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三单元:天气
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核心素养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读懂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所包含的信息,知道制作天气预报的大致步骤。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式,利用气象数据,建立气象数据与天气状况之间的联系。
探究实践:通过收集和整理信息,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知道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态度责任:保持对研究天气预报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探索制作天气预报的精密仪器和计算方法。
科学聚焦
01
假如明天我们要去旅行,大家觉得今天要查看什么信息呢?
天气预报都有什么内容呢?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科学探索
02
1
了解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
了解我们所知道的天气预报中所包含的信息,将获得的信息填写在班级记录表中。
我们所知道的天气预报信息(班级记录表)
明天
后天
1.天气状况
2.温度
3.风向
4.风速
5.降水量
……
阴转小雨
晴
21~30℃
25~35℃
西南
西
1~2级
2~3级
3毫米
0毫米
日期:6月19~20日
温度、降水量、风向、风速等信息都是基本的信息,是天气预报的必要内容。有些天气预报还会加入空气质量、穿衣建议等项目。
数据收集
1
2
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数值天气预报
2
气象员
做出预报
3
天气会商
4
发布
天气预报
5
天气预报是怎么制作的?
科学研讨
03
研讨一:在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阶段?
我们在查看天气预报的时候,只需通过点击应用、查看网页等方式,非常简
单。殊不知天气预报制作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气象员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
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人们可以根据天气预报提供的信息,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假期我们经常随父母旅游,出行之前我们要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判断是否有利于出行,或者携带预防装备。
如果遇到特殊天气,做好预防措施,比如暴雨、冰雹、台风等灾害提前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损失。
研讨二:天气预报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
科学拓展
04
你知道吗?我国最早的气象台是1872年建成的上海徐家汇观象台。
但当时的天气预报只有“全国风向不定、天气多变、可能有雨”等模糊简单的内容。
1980年7月,在中央电视台播报了我国第一次的电视天气预报。
随着气象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不仅有一两天的短期预测,还有跨季度、跨年度的长期气候预测。
课堂总结
05
1.未来的天气状况是能够预测的,但天气预报不是完全准确的。
2.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3.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
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知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