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9 20:4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 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整体梳理,逐段研读,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2.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读,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及层次结构、说明顺序;通过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理解园林之美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说明的顺序。
2.教学难点: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作者叶圣陶、本文的写作背景及苏州园林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州园林》。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字词清单
轩榭(xuān xiè) 池沼(zhǎo) 丘壑(hè) 模样(mú)
相间(jiàn) 嶙峋(lín xún) 庸俗(yōnɡ) 镂空(lòu)
蔷薇(qiánɡ) 斟酌(zhēn zhuó) 重峦叠嶂(zhànɡ)
(2)重点词语
嶙峋:枯瘦的样子。
镂空: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文中指考虑光和影等是否恰当。
明艳:鲜明艳丽,明丽。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峦,连绵的山。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自出心裁:心中的设计、构思。指诗文、技艺等的独特构思。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3)配乐朗读,欣赏园林美景,整体感知文意
要求:①朗读时要求学生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生字词。
②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设问1:苏州园林留给作者的印象是什么?(在文中画出关键句)
预设:“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样本的意思,是指苏州园林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设问2:文中哪一句话点明了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预设:苏州园林的总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过渡:在作者的笔下,苏州园林的特点可以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换句话说,也就是“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中国园林艺术与诗、画艺术相通,中国园林一向被誉为如诗如画,因此,作者的这种作为游览者的感受是精当的、恰切的,也表明作者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我们可以领会到,苏州园林的美是经过精心安排而又不损自然的美。“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眼前总是”强调了苏州园林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三、整体感知
设问1:课文围绕着苏州园林的总特征,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
预设:课文主体部分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主要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又补充说明了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
师引导:课文主体部分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主要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除了这四个主要方面,作者还从园林的细部着眼,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画般的美,即讲究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雕镂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这是对苏州园林审美特征的再次强调。
设问2:找出第3—9段的中心句,说说它们与第1、2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用统一的颜色笔画下来)
预设:前两段为下文说明列出总纲,下文各段中心句与其相呼应。
师讲解:本文所要说明的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一种高度概括的审美特征,需要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加以说明。从第4段开始,段首句都是本段的中心句,起到了提示层次和角度的作用,与第1、2段所讲的内容相互呼应。
设问3:探究本文的说明顺序
预设:从文章的结构角度来看,作者没有按常见的空间顺序介绍,而是采用了先总后分的逻辑顺序,先点出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然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及每个角落、门窗、色彩七个方面展开介绍。从说明顺序方面来看,全文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局部由主到次的顺序进行有条理地说明。这样,读者不仅领略到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美,也获得了具体感受。
四、课堂小结
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作者到过的不过十多处。通过周密的观察,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抓住了苏州园林不同中的共同点,进而围绕这个中心,把各种景物综合分成几个类型和方面,分别加以介绍和说明,做到了以一统百。这种先总说再分说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课,自然引入
上节课我们明确了文章的写作思路,了解了苏州园林的特点。今天让我们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语言和写作手法。
二、细读课文,精读细研
(1)重点研读第4、5段。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思考下列问题:
①这两段分别说明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预设:第4段介绍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第5段介绍苏州园林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第4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引用的说明方法;第5段主要运用了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②哪些词语照应了“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
预设:第4段,“艺术”“一幅画”“入画”;第5段,“画意”“中国画的审美观点”“好画”。这些词语处处照应“图画美”这一总特征。
③第4段第1句中“假山”和“池沼”的顺序可否颠倒?
预设:不可以。因为下文是按先介绍假山再介绍池沼的顺序来介绍的,与之相呼应,使语言严密。
④“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其中的“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预设:“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非常准确。
(2)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说明方法:作比较
作用:将苏州园林的建筑不对称性与其他建筑的对称性作比较,更加突出苏州园林的美术画特点。
(2)“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说明方法:举例子
作用:以几个园里的古藤为例,生动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于画意。
(3)“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说明方法:列数字
作用:作者实事求是,不以一“多”字作搪塞,事实上,“一百多处”是出于作者已知条件下对园林数字的准确概括,“十多处”是作者写此文章的依据。
三、品语言
结合下列句子,品味本文语言准确简练、生动传神的特点。
(1)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图案画”和“美术画”有什么区别?)
预设:图案画更类似数学中的“几何图形”,看上去工工整整,大部分是对称的,比较刻板。而美术画是艺术创造,更注重个性,不讲究对称,有自然之趣和艺术之美。
(2)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 ,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句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结合课文插图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
预设:此句的意思是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渐次展开,给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四、课堂小结
1.主题概括
本文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别具匠心和杰出的艺术创造力。
2.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明对象----抓特征-----理顺序-----析方法----品语言
五、布置作业
请用一段文字介绍你的房间或所在的班级室内布置情况,要求用一定的说明顺序进行介绍。
提示:语言简洁,还要注意运用特定的说明顺序。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