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字音字形填空》+《语段填空》 《第三单元文学常识》复习作业设计(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字音字形填空》+《语段填空》 《第三单元文学常识》复习作业设计(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0 19:3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名称 阶段知识巩固 课题 《第二单元字音字形填空》+《语段填空》+《第三单元文学常识》 节次 第2-1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热( ) 滞留( ) 周济( ) 肖像( ) 锃亮( ) 禁锢( ) 踱步( ) 不辍( ) 黝黑( ) 诘责( ) 佃农( ) 绯红( ) 参考答案: chì zhì jì xiào zèng gù duó chuò yǒu jié diàn fēi 设计意图:识记和积累生字词。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劳lù( ) 私shú( ) nì名( ) jiāng绳( ) 蒙mèi( ) zhì息( ) jī形( ) zào热( ) 参考答案: 劳碌 私塾 匿名 缰绳 蒙昧 窒息 畸形 燥热 设计意图:识记和积累生字词。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1)《三峡》选自《 》,作者 是 朝代 家。这本书既是内容丰富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集。 (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 ,字 ,自号 。其散文成就很高与唐代 、 和北宋 、 、 、 、 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其开创宋词 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书法成就很高,成为当时四大家之一。 参考答案: (1)《水经注》 郦道元 北魏 地理学家 (2)《东坡志林》 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曾巩 苏洵 苏辙 豪放 设计意图:积累文学常识,提高语文素养。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4.这些被疫情改变的成语,显得别有新意,还能 给人以触动,真是合情合理!请你仔细观察图一和图二的样式,然后新编两个成语吧。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参考答案: 图三:“疫”言九鼎 图四:“疫”气用事;得‘疫’忘‘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调动积累,迁移运用。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单元名称 阶段知识巩固 课题 2.《第二单元字音字形填空》+《语段填空》+《第三单元文学常识》 节次 第2-2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2020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江南秋末冬初的天气仍是宜人的,无边的落木纷然而下,有些落寞,但天空依然高远,青山依旧凝绿,远非北方的一派萧索。这江南的初冬如袅袅的佳人,穿上一件夹袄,显得更加雍(róng) ______起来。 苏东坡说过:“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碧云天,黄叶地的景象,自然是秋兴华彩乐章的尾声,余韵未绝。放眼苏州城乡内外,绿水白波,涟漪荡漾,丰盈不减;_,_,_,_,_。一片青色(cāng)___茫之中,天平山下的枫叶忽地燃起一片火焰,在秋风中猎猎飞(yáng)___,天平山看枫叶,古人有最富色彩的一则记载:“冒霜叶赤,颜色鲜明,夕阳在山,纵目一望,仿佛珊瑚灼海。” 真是个赏心悦目的季节,大自然在临近休憩的时候,再次给了人们一个惊喜。枫叶与菊花,营构了地面、天空中绚丽明(jìng)______的色彩和拒霜耐寒的品格提醒。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雍(róng) ______ (2)(cāng) ______茫 (3)飞(yáng) ______ (4)明(jìng)______ 参考答案:(1)容 (2)苍 (3)扬 (4)净 设计意图:联系中考,提升素养。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2.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山色不寒 ②绿意犹存 ③树头枝梢 ④仿佛五彩着色 ⑤层林尽染 A.①⑤④③② B.①④②③⑤ C.③④②⑤① D.③①④⑤② 参考答案:A 设计意图:联系中考,提升素养。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3.填空: 骈文是一种文体,别于散文而言,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源于汉末,形成并全盛于南北朝。本单元《与朱元思书》和人称“山中宰相” 所写的《 》就属于骈文。 参考答案: 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设计意图:积累文学常识,提高语文素养。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4.(2020年中考)下面是文字同学摘抄在读书笔记上的美文片段,请阅读并完成(1)—(4)题。 坦荡如坻的原野上,千万棵萱草擎着黄花兴高彩烈地绽放,汇聚成浩浩汤汤的花海。它们开得泼泼洒洒,(也/却)香得羞涩而含蓄。微风吹拂,碧绿的叶伴着金黄的花婆娑起舞 ① 清淡的暗香酝酿着,浮动着,弥散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近年来,樱花以东洋式雅致的(风骚/风韵),出尽了风头,可是开不了几日,就落英缤纷,残红遍地,最终(无人问津/置之不理)。萱草却另有樱花所达不到的境界 ② 萱草在盛开的同时,也在竭力为人们奉献 ③ 成为佳肴 ④ 成为良药。萱草作为母亲形象的独特代表,在世界母爱精神的百花因里散发出恒久的芬芳。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擎着(qíng) 汇聚 坦荡如坻 B.羞涩(sè) 含蓄 兴高彩烈 C.吹拂 婆娑 浩浩汤汤(shāng) D.酝酿 弥散(sǎn) 落英缤纷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却 风韵 无人问津 B.也 风骚 无人问津 C.却 风骚 置之不理 D.也 风韵 置之不理 (3)在语段中对应序号横线处填入标点符号,最适合的一项是( ) ①②③④A;——:、B。:——、C,;:——D;:——,
(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萱草、椿树常被用来比喻母亲、父亲。为祝贺文宇兄弟二人的父母结婚二十周年,你准备奉上一副贺联,并拟出上联“椿萱并茂”,最佳下联应是( ) A.举案齐眉 B.父爱母慈 C.棠棣同馨 D.兄弟孝悌 参考答案: (1)C 【解析】A项“坦荡如坻”应写为“坦荡如砥”。B项“兴高彩烈”应写为“兴高采烈”。D项“弥散”的“散”应读作“sàn”。 (2)A 【解析】“却”表转折关系,“也”表并列关系。结合语境这里用“却”更恰当。“风韵”指风格韵味,可用来形容书画、风景等;“风骚”一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泛指文章辞藻。二指举止轻佻。这里形容樱花的风格韵味,用“风韵”恰当。“无人问津”,比喻没人过问;“置之不理”,指放在一边二不理睬。结合语境此处是指樱花无人过问,故用“无人问津”。 (3)D 【解析】①分句中己有逗号的,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②提示下文、用冒号。③解释说明,用破折号。④并列成分用作谓请,中间用逗号。 (4)C 【解析】“椿萱”对“棠棣”,都是名词性的并列短语,分别指父母和兄弟;“并茂”对“同馨”,都是形容词的偏正短语,意义分别为健康、美好。 设计意图: 接轨中考,提升综合能力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