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沪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精品讲义 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 9.3 环境污染的防治(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练习】沪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精品讲义 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 9.3 环境污染的防治(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2-05 13:0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章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知识点01 空气污染与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
①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②可吸入颗粒物如烟尘
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3.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其他如甲烷等也能造成,但不是空气污染物和有害气体)、臭氧空洞(飞机的尾气、制冷剂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4.酸雨
酸雨分为硫酸性酸雨和硝酸型酸雨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途径一:空气中的SO2可与雨水反应,发生反应为SO2+H2O=H2SO3,H2SO3进一步被氧气氧化生成H2SO4,其反应方程式为:2H2SO3+O2=2H2SO4,硫酸溶在雨水中,使雨水呈酸性,形成酸雨;
途径二: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在粉尘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再与雨水形成酸雨,故化学方程式为: ; ;
5.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6.未来化学将朝着“绿色化学”“绿色消毁”和“绿色生产”的方向发展。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特点: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原料无毒无害②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③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被消纳,实现零排放(在化合反应中体现)④生产出环境友好产品。
【即学即练1】(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 B.车辆尾气净化后排放
C.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 D.管理和控制工地扬尘
【即学即练2】(2021辽宁丹东)煤燃烧时会排放出 ______________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其中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酸雨的危害是 _______(答一点即可)。
知识点02 保护水资源
1.水体污染主要来自 工业废水 、 农业用水 、 生活污水 。
2.防治污水的方法:
(1) 研究化学反应条件和工艺,实现化工产品的无污染生产 ;
(2) 研制无污染的化肥和农药,研制无磷洗涤剂 ;
(3) 研究高效率、低消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对污水进行综合治理等 。
3.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
(1)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有 回收 、 填埋 和 高温堆肥 等。
(2)对含可燃物较多的垃圾,可以用来燃烧获得热能用于供热、发电,也可以作为其他动力能源。
4.认识常见标志:
节约用水 中国环境标志 节约能源 物品回收
【即学即练3】阜新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原因 结果
A 焚烧含氯塑料 容易造成白色污染
B 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大量排放 会形成酸雨
C 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造成土壤和空气污染
D 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处理后排放 造成水体污染
A. A B. B C. C D. D
【即学即练4】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①请写出一种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_。
②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污染、__________污染和生活污染。
知识点03 回收利用废弃物
回收利用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的危害:a垃圾分解产生的有毒气体污染空气;b埋入土壤的垃圾会破坏土壤;c丢入水体的垃圾会污染水体。
垃圾的处理方法:a主要有分类回收、填埋和高温堆肥等;b可燃性的垃圾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等。
“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白色污染”的危害: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等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解决“白色污染”的措施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废弃塑料的回收和利用
回收废弃塑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塑料回收不仅可以减少废弃塑料数量,而且节约资源。但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这因为不同种类的塑料,其再利用的途径是不同的。
为了解決塑料回收和利用的问题,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在塑料制品上印刷或模压所用材料种类的标志。如图所示是我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示例。
【即学即练5】为减少“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焚烧废弃塑料
B. 重复使用塑料袋
C.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D. 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
【即学即练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将饮料瓶放入厨余垃圾桶 B.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C.使用煤炉时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考法01 考查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 (2021抚顺铁岭)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B. 能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C. 由于氦气密度小和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将其充入气飞艇
D.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
考法02 考查水资源的保护
1.目前,防治环境污染已成为保证人类健康生存、保障社会持续发展的全球性大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B. 废弃的聚乙烯塑料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
C. 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D. 水污染主要缘于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考法03 考查固体废弃物利用回收
1.垃圾分类投放已成为新时尚。某同学清理教室时收集到如下垃圾:
①废纸 ②铝制易拉罐 ③废口罩 ④矿泉水瓶 ⑤废电池,应投入图1所示标志垃圾箱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2.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类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能够节约资源。下列垃圾中不属于可回收物的是( )
A. 易拉罐 B. 旧书本 C. 矿泉水瓶 D. 果壳瓜皮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下列属于厨余垃圾的是( )
A.废电池 B.瓜果皮 C.塑料瓶 D.旧报纸
2.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A. 煤燃烧产生的SO2排放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应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
