当地的少数族群,面对新环境需要同舟共济,便群居在一个地带,故此多数唐人街是华侨历史的一种见证。
。
意义
A
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划定行政区、经济特区、保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
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划定对口支援地区、国家扶贫地区等)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划定禁止开发区、生态保护区等)
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历史文化保护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归纳总结
区域及其类型
区域的特征
开放性
动态性
整体性
差异性
区域的类型
自然区域
行政区域
经济区域
文化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