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7 21:4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苏州园林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是因为“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处处呈现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思想,今天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吧 。
1.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
· 课标要求 ·
· 学习目标·
1.通过抓关键句,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2.学习文章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其作用。
3.对比词语的表达效果,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和生动。
本文选自《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略有删节。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1979年初,香港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便邀请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叶圣陶将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后因故摄影集未出版。这篇序文被《百科知识》所用,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题目改为《苏州园林》。
背景链接
苏州园林滥觞(开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唐五代,成熟于两宋,兴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苏州已有各处园林数百处,1958年普查发现,当时尚存名胜174处,苏州园林是中华园林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在世界园林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
课前预习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yìng chèn(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bài bǐ( )。
(3)或者是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4)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fǔ yǎng shēng zī( )。
映衬
败笔
重峦叠嶂
俯仰生姿
课前预习
(5)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qiū hè( ),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6)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léi tóng
( )。
(7)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 xún( )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8)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yī bàng( )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9)墙上màn yán( )着爬山虎或者qiáng wēi( )木香。
丘壑
雷同
嶙峋
依傍
蔓延
蔷薇
(10)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diāo lòu( )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11)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zhēn zhuó( )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12)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míng yàn( )照眼。
(13)设计者和匠师们yīn dì zhì yí( ),zì chū xīn cái( ),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课前预习
雕镂
斟酌
明艳
因地制宜
自出心裁
映衬
败笔
重峦叠嶂
俯仰生姿
丘壑
雷同
嶙峋
依傍
蔓延
蔷薇
雕镂
斟酌
明艳
因地制宜
自出心裁
yìnɡ chèn
bài bǐ
chóng luán dié zhànɡ
fǔ yǎnɡ shēnɡ zī
qiū hè
léi tónɡ
lín xún
yī bànɡ
màn yán
qiánɡ wēi
diāo lòu
zhēn zhuó
mínɡ yàn
yīn dì zhì yí
zì chū xīn cái
阅读说明文的步骤
3、寻特征(本质)
2、找对象
4、理顺序
6、品语言
5、析方法
1、明文体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但本文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所以也是一篇事物说明文。
明文体
3段: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4段: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池沼大
多引用活水。
5段: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6段:花墙和廊子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7段: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8段: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
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9段: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圈画关键词句,找准说明对象·
在书中圈画关键词句,找准3——9段的说明对象
·理结构明顺序,解说有逻辑条理·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通读全文,找出全文的关键句,说说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是什么?
全文关键句: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整体特征:图画美
·理结构明顺序,解说有逻辑条理·
2.圈画出每段的关键句,找出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图画美”这个特点的。完成导学单上的思维导图。
思考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对苏州园林进行说明的。
整体把握课文,填写以下内容。
苏州园林
总说
分说
总结
地位
总特征
当然不止这些
讲究
亭台轩榭的布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
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
注意
每个角落的图画美
门窗的图案美
建筑的色彩美
各地园林的标本
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
由( )到( )
由( )到( )
从( )到( )
最后总结
·理结构明顺序,解说有逻辑条理·
整体
局部




说明顺序详解
从文章的结构角度来看,作者没有按常见的空间顺序介绍,而是采用了先总后分的逻辑顺序,先点出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然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及每个角落、门窗、色彩七个方面展开介绍。从说明顺序方面来看,全文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局部由主到次的顺序进行有条理地说明。这样,读者不仅领略到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美,也获得了具体感受。
·巧用说明方法,解说抓住特点·
1.回顾所学,辨析作者在描绘苏州园林时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用以下句式进行回答:
这句话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突出了/说明了 。
示例:第5段“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这句话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于画意的特点。
·巧用说明方法,解说抓住特点·
【知识点回顾】
常见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画图表等。
小贴士
【方法点拨】
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1.指出说明方法
2.分析说明效果
3.概括对象特征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到过的苏州园林的数量,清楚明晰。
2.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古代宫殿和近代住宅的布局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3.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这句话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为例,说明苏州园林像画一样,既有自然美又有艺术美。
4.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这句话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描摹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 特征(特点)。
5.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这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苏州园林的色彩特点——极少使用彩绘。
·锤炼说明用语,解说准确严谨·
2.请回顾所学,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以下句式进行回答
1.表时间限定:已经、一直、早已、一向、渐渐、在当时,最早等。
2.表程度限定:最、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稍微、更加等。
3.表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
4.表数量限定:多、有余、很少等
5.表范围限定:全、都、大部分、总共、少数等。
6.表频率的词语:屡次、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
7.表质地的词语:软、硬、
①表态(删还是不删)。  ②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 右” 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③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④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严谨性、科学性。
·锤炼说明用语,解说准确严谨·
(2)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画线部分能否删除)
·锤炼说明用语,解说准确严谨·
不能删“绝大部分”是从范围上作出限制,说明大多数是这样,不排除有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加点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
不能删,“据说”表明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只是作者听说而已,并不确定,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3)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加点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
(4)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一切”“决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去掉“往往”好不好?为什么?)
