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习题(济南版)(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3.4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习题(济南版)(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06 13:02:2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上2.3.4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到南极考察的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和金属类废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分解者很少 B.缺乏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
2.下列有关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生物个体小,都是单细胞生物
B.微生物在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
C.微生物都有细胞结构,有真正的细胞核
D.微生物一旦侵入人体均会使人患病
3.自然界中,一种动物死亡不会影响其他动物的正常生活,是因为这些动物尸体会被(  )分解。
A.树叶覆盖 B.野狗争食 C.大雪淹没 D.分解者
4.下列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是由细胞构成的
B.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C.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5.“豆粮间作瓜类和豆类轮作”的种植方式能够提高作物产量,主要原因是该方式(  )
A.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抑制杂草生长
B.能够利用植物固氮,提高土壤肥效
C.通过调整害虫的食物链,减少病虫害
D.通过增加单位土地的有效光合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
6.腐生的真菌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占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  )
A.释放氧气,吸收代谢废物
B.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C.净化环境
D.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
7.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下面属于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的是(  )
A.苹果放置时间长了会腐烂
B.痢疾杆菌可使人患痢疾
C.根瘤菌固氮为大豆提供营养
D.一些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使人患皮肤病
8.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是(  )
A.植物 B.动物 C.细菌和真菌 D.人类
9.下列是关于细菌、真菌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促进物质循环
B.有的可与动物或植物体共生
C.有的能净化污水,改善环境
D.都能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供生物利用
10.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共生关系的是(  )
A.人与链球菌
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C.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
D.能分解草料中纤维素的某些细菌与草食性动物
二、实验探究题
11.同学们发现树林里的落叶层层堆积,不同区域和深度的落叶被分解的程度各不相同。为了探究影响细菌分解落叶的因素,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回答问题:
步骤1:材料处理 取同种且相同大小叶片30片,均分为3份平铺于三个锥形瓶中,标为A、B、C三组,高温蒸煮(灭菌)后备用
步骤2:实验操作 A组 B组 C组
接种等量的同种细菌
遮光处理 遮光处理 正常光照
去除氧气 通入氧气 通入氧气
步骤3:恒温培养足够时间 30℃ 30℃ X℃
实验结果 叶片未被分解 叶片被完全分解 叶片被完全分解
(1)如果A、B两组实验进行对照,则探究的问题是:   对细菌分解落叶有影响吗?根据A、B组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此因素对细菌分解落叶   (填“有”或“没有”)影响。
(2)如果B、C两组形成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   ;其中实验步骤3中“X”代表的数值应该是   。
(3)实验中每组选用10片叶,而不只用1片叶的目的是   。
三、综合题
12.“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是须臾不止的.图示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请据图作答:
(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   作用固定在植物体内,同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   (生理过程)被释放出来.
(2)图中不难看出,野兔生活的草原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比例维持在一个相对   的状态下.但近年来,野味搬上了人们的餐桌,开始大量捕杀野兔,长此以往会导致牧草的变化是   .由此可以得出:人们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   中起着重要作用.
(3)图中[4]    的营养方式是   ,因此可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   ]    、[    ]   和   ,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   .可见,细菌和真菌可作为   参与物质循环.
13.如图是五种微生物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是病毒,它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   组成,繁殖方式是   .
(2)图中B与C、D、E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B无成形的   .
(3)图E中的a是   ,图中的C、D、E都通过产生a来繁殖后代.
(4)图中的   (填序号)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5)以上大多数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是:作为   参与物质循环.
(6)图中的C能产生   ,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14.如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片中 B属于    病毒,它的结构是由    和    组成.
(2)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    ]   ,酿酒时必需设置   环境.
(3)A与C相比,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A的细胞内没有   .
(4)当字母A所指的生物细胞壁增厚时,能够形成休眠体叫   ,以抵抗不良环境.
(5)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A、B、D两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分别是    、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上2.3.4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到南极考察的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和金属类废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分解者很少 B.缺乏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
【答案】A
【解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南极的有机物较少,因此不适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放在南极,由于细菌真菌较少,分解缓慢,会造成环境污染,故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缺少分解者.故选:A
2.下列有关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生物个体小,都是单细胞生物
B.微生物在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
C.微生物都有细胞结构,有真正的细胞核
D.微生物一旦侵入人体均会使人患病
【答案】B
【解析】A、大多数微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如细菌、放线菌以及酵母菌等;少数微生物是多细胞生物,如各种霉菌和大型真菌等,此外,还有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如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A错误;
B、微生物在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B正确;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中,C错误;
D、微生物侵入人体后,不一定都会使人患病,如绿脓杆菌病毒侵入人体伤口有利于伤口康复,D错误.