B. 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身体健康,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
C. 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可以在铁制护栏表面涂刷油漆
D.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3.2020年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行为符合这一活动主题的是
A.为降低成本,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注意个人卫生,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C.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产品
D.垃圾全是无用物质,为方便处理,全部焚烧去除
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垃圾分类,节约资源 B.单车出行,健康环保
C.露天烧烤,享受生活 D.种植花草,美化家园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大
B.pH<7的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C.焚烧含氯塑料会造成空气污染
D.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不会影响环境
6.当前我国环境部门正在着力推进防治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
A.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B.大力植树造林
C.大力发展煤炭发电 D.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7.到2022年沈阳将实现垃极分类全覆盖。下列物质中能够放入可回收垃极箱的是(  )
A.旧书、旧报纸 B.果皮 C.口香糖 D.鱼骨头
8.“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积极推广清洁能源
B.畜禽养殖粪污随意排放
C.不在风景区随意丢弃垃圾
D.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制品
9.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将饮料瓶放入厨余垃圾桶
B.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C.使用煤炉时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10.下列各选项对颜色的描述,体现物质真实物理性质的是
A.大量塑料垃圾导致的“白色污染”
B.含有丰富资源的“蓝色海洋”
C.健康卫生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D.青少年要坚决抵制有害身心健康的“黄色书籍”
11.青山绿水,美丽家园。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枯枝落叶露天焚烧
C.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放
D.农业上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1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焚烧秸秆为农作物提供肥料 B.用可降解塑料代替聚乙烯等塑料
C.工业废气、废液等直接排放 D.废旧电池随便丢弃
13.习总书记说:“垃圾分类回收是一种新时尚”。废旧报纸属于以下垃圾类别的是
A.有害垃圾 B.可回收垃圾 C.厨余垃圾 D.其它垃圾
14.为减少“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焚烧废弃塑料 B. 重复使用塑料袋
C.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D. 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
15.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工业废气﹣﹣净化排放 B.野生动物﹣﹣捕杀食用
C.农药化肥﹣﹣合理施用 D.森林树木﹣﹣禁止乱伐
16.妈妈为小鹏准备了一份午餐:米饭、红烧肉、糖醋鱼、咸鸭蛋、豆腐汤、酸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午餐中还应补充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
(2)做红烧肉时,油锅起火,妈妈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3)午饭后,小鹏感到胃不舒服,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症状有所缓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废弃的酸奶袋等塑料垃圾会造成“白色污染”,请写出一条解决“白色污染”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202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
B.尽量少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减少白色污染
C.关爱与保护野生动植物
D.将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
2.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符合“美丽中国”的是( )
A.鼓励开私家车,带动经济发展 B.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C.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3.2月29日,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你认为下列做法与这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使用一些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
D.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焚烧,保持整洁的环境
5.2019年北京世园会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 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
C.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 D.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
6.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请回答:
(1)塑料、合成橡胶、______并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2)下列图标中,属于我国制定的某种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______(填序号);
(3)铁质自来水管道正逐步被塑料自来水管道代替。使用塑料管道的优点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7.2020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淮安市在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过程中,实行垃圾分类回收。某街头垃圾箱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注的部件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
(2)空矿泉水瓶应放入___________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箱中。
(3)从化学性质角度分析,内筒选用铝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4)创建卫生城市,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推广使用一次性餐具 d.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2022湖南湘西州中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露天焚烧垃圾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使农作物增产
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D.工厂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2.(2022四川自贡中考)3月17日自贡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来
到檀木林小学,开展了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城区通常在适当位置都放置有四类垃圾箱,标识如图。
下列垃圾应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箱内的是
A. 废弃口罩 B. 废旧书报 C. 剩菜剩饭 D. 废旧电池
