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6 16:0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八年级语文上册
了解消息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
理清课文的消息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学习“倒金字塔结构”。
认识诺贝尔奖的意义,培养尊重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学习目标
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有改动。诺贝尔奖是以瑞典化学家、工程师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以及和平奖五个奖项(1968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并于次年首次颁发),以基金每年的利息分为5份,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首届诺贝尔奖于1901年12月10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同时颁发。
瑞典(ruì) 挪威( nuó ) 诺贝尔(nuò)
颁发(bān) 渗透( shèn ) 遗嘱 (zhǔ)
巨额( é ) 仲裁(zhònɡ cái)
字词学习
何地
何时
何地
何事
何人
何故
如何
新闻六要素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消息结构五部分
段落 消息结构
第一段 导语
第二段 主体
第三段 主体
第四段 背景
段落 消息结构 消息内容
第一段 导语
第二段 主题
第三段 主题
第四段 背景
交代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
列举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的情况,包括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
明确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颁奖地点。
交代新闻背景,介绍诺贝尔奖金的来源,
特别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
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一说诺贝尔奖分为哪几类,荣获诺贝尔奖的条件是什么。
问题一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荣获诺贝尔奖的条件
诺贝尔奖的分类
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都是谁,他们各自的成就是什么。根据课文将表格补充完整。
问题二
姓名 国籍 领域 成就
伦琴 德国 物理
化学 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
贝林 生理学或医学
法国 文学 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迪南 瑞士
帕西 法国
姓名 国籍 领域 成就
伦琴 德国 物理
化学 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
贝林 生理学或医学
法国 文学 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迪南 瑞士 和平事业
帕西 法国
范托夫
荷兰
发现了X射线
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德国
普吕多姆
建立了红十字会
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将下表补充完整。
问题三
颁奖机构
奖金来源
颁奖时间
颁奖地点
颁奖机构
奖金来源
颁奖时间
颁奖地点
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
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
这则消息在主体之后为什么还要补充说明资金的来源以及资金管理权和评议权的分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问题四
资金管理权和评议权的分离能够有效保证诺贝尔奖评奖的公正性,能有效防范“谁有钱谁就有权,谁有权谁就有理”的现象发生。公正性是权威性的基础,诺贝尔奖(特别是它的科技类奖项和文学奖)一百多年以来形成的权威性,与这一制度保障关系密切。
就当时而言,诺贝尔奖只是首次颁发,特别需要强调其权威性,但如果明确写出,需要大量文字(比如介绍评奖者的专业水准和道德操守),并非消息所能承担,因此,作者巧妙地用新闻背景来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权威,既客观,又简洁。
最重要的
新闻要素
依照构成新闻事件的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对新闻进行详细解释
最重要的新闻要素或者新闻的简要概述
标题
导语
主体
“倒金字塔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把最重要的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
文体知识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发现”是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所知的状态的过程。而X射线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伽马射线)之间的一种电磁辐射,它是本来就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品味语言
(2)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颇有建树”的“颇”在这里指“很,相当”的意思,在文中指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造诣很深,成果丰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理所应当的。
品味语言
(3)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卓有成就”指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突出,用在这里表明对贝林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和肯定。
品味语言
准确
简洁
朴实
客观
消息语言的特点:
品味语言
拓展阅读
文段:诺贝尔的遗嘱里面说:“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材料一:诺贝尔虽然成了大富豪,可他和妻子、儿女的生活依然与过去一样,从不奢侈浪费。他经常把大笔款项捐给慈善事业,毫不吝啬。诺贝尔慷慨大方之名,很快传遍了各地,因此要求他帮助的穷人络绎不绝,但诺贝尔从不厌烦,总是尽力帮助他们。
材料二:诺贝尔多才多艺。他自幼喜爱文学,平时工作再忙碌,他也要偷闲阅读小说和作诗。他更喜欢哲学,他说:“饭可以不吃,哲学书不可不读。”正是哲学的思辨和文学的想象力,推动了他的科学发明。他喜欢易卜生的戏剧,他和法国大文豪雨果的交情也不错。他不但经常写诗,30岁那年还写了一部名为《兄弟》的小说,后来又写过一部《非洲的光明时代》的历史小说。1885年,诺贝尔还写过一部《专利病菌》的喜剧,1896年临去世前,又完成一部叫《报应》的悲剧。
材料三:诺贝尔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名列班上的第二名,第一名总是由一个名为柏济的同学所获得。有一次,柏济意外地生了一场大病,无法上学而请了长假。有人私下为诺贝尔感到高兴说:“柏济生病了,以后的第一名就非你莫属了!”诺贝尔并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将其在校所学,做成完整的笔记,寄给因病无法上学的柏济。到了学期末,柏济的成绩还是维持第一名,诺贝尔则依旧名列第二名。
我看到一个 的诺贝尔。
多才多艺/富有同情心/努力/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