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事物性说明文。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读这样的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受到一次生动的审美教育。
二、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好,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鉴赏能力,但是说明文对初二的学生来说属于一个“陌生的世界”,他们难以把握说明文学习的方法。说明文是初二学习阶段里重中之重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如明确说明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揣摩说明语言等。
三、教学目标
1.说出“因地制宜”、“自出心裁”、“重峦叠嶂”、“俯仰生姿”、“轩榭”、“嶙峋”、“镂空”、“琢磨”、“工细”等词语的含义,并运用“重峦叠嶂”、“俯仰生姿”、“工细”造句。
2.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划出概括总结说明对象整体特点的句子,并谈谈说明对象的具体特征。
3.理清说明顺序,根据说明顺序划分文章的结构。
4.找出文中使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并结合实例说说其作用。
5.结合本文谈谈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游园情趣以及作者对它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苏州园林》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
2.难点:了解中国园林建筑的艺术美,懂得鉴赏美,追求美,热爱美。
五、教学方法
导读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等。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有十大美景,同学们知道具体指哪些景观吗?(万里长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安徽黄山、杭州西湖 、桂林山水、西安兵马俑、苏州园林、长江三峡、台湾日月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欣赏十大美景之一:苏州园林。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1997年12月,江苏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苏州园林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
(二)整体感知
1.理解字词。
请学生利用5分钟时间默读课文,并结合课前预习、上下文和文下注释,说出“因地制宜”、“自出心裁”、“重峦叠嶂”、“俯仰生姿”、“轩榭”、“嶙峋”、“镂空”、“琢磨”、“工细”等词语的含义,并运用“重峦叠嶂”、“俯仰生姿”、“工细”造句。
2.理解全文。
(1)请学生用5分钟时间迅速浏览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本文运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请你给文章划分层次。
思考结束,请学生把自己思考之后的结果与大家分享,老师进行适当点评,最后总结归纳。
【教师归纳】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明确:《苏州园林》是一篇事物性说明文,它常从事物的形状、性质、方位、构造、类别、功能等方面进行说明。学生明确了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的基本概念,能通过阅读课文找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即苏州园林,作者从多方面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
2)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明确:第一,整体特点: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原文第二自然段)
第二,苏州园林的具体特点:
A.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如“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B.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如:“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C.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如:“落叶树和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D.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如:“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E.角落的修饰,如:“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F.门窗的图案 ,如:“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G.色调的处理,如:“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
3) 本文运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请你给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说明顺序:本文运用了逻辑顺序 由总到分,由主到次,从概括到具体。(教师点拨: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即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划分层次:
总观全文内容,共有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⑴:总领全文:揭示了文章的写作意图,让大家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苏州园林,并突出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地位。“标本”一词确切地说出了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部分(2—9):抓住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共同特征,分别从各个角度介绍说明。这里又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⑵:概括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图画美。
第二层(3—6):从四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在景物的布局、配合上是如何体现图画美的。
第三层(7—9):从小处、细部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第三部分⑽:结尾。这一段交代说明,是不可忽视的结语。它总结了全文,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欲望;也使行文缜密,引人回味。
(三)深入探究
请学生利用12分钟时间先阅读课文再分组讨论问题,然后各组派代表说出本组对问题的讨论结果。
讨论内容: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看看本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结合实例说说其作用。
谈论结束后同学们畅所欲言,教师归纳总结:
⒈作比较:
①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②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打比方、作比较、摹状貌作用:突出苏州园林修剪树木着眼于画意。
③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的园林的不同,极少使用彩绘。”突出苏州园林的色彩美。
⒉举例子
例如:第2自然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例子(引用)真切有力地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
再如第5自然段中,以几条园里的古藤为例,打比方、举例子生动形象地说明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于画意。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引用\举例子作用:真切有力的说明池沼追求自然美。
⒊摹状貌
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⑵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⑶花时不同的各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描写)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栽种树木着眼于画意。
⒋分类别
池沼分两种:一种宽敞,一种成河道模样。
(四)扩展延伸
请欣赏描写苏州园林的古诗词,结合课文谈谈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游园情趣以及喜爱之情,希望同学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懂得欣赏美的心灵。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五)布置作业
1.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
(六)课堂总结
《苏州园林》是一篇富有艺术性的说明文。文章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认真严肃的劳动态度和杰出的艺术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