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张PPT)
章末核心素养整合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专题一 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相互转换关系
1.明确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必须认准”
(1)必须认准三类“内环境物质”:①小分子物质——CO2、O2、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等;②大分子物质——血浆蛋白、抗体等;③信号分子——细胞因子、激素、神经递质等。
(2)必须认准三类“非内环境物质”:①专门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呼吸酶等)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②专门存在于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等)中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③不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如麦芽糖、纤维素等。
(3)必须认准发生在内环境中的三类反应:①酸碱缓冲对参与的对酸或碱的缓冲反应;②激素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反应;③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反应。
(4)必须认准血液、血浆及血红蛋白、血浆蛋白。
2.模式图中内环境各成分的判断方法
分析的关键是确定组织细胞,分清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典型例题1】 下列各组物质在血浆中都能找到的是( )
A.甲状腺激素、O2、尿素、血浆蛋白
B.氨基酸、麦芽糖、CO2、Na+
C.蛋白酶、Ca2+、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载体、胆固醇
答案:A
专题二 组织水肿的实质及原因分析
1.实质:组织液总量增加。
2.原因分析:渗透压的失衡,即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或血浆渗透压降低是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过敏反应:某种物质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部分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进入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
(2)营养不良:摄入蛋白质不足,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进入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
(3)毛细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毛细淋巴管,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吸水造成组织水肿。
(4)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细胞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吸水造成组织水肿。
(5)肾小球肾炎: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进入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
3.图解分析
【典型例题2】 下列因素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有几项
( )
①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 ②长期营养不良
③毛细淋巴管阻塞 ④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⑤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