3.(2022四川自贡中考)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B.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C. 植树造林,努力营造“绿水青山”
D. 大量开采利用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4.(2022四川广安中考)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农作物秸秆随意焚烧 B. 用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
C.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D. 生活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5.(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C.植树造林,努力营造“绿水青山”
D.大量开采利用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6.(2022年新疆中考)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回收废弃塑料 B.防治废气污染 C.积极植树造林 D.就地焚烧垃圾
7.(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与环境保护相符的是( )
A.工业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B.使用公共交通出行
C.露天焚烧塑料垃圾 D.直接掩埋废旧电池
8.(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22年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A.提倡乘公交车绿色出行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C.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D.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9.(2022湖南益阳中考)下列做法与“益山益水,益美益阳”口号不相符合的是(  )
A.推广共享单车 B.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实施河长制,保护资江及其支流
10. (2022江苏南通中考)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推广使用新能源 B. 大力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C.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D. 人走灯灭、节能减排
11.(2022河北中考)2021年河北省PM 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3%,改善幅度为“十三五”以来最高。下列举措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开发利用新能源 B.推进低碳交通运输
C.提高森林覆盖率 D.增高炼铁厂的烟囱
12. (2022辽宁大连中考)202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 推广使用电动汽车
C.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D. 加强大气监测治理
13.(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成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做法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 )
A.石油炼制 B.太阳能发电 C.燃煤脱硫 D.酒精作燃料
14. (2022山东临沂中考)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此理念相符的是
A. 将庄稼秸秆就地焚烧,为土壤增加肥料
B. 为节约成本,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中
C. 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倡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15.(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凉山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提出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加大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以下做法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思想的有( )
①农业灌溉要节约用水,改大水漫派为滴灌、喷灌;②回收利用废弃的农用塑料薄膜,减少“白色污染”;③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④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应该合理开发利用
B.玻璃、不锈钢、尼龙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磷酸钾属于复合肥
D.禁止塑料薄膜袋的生产和使用,减少“白色污染”
17.(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能源
①用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溶解过程 ②要多食用营养补品,补充微量元素 ③厨房里可用食醋清除水垢 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 ③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 ②霉变的大米煮熟后可以食用 ③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①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水冲洗,再涂硼酸溶液 ②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③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保证室内通风
A.A B.B C.C D.D
第9章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知识点01 空气污染与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
①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②可吸入颗粒物如烟尘
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3.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其他如甲烷等也能造成,但不是空气污染物和有害气体)、臭氧空洞(飞机的尾气、制冷剂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4.酸雨
酸雨分为硫酸性酸雨和硝酸型酸雨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途径一:空气中的SO2可与雨水反应,发生反应为SO2+H2O=H2SO3,H2SO3进一步被氧气氧化生成H2SO4,其反应方程式为:2H2SO3+O2=2H2SO4,硫酸溶在雨水中,使雨水呈酸性,形成酸雨;
途径二: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在粉尘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再与雨水形成酸雨,故化学方程式为:2SO2+O2 浮尘 2SO3;SO3+H2O=H2SO4;
5.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6.未来化学将朝着“绿色化学”“绿色消毁”和“绿色生产”的方向发展。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特点: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原料无毒无害②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③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被消纳,实现零排放(在化合反应中体现)④生产出环境友好产品。
【即学即练1】(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 B.车辆尾气净化后排放
C.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 D.管理和控制工地扬尘
【答案】C
【解析】
A、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车辆尾气净化后排放,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气虽然排放到高空,但是还是排到了空气中,没有减少污染物,还是会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D、管理和控制工地扬尘,可以减小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即学即练2】(2021辽宁丹东)煤燃烧时会排放出 ______________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其中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酸雨的危害是 _______(答一点即可)。
【答案】 ①. 二氧化硫 ②.