3.自然界中,一种动物死亡不会影响其他动物的正常生活,是因为这些动物尸体会被(  )分解。
A.树叶覆盖 B.野狗争食 C.大雪淹没 D.分解者
【答案】D
【解析】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一部分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
4.下列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是由细胞构成的
B.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C.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答案】D
【解析】A、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A不符合题意.
B、真菌一般是多细胞,如青霉、曲霉、蘑菇等都是多细胞真菌,少数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B不符合题意.
C、细菌是单细胞的,细菌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细菌细胞无成形
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C不符合题意.
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促进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D符合题意.
5.“豆粮间作瓜类和豆类轮作”的种植方式能够提高作物产量,主要原因是该方式(  )
A.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抑制杂草生长
B.能够利用植物固氮,提高土壤肥效
C.通过调整害虫的食物链,减少病虫害
D.通过增加单位土地的有效光合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
【答案】B
【解析】A、通过增加种植密度,不可能抑制杂草生长,密度太大,会影响光照,从而影响光合作用,A不符合题意.B、“豆粮间作,瓜类和豆类轮作”能够利用豆类植物固氮,提高土壤肥力,是“豆粮间作,瓜类和豆类轮作”的种植方式能够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原因,B符合题意;C、通过调整害虫的食物链,减少病虫害不是“豆粮间作,瓜类和豆类轮作”的种植方式能够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原因.C不符合题意.D、通过增加单位土地的有效光合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不是“豆粮间作,瓜类和豆类轮作”的种植方式能够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腐生的真菌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占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  )
A.释放氧气,吸收代谢废物
B.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C.净化环境
D.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7.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下面属于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的是(  )
A.苹果放置时间长了会腐烂
B.痢疾杆菌可使人患痢疾
C.根瘤菌固氮为大豆提供营养
D.一些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使人患皮肤病
【答案】A
【解析】A、苹果放置时间长了会腐烂,是因为细菌、真菌把苹果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属于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A符合题意;
BCD、痢疾杆菌可使人患痢疾、根瘤菌固氮为大豆提供营养、一些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使人患皮肤病,都不属于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BCD不符合题意。
8.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是(  )
A.植物 B.动物 C.细菌和真菌 D.人类
【答案】C
【解析】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腐生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
9.下列是关于细菌、真菌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促进物质循环
B.有的可与动物或植物体共生
C.有的能净化污水,改善环境
D.都能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供生物利用
【答案】D
【解析】A、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被大量的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供绿色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A不符合题意;B、细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生,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共生,B不符合题意;
C、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在有氧的环境中细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细菌、真菌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营养方式是异养,D符合题意。
10.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共生关系的是(  )
A.人与链球菌
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C.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
D.能分解草料中纤维素的某些细菌与草食性动物
【答案】A
【解析】A.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是寄生生活的,它们能够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例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A符合题意。
B.根瘤菌能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还原成氨供植物利用,使土壤中含氮的无机盐的含量增高;植物能够给根瘤菌提供有机物,B不符合题意。
C.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为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C不符合题意。
D.在牛、羊、骆驼等草食动物的胃肠内,有些种类的细菌,可以帮助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的场所和食物,它们彼此依赖,共同生活,D不符合题意。
二、实验探究题
11.同学们发现树林里的落叶层层堆积,不同区域和深度的落叶被分解的程度各不相同。为了探究影响细菌分解落叶的因素,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回答问题:
步骤1:材料处理 取同种且相同大小叶片30片,均分为3份平铺于三个锥形瓶中,标为A、B、C三组,高温蒸煮(灭菌)后备用
步骤2:实验操作 A组 B组 C组
接种等量的同种细菌
遮光处理 遮光处理 正常光照
去除氧气 通入氧气 通入氧气
步骤3:恒温培养足够时间 30℃ 30℃ X℃
实验结果 叶片未被分解 叶片被完全分解 叶片被完全分解
(1)如果A、B两组实验进行对照,则探究的问题是:   对细菌分解落叶有影响吗?根据A、B组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此因素对细菌分解落叶   (填“有”或“没有”)影响。
(2)如果B、C两组形成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   ;其中实验步骤3中“X”代表的数值应该是   。
(3)实验中每组选用10片叶,而不只用1片叶的目的是   。【答案】(1)氧气;有
(2)光照;30
(3)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解析】(1) A去除氧气,B通入氧气,其它条件相同,若以A、B组为对照实验时,变量是氧气。A、B两组对照,探究的问题是氧气能够加快落叶分解吗 由实验结果可知:A组由于没有氧气,叶片未被分解;B组有氧气,叶片被完全分解,说明氧气对细菌分解落叶有影响。
(2)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之外,其他因素有相同,A、B组为对照实验变量是氧气, B、C组为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其它条件相同,因此“X”代表的数值是30,设置此温度是为了在对照试验中确保单一变量。 由B、C组的实验结果叶片都被完全分解,可知光照条件不会影响该细菌对落叶的分解。
(3)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每组选用10片叶,而不只用1片叶,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三、综合题
12.“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是须臾不止的.图示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请据图作答:
(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   作用固定在植物体内,同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   (生理过程)被释放出来.