不能删“大多”起限制作用,表明苏州园林中的池沼绝大部分引用的是活水,而并非是全部,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不能删“往往”是通常的意思,表明苏州园林中的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通常是安排桥梁,但不排除不安排桥梁的特殊情况,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不能去掉。“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去掉则无此表达效果。
类型二 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技巧(对策):从词义(语境义)入手+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特色。(准确性、 严谨性、科学性、生动性)
·锤炼说明用语,解说准确严谨·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请根据新华词典对“标本”和“典范”的解释回答:“标本”一词是否能用“典范”代替?
标本:①枝节和根本:~兼治。 ②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加工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 ③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我觉得苏州园林可以算作我国各地园林的~。 ④医学上指用来化验或研究的血液、痰液、粪便、组织切片等。
典范:可作学习标准、榜样的人或事物。
·锤炼说明用语,解说准确严谨·
“标本”带有“最一般”“最具普遍代表性” 的意思,而“典范”则带有“突出的”“集中各种优点于一身”的意思。作者在文章第1段强调的是苏州园林对我国各地、各风格流派的园林都有影响,因此它是我国园林最具音普遍性的代表者,自然以使用“标本”为佳。
·锤炼说明用语,解说准确严谨·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请根据新华词典中“艺术”和“技术”的解释回答“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能否改成“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
艺术:①通过形象塑造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因表现手段和方式不同,通常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戏剧、电影)。 ②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说话得讲究点艺术。 ③指独特优美而丰富多采:这房间布置得挺艺术的。
技术:①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钻研~ㄧ~先进。 ②指技术装备:~改造。
·锤炼说明用语,解说准确严谨·
“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用“不仅是”而非“不是”,即假山堆叠艺术是以技术为基础,带有相当的技术成分,符合园林艺术实情。因此“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不能改成“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
·锤炼说明用语,解说准确严谨·
(3)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
请对比右图的欧洲古典园林和苏州园林,说说“图案画”与“美术画”有什么区别?
(欧洲古典园林)
(苏州园林)
·锤炼说明用语,解说准确严谨·
图案画更类似数学中的“几何图形”,看上去工工整整,大部分是对称的,比较刻板。西方古典园林,大多方正,均衡对称,追求人工美和几何图案美,不太重视园林的自然性及园林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修剪过的花坛、喷泉水池和露天雕差塑等,都体现人工性,具有理性主义色彩。因而西方古典园林更接近于“图案画”。
而美术画是艺术创造,更注重个性,不讲究对称了,有自然之趣和艺术之美。中国园林突出山水园林特色,讲求自然与意境的创造,可游、可赏、可居,常用移天缩地和借景的手法,道法自然。因而作者说苏州园林是“美术画”。
·锤炼说明用语,解说准确严谨·
(4)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请根据句中对苏州园林的描述,从右边两幅图中选出哪一幅是苏州园林,为什么?
·锤炼说明用语,解说准确严谨·
下面一幅为苏州园林,因为它符合“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特点。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观众多、极有层次了。
北京香山公园
苏州沧浪亭
·锤炼说明用语,解说准确严谨·
本文的语言特点:巧用说明方法,语言准确严谨
小结
说明文章有实用,把握诀窍要读通。
说明对象参题目,关键词句抓特征。
理清结构与层次,围绕特征条理明。
说明方法显特点,语言准确需慎行。
五点牢记细分析,说明文章定能清。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题第三题(明天讲)
2.为家乡某一事物写一篇事物说明文,如文塔、旧桥、酒厂等,写作注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运用。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