③. 腐蚀大理石建筑(或破坏道路桥梁或腐蚀金属雕像或破坏森林,使植物枯萎死亡,农业减产或污染水源或危害水生动植物生存或危害人体健康)(合理即可)
【解析】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酸雨的危害主要有腐蚀大理石建筑,破坏道路桥梁,腐蚀金属雕像(制品),破坏森林,使植物枯萎死亡,农业减产,污染水源,危害水生动植物生存,危害人体健康等。
知识点02 保护水资源
1.水体污染主要来自 工业废水 、 农业用水 、 生活污水 。
2.防治污水的方法:
(1) 研究化学反应条件和工艺,实现化工产品的无污染生产 ;
(2) 研制无污染的化肥和农药,研制无磷洗涤剂 ;
(3) 研究高效率、低消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对污水进行综合治理等 。
3.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
(1)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有 回收 、 填埋 和 高温堆肥 等。
(2)对含可燃物较多的垃圾,可以用来燃烧获得热能用于供热、发电,也可以作为其他动力能源。
4.认识常见标志:
节约用水 中国环境标志 节约能源 物品回收
【即学即练3】阜新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原因 结果
A 焚烧含氯塑料 容易造成白色污染
B 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大量排放 会形成酸雨
C 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造成土壤和空气污染
D 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处理后排放 造成水体污染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A、白色污染是指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因果关系不正确,故A不正确;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入空气中,和水反应会产生酸雨,因果关系正确,故B正确;
C、合理施用化肥、农药不会造成土壤和空气污染,因果关系不正确,故C不正确;
D、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处理后排放不会造成水体污染,因果关系不正确,故D不正确。故选B。
【即学即练4】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①请写出一种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_。
②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污染、__________污染和生活污染。
【答案】①用洗菜的水浇花 ②农业
【解析】①用洗菜的水浇花、用完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等都是节约用水的表现;②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知识点03 回收利用废弃物
回收利用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的危害:a垃圾分解产生的有毒气体污染空气;b埋入土壤的垃圾会破坏土壤;c丢入水体的垃圾会污染水体。
垃圾的处理方法:a主要有分类回收、填埋和高温堆肥等;b可燃性的垃圾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等。
“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白色污染”的危害: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等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解决“白色污染”的措施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废弃塑料的回收和利用
回收废弃塑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塑料回收不仅可以减少废弃塑料数量,而且节约资源。但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这因为不同种类的塑料,其再利用的途径是不同的。
为了解決塑料回收和利用的问题,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在塑料制品上印刷或模压所用材料种类的标志。如图所示是我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示例。
【即学即练5】为减少“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焚烧废弃塑料
B. 重复使用塑料袋
C.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D. 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
【答案】A
【解析】A、焚烧废弃塑料,产生一些有毒有害气体,会污染环境,做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重复使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即学即练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将饮料瓶放入厨余垃圾桶 B.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C.使用煤炉时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答案】A
【解析】A、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不能放入厨余垃圾桶,A错,符合题意。
B、软水加肥皂水,起泡多,浮渣少,硬水加肥皂水气泡少浮渣多,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B正确。
C、氧气不足,煤燃烧生成有毒气体一氧化碳,故使用煤炉时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C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正确。
故选:A
考法01 考查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 (2021抚顺铁岭)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B. 能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C. 由于氦气密度小和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将其充入气飞艇
D.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
【答案】A
【解析】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不是质量分数,故A符合题意;
B、能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故B不符合题意;
C、氦气是稀有气体,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因此可将其充入气飞艇,故C不符合题意;
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利用了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考法02 考查水资源的保护
1.目前,防治环境污染已成为保证人类健康生存、保障社会持续发展的全球性大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B. 废弃的聚乙烯塑料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
C. 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D. 水污染主要缘于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答案】A
【解析】A、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镉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符合题意;B、塑料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汽车尾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会造成酸雨,不符合题意;D、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法03 考查固体废弃物利用回收
1.垃圾分类投放已成为新时尚。某同学清理教室时收集到如下垃圾:
①废纸 ②铝制易拉罐 ③废口罩 ④矿泉水瓶 ⑤废电池,应投入图1所示标志垃圾箱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A
【解析】废纸、铝制易拉罐、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A。
2.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类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能够节约资源。下列垃圾中不属于可回收物的是( )
A. 易拉罐 B. 旧书本 C. 矿泉水瓶 D. 果壳瓜皮
【答案】D
【解析】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易拉罐、旧书本、矿泉水瓶都是可回收垃物。而果壳瓜皮是厨余垃圾,不可回收,故本题选D。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下列属于厨余垃圾的是( )
A.废电池 B.瓜果皮 C.塑料瓶 D.旧报纸
【答案】B
【解析】A、废旧电池必须集中处理,防治污染,不属于厨余垃圾,A错。B、果皮属于厨余垃圾,B正确。
C、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C错。D、旧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D错。故选B。