(2)图中不难看出,野兔生活的草原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比例维持在一个相对   的状态下.但近年来,野味搬上了人们的餐桌,开始大量捕杀野兔,长此以往会导致牧草的变化是   .由此可以得出:人们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   中起着重要作用.
(3)图中[4]    的营养方式是   ,因此可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   ]    、[    ]   和   ,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   .可见,细菌和真菌可作为   参与物质循环.
【答案】(1)光合;呼吸
(2)稳定;增多;生态平衡
(3)细菌、真菌;异养;2;二氧化碳;3;水;无机盐;有机物;分解者
【解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在活细胞中利用氧气把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通过呼吸作用使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的碳又回到了大气中。
(2)从图中可以看出,野兔生活的草原是生态系统,此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和比例维持在一个相对的稳定的状态,即生态生态平衡状态,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比较的和谐,在生态系统中有食物链:草→野兔,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野兔,使的捕食者减少,因此草会在短时间内增多,所以由此可以得出:人们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3)图中,1代表氧气,2代表二氧化碳,3代表水,4代表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这些微生物以可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二氧化碳返回到大气中,被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利用,根能吸收水和无机盐被植物进行生命活利用,所以这些物质都可以被植物吸收和利用,可见,细菌和真菌可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13.如图是五种微生物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是病毒,它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   组成,繁殖方式是   .
(2)图中B与C、D、E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B无成形的   .
(3)图E中的a是   ,图中的C、D、E都通过产生a来繁殖后代.
(4)图中的   (填序号)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5)以上大多数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是:作为   参与物质循环.
(6)图中的C能产生   ,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答案】(1)A;遗传物质;自我复制
(2)细胞核
(3)孢子
(4)D
(5)分解者
(6)青霉素
【解析】从图中跟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图中的B是细菌,C是青霉,D是酵母菌,E是蘑菇,A是病毒。(1)A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属于病毒,病毒是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后代;(2)B细菌与青霉、酵母菌最大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3)图E中的a是孢子,C、D、E都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B细菌通过分裂繁殖;(4)D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并且释放热能;(5)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有重要的作用,如腐生的细菌、真菌能够分解植物的枯枝落叶和动物的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称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属于分解者;(6)图C是青霉菌,它发酵能产生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14.如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片中 B属于    病毒,它的结构是由    和    组成.
(2)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    ]    ,酿酒时必需设置    环境.
(3)A与C相比,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A的细胞内没有    .
(4)当字母A所指的生物细胞壁增厚时,能够形成休眠体叫    ,以抵抗不良环境.
(5)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A、B、D两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分别是    、    、    .
【答案】(1)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内部的遗传物质 
(2)C;酵母菌;无氧 
(3)成形的细胞核 
(4)芽孢 
(5)分裂生殖;自我复制;孢子生殖 
【解析】(1)B是噬菌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2)C是酵母菌,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
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糯米中的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3)A是细菌,C是酵母菌(属于真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而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
(4)A细菌在不良的环境下,其细胞壁增厚,形成休眠体叫做芽孢.可以抵抗不良环境.
(5)A细菌,进行分裂生殖;B噬菌体病毒,进行自我复制遗传物质繁殖;D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