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它是国共之间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搏杀;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参战人数最多的战役;
它的胜利,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灭亡;
它彻底粉碎了所谓“长江天险不可逾越”的神话。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走进播音间——我是播音员
假如你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该怎样通过声音来传情达意,来播报这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呢?
①情绪饱满
②字正腔圆
③有板有眼
④有声有色
身临指挥所——我是讲解员
假如你是中、西、东某路军的指挥官,请你向总司令汇报你军战况。
假如你是渡江战役总司令,请你用一段话向毛主席汇报你军战况。
假如你是毛主席,请你用一句话把战况告诉全国人民。
九江
江阴
安庆
芜湖
江阴
安庆
芜湖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35万)
(30万)
(35万)
九江
标题:一句话概括新闻的内容
导语:一小段话揭示新闻的内容
主体:几小段话具体叙事新闻的事实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
结语:概括总结
⊙快速了解新闻内容只读读标题
⊙比较详细了解新闻内容只读导语
⊙详细了解新闻内容要细读主体
标题简洁又直观, 主要内容在其间;
导语首段位靠前, 消息要点已了然;
主体随后是主干, 集中详细叙事件;
背景、结语要随机,可有可无是附件。
来到日报社——我是审稿员
在《江城日报》的报社里,有这样一则被弃用的新闻稿,如果你是当时报社审稿员,你能对照毛主席的新闻,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向撰告人解释不录用的原因吗?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渡江
(江城日报4月28日讯) 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胜利渡过长江。
4月20日夜起,我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等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 23日内,该路35万大军已经全部渡完。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被我们打垮而退却,亦纷纷溃退,没有任何作战的意志,毫无斗志。
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在我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面前,此处敌军望风披靡,四处逃窜 ,我军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坐上评论台——我是评论员
①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
②西边从九江开始,东边直到江阴,全都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
① 西起、东至、均是、之线、之敌、甚为、较为、业已
②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
我西路军开始渡江 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
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
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A
B
C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语言准确精炼,气势磅礴,感彩鲜明,是新闻作品中的瑰宝,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解放军报》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走进创作室——我是小写手
6月25日上午,盐城市神州路初中七(12)班教室内气氛热烈,群情激奋,刘群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品读了毛主席的经典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课堂上同学们走进播音间,身临指挥所,来到日报社… …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大家感受了战争的风云,掌握了新闻的结构,感悟了新闻的特点,品味了新闻的语言。相信这精彩的一课一定会成为师生们记忆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①七(12)班师生共读经典新闻
②忆峥嵘岁月,品经典新闻
③品读经典新闻,走进红色岁月
它让你——
身处斗室,但可看世间百态,知人情冷暖;
足不出户,也可赏奇珍异景,闻奇人怪事;
偏居一隅,却可扣时代脉搏,跟世界步伐。
愿你我都成为新闻的忠实粉丝,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