2.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A. 煤燃烧产生的SO2排放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应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
B. 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身体健康,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
C. 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可以在铁制护栏表面涂刷油漆
D.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答案】A
【解析】A、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应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不能禁止使用,说法错误;
B、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身体健康,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生成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说法正确;
C、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可以在铁制护栏表面涂刷油漆,阻止铁与水、氧气接触,说法正确;
D、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棉线和羊毛线,有烧焦羽毛味气的是羊毛,有烧纸气味的是棉线,说法正确。
故选:A。
3.2020年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行为符合这一活动主题的是
A.为降低成本,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注意个人卫生,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C.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产品
D.垃圾全是无用物质,为方便处理,全部焚烧去除
【答案】C
【解析】A、工业废水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水资源,不符合主题;
B、使用一次性木筷需要大量砍伐树木,不利于环境的保护,不符合主题;
C、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产品,提高原料利用率,节约资源,符合主题;
D、可回收垃圾是有用的,焚烧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不符合主题;
故选:C。
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垃圾分类,节约资源 B.单车出行,健康环保
C.露天烧烤,享受生活 D.种植花草,美化家园
【答案】C
【解析】A、垃圾分类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单车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露天烧烤,会产生很多污染物,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
D、种植花草,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大
B.pH<7的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C.焚烧含氯塑料会造成空气污染
D.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不会影响环境
【答案】C
【解析】A、物质受热膨胀,是受热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的缘故,故错误;B、pH<7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变红,故错误;C、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故正确;D、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污染水域,故错误。故选C。
6.当前我国环境部门正在着力推进防治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
A.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B.大力植树造林
C.大力发展煤炭发电 D.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答案】C
【解析】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多种有害气体及烟尘,会增加空气中的PM2.5的含量,故选C。
7.到2022年沈阳将实现垃极分类全覆盖。下列物质中能够放入可回收垃极箱的是(  )
A.旧书、旧报纸 B.果皮 C.口香糖 D.鱼骨头
【答案】A
【解析】A、旧书、旧报纸可回收再利用,能够放入可回收垃极箱;B、果皮属于生活垃圾不可回收,不能够放入可回收垃极箱;C、口香糖属于生活垃圾不可回收,不能够放入可回收垃极箱;D、鱼骨头属于生活垃圾不可回收,不能够放入可回收垃极箱;故选A。
8.“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积极推广清洁能源
B.畜禽养殖粪污随意排放
C.不在风景区随意丢弃垃圾
D.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制品
【答案】B
【解析】A. 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符合“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畜禽养殖粪污随意排放,造成空气污染、环境污染,不符合“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此选项符合题意;
C. 不在风景区随意丢弃垃圾,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符合“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可减缓白色污染,符合“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将饮料瓶放入厨余垃圾桶
B.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C.使用煤炉时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答案】A
【解析】A、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不能放入厨余垃圾桶,A错,符合题意;B、软水加肥皂水,起泡多,浮渣少,硬水加肥皂水气泡少浮渣多,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B正确;C、氧气不足,煤燃烧生成有毒气体一氧化碳,故使用煤炉时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C正确;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正确。故选A。
10.下列各选项对颜色的描述,体现物质真实物理性质的是
A.大量塑料垃圾导致的“白色污染”
B.含有丰富资源的“蓝色海洋”
C.健康卫生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D.青少年要坚决抵制有害身心健康的“黄色书籍”
【答案】B
【解析】A、“白色污染”是由废弃塑料难以降解造成的,并不是因为塑料的颜色,不能体现物质的真实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B、“蓝色海洋”体现了海洋的颜色,体现了物质的真实物理性质,故符合题意;C、“绿色食品”指的是健康卫生无污染的食品,不能体现物质的真实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D、“黄色书籍”指的是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书籍,不能体现物质的真实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青山绿水,美丽家园。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枯枝落叶露天焚烧
C.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放
D.农业上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答案】A
【解析】A、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会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B、秸秆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有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有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不有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焚烧秸秆为农作物提供肥料 B.用可降解塑料代替聚乙烯等塑料
C.工业废气、废液等直接排放 D.废旧电池随便丢弃
【答案】B
【解析】A、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会,会污染空气,同时又会烧掉秸杆中的营养成分,会造成污染;
B、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工业废气、废液等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会造成环境污染;
D、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不能随便丢弃,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选:B。
13.习总书记说:“垃圾分类回收是一种新时尚”。废旧报纸属于以下垃圾类别的是
A.有害垃圾 B.可回收垃圾 C.厨余垃圾 D.其它垃圾
【答案】B
【解析】A、有害垃圾是指造成环境污染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废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错误。
B、可回收物是指各种废弃金属、金属制品、塑料等可回收的垃圾,废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正确。
C、厨余垃圾用于回收各种厨房垃圾,废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错误。
D、其它垃圾是指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之外的其它垃圾,废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4.为减少“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焚烧废弃塑料 B. 重复使用塑料袋
C.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D. 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
【答案】A
【解析】A、焚烧废弃塑料,产生一些有毒有害气体,会污染环境,做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重复使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工业废气﹣﹣净化排放 B.野生动物﹣﹣捕杀食用
C.农药化肥﹣﹣合理施用 D.森林树木﹣﹣禁止乱伐
【答案】B
【解析】A、工业废气中含有有害物质,不能直接排放,需要净化后再排放,以免造成空气污染,符合主题,不符合题意;
B、野生动物属于国家保护动物,再者某些野生动物体内带有病毒,所以要禁止捕杀食用,不符合主题,符合题意;
C、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起到了很大作用,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不能造成环境污染,符合主题,不符合题意;
D、森林树木对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要禁止滥砍乱伐森林树木,符合主题,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妈妈为小鹏准备了一份午餐:米饭、红烧肉、糖醋鱼、咸鸭蛋、豆腐汤、酸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午餐中还应补充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
(2)做红烧肉时,油锅起火,妈妈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3)午饭后,小鹏感到胃不舒服,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症状有所缓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废弃的酸奶袋等塑料垃圾会造成“白色污染”,请写出一条解决“白色污染”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维生素 隔绝氧气(或空气) 购物时自带环保购物袋等
【解析】(1)米饭富含糖类;红烧肉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糖醋鱼富含蛋白质;咸鸭蛋富含蛋白质和无机盐;豆腐汤富含蛋白质和水;酸奶富含蛋白质和水,故还缺少维生素;(2)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或氧气),起到灭火的目的;(3)氢氧化铝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解决“白色污染”,可以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或开发可降解的塑料,如购物时自带环保购物袋等。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202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
B.尽量少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减少白色污染
C.关爱与保护野生动植物
D.将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
【答案】A
【解析】A、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会使水富营养化,导致“水华现象”的发生,不符合“关爱自然,刻不容缓”的主题,符合题意;B、尽量少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符合“关爱自然,刻不容缓”的主题,不符合题意;C、关爱与保护野生动植物,可以保持生态平衡,符合“关爱自然,刻不容缓”的主题,不符合题意;D、将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符合“关爱自然,刻不容缓”的主题,不符合题意;故选A。
2.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符合“美丽中国”的是( )
A.鼓励开私家车,带动经济发展 B.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C.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答案】B
【解析】A、鼓励开私家车,产生大量的尾气污染环境,不符合“美丽中国”;B、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美丽中国”;C、大量使用化肥,污染水体和土壤,要合理使用化肥,不符合“美丽中国”;D、燃放烟花爆竹,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美丽中国”;
故选B。
3.2月29日,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答案】B
【解析】私家车越多,燃烧的化石燃料越多,生成的微小颗粒物越多,会增加PM2.5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太阳能热水器不需燃烧化石燃料,是洁净的能源,不会增加PM2.5污染,故B符合题意;煤属于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液化石油气也属于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你认为下列做法与这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使用一些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
D.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焚烧,保持整洁的环境
【答案】D
【解析】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不符合题意;B、使用一些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C、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D、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故选D。
5.2019年北京世园会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
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
C.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
D.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
【答案】D
【解析】A、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会污染水体,不值得提倡;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等会污染空气,不值得提倡;C、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会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和白色污染,不值得提倡;D、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能节约资源,防止环境污染等,值得提倡。故选D。
6.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请回答:
(1)塑料、合成橡胶、______并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2)下列图标中,属于我国制定的某种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______(填序号);
(3)铁质自来水管道正逐步被塑料自来水管道代替。使用塑料管道的优点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答案】(1)合成纤维;(2)C;(3)塑料耐腐蚀、价格便宜,不会生锈,易于安装,节约金属资源;
【解析】(1)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并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2)下列图标中,C图属于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故填:C。 (3)塑料耐腐蚀、价格便宜,不会生锈,易于安装,节约金属资源,塑料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塑料水管道相对于钢铁材料的水管道,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7.2020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淮安市在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过程中,实行垃圾分类回收。某街头垃圾箱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注的部件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
(2)空矿泉水瓶应放入___________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箱中。
(3)从化学性质角度分析,内筒选用铝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4)创建卫生城市,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推广使用一次性餐具 d.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
【答案】(1).塑料顶盖;(2).可回收;(3).耐腐蚀;(4).ad
【解析】(1)塑料杯盖由塑料制成,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铝质内桶由铝制成,铝属于金属材料,铁质外壳由铁制成,铁属于金属材料,故填:塑料顶盖;
(2)空矿泉水瓶可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
(3)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内筒选用铝质的优点是:耐腐蚀;
(4)a、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b、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镉等重金属,随意丢弃废旧电池,这些金属会渗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c、推广使用一次性餐具,会造成资源浪费,破坏环境,不符合题意;
d、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故选ad。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2022湖南湘西州中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露天焚烧垃圾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使农作物增产
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D.工厂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答案】C
【解析】A、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不合题意;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不合题意;
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题意;
D、工厂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不合题意;
故选:C。
2.(2022四川自贡中考)3月17日自贡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来
到檀木林小学,开展了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城区通常在适当位置都放置有四类垃圾箱,标识如图。
下列垃圾应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箱内的是
A. 废弃口罩 B. 废旧书报 C. 剩菜剩饭 D. 废旧电池
【答案】
【解析】解:、废弃口罩属于其他垃圾,不能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内,故A错误;
B、废旧书报属于可回收物,放到可回收垃圾桶,故B正确;
C、剩菜剩饭属于厨余垃圾,故C错误;
D、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故D错误。
故选:。
3.(2022四川自贡中考)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B.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C. 植树造林,努力营造“绿水青山”
D. 大量开采利用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答案】
【解析】解:、绿色出行,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能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C、植树造林,努力营造“绿水青山”,故选项说法正确。
D、大量开采利用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4.(2022四川广安中考)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农作物秸秆随意焚烧
B. 用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
C.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D. 生活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答案】A
【解析】
A、农作物秸秆随意焚烧,会产生粉尘等有害物质,不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符合题意;
B、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既能节约化石能源,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不符合题意;
C、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生活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C.植树造林,努力营造“绿水青山”
D.大量开采利用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答案】D
【解析】
A、绿色出行,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能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C、植树造林,努力营造“绿水青山”,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D、大量开采利用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会造成空气污染,且会造成资源浪费,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6.(2022年新疆中考)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回收废弃塑料 B.防治废气污染 C.积极植树造林 D.就地焚烧垃圾
【答案】D
【解析】
A、回收废弃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故A正确;
B、防治废气污染,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B正确;
C、积极植树造林,可减少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增强植物对空气的净化功能,有利于环境保护,故C正确;
D、就地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污染性气体、废渣、废液,会造成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不利于环境保护,故D错误;
故选D。
7.(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与环境保护相符的是( )
A.工业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B.使用公共交通出行
C.露天焚烧塑料垃圾 D.直接掩埋废旧电池
【答案】B
【解析】
A、工业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水源,应处理达标后排放,不符合题意;
B、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C、露天焚烧塑料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D、直接掩埋废旧电池,电池中的重金属会污染水源和土壤,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22年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A.提倡乘公交车绿色出行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C.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D.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答案】C
【解析】
A、提倡乘公交车绿色出行,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故选项做法与主题相符;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能节约金属资源,又能防止环境污染,故选项做法与主题相符;
C、多使用一次性餐具,加速了木材的使用量,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做法与主题不相符;
D、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可防止环境污染,故选项做法与主题相符。
故选C。
9.(2022湖南益阳中考)下列做法与“益山益水,益美益阳”口号不相符合的是(  )
A.推广共享单车
B.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实施河长制,保护资江及其支流
【答案】C
【解析】A、推广共享单车,能减少空气污染,与“益山益水,益美益阳”口号相符合,故选项错误。
B、分类回收生活垃圾,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与“益山益水,益美益阳”口号相符合,故选项错误。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体、土壤等,与“益山益水,益美益阳”口号不相符合,故选项正确。
D、实施河长制,保护资江及其支流,与“益山益水,益美益阳”口号相符合,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0. (2022江苏南通中考)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推广使用新能源 B. 大力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C.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D. 人走灯灭、节能减排
【答案】B
【解析】
A、推广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A不合题意;
B、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既浪费资源,又增加了垃圾的产生,会造成污染,B符合题意;
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既能将可回收垃圾重新利用,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C不合题意;
D、人走关灯、少开空调可以节约电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D不合题意。
故选B。
11.(2022河北中考)2021年河北省PM 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3%,改善幅度为“十三五”以来最高。下列举措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开发利用新能源 B.推进低碳交通运输
C.提高森林覆盖率 D.增高炼铁厂的烟囱
【答案】D
【解析】A.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物的产生,所以A能够改善空气质量;
B.推进低碳交通运输,能减少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排放,所以B能够改善空气质量;
C.提高森林覆盖率,能多吸收二氧化碳等气体,所以C能够改善空气质量;
D.增高炼铁厂的烟囱,并不能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所以D不能改善空气质量。
12. (2022辽宁大连中考)202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 推广使用电动汽车
C.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D. 加强大气监测治理
【答案】C
【解析】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A不合题意;
B、推广使用纯电动汽车有助于减少PM2.5颗粒物等污染物的的排放,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B不合题意;
C、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污染,不利于环境污染,故C符合题意;
D、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有利于保护大气,防治空气污染,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3.(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成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做法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 )
A.石油炼制 B.太阳能发电 C.燃煤脱硫 D.酒精作燃料
【答案】B
【解析】低碳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详解】
A、石油炼制,石油是含碳的有机物,石油产品应用会产生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B符合题意;
C、燃煤脱硫,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
D、酒精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2022山东临沂中考)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此理念相符的是
A. 将庄稼秸秆就地焚烧,为土壤增加肥料
B. 为节约成本,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中
C. 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倡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答案】C
【解析】
A. 将庄稼秸秆就地焚烧会排放粉尘等大量空气污染物,污染空气。错误。
B.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中会污染水体,错误。
C. 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正确。
D. 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错误。
故选:C。
15.(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凉山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提出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加大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以下做法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思想的有( )
①农业灌溉要节约用水,改大水漫派为滴灌、喷灌;②回收利用废弃的农用塑料薄膜,减少“白色污染”;③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④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题目中给出的四种做法,其中③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会造成水体污染。不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思想。
故选C。
16.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应该合理开发利用
B.玻璃、不锈钢、尼龙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磷酸钾属于复合肥
D.禁止塑料薄膜袋的生产和使用,减少“白色污染”
【答案】AC
【解析】A、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应该合理开发利用,符合题意;B、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尼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C、磷酸钾的化学式是:K3PO4,其中含以后农作物需求量较大的磷元素与钾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D、减少塑料薄膜袋的生产和使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但不能禁止生产和使用,不符合题意。故选AC。
17.(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能源
①用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溶解过程 ②要多食用营养补品,补充微量元素 ③厨房里可用食醋清除水垢 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 ③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 ②霉变的大米煮熟后可以食用 ③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①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水冲洗,再涂硼酸溶液 ②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③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保证室内通风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A、①用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故选项中说法错误;②保持人体健康需要合理食用营养补品,补充微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有碳酸钙、氢氧化镁、碳酸镁等物质,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能与碳酸钙、氢氧化镁、碳酸镁发生化学反应,则能用食醋清除水垢,故选项说法正确;①说法错误;
B、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选项说法正确;②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③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选项中说法均正确;
C、①铁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缺铁元素会引起贫血症,故选项说法正确;②霉变的大米有毒不能食用,故选项说法错误;③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故选项说法正确;其中②说法错误;
D、①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碳酸氢钠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②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故选项说法正确;③煤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CO有毒,则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保证室内通风;①说法错误;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