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2-2023学年八下数学第一章 二次根式 培优测试卷1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2.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x≥0且x≠1
3.已知n是正整数,是整数,则n的最小值是( )
A.0 B.1 C.3 D.-3
4.下列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5.已知ab<0,则化简后为( )
A. B. C. D.
6.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下列各式中,与 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8.如果m=
-2,n=
+2,那么m和n的关系是( )
A.互为相反数 B.互为倒数 C.相等 D.互为负倒数
9.设等式 在实数范围内成立,其中a、x、y是两两不同的实数,则 的值是( )
A.3 B. C.2 D.
10.设a=
,b=
,c=
,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
A.b>c>a B.b>a>c C.c>a>b D.a>c>b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1.如果最简二次根式与最简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则 .
12.已如,.则 .
13.已知,化简二次根式的正确结果是
14.阅读理解:对于任意正整数a,b,∵,∴,∴,只有当时,等号成立;结论:在(a、b均为正实数)中,只有当时,有最小值.若,有最小值为 .
15.计算( +1)2015( ﹣1)2014=
16.已知,,则式子的值为 .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第17~19题每题6分,第20、21题每题8分,第22、23题每题10分,第24题12分,共6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计算:(1); (2);
(3);
(4).
18.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AC= ,BC= ,求Rt△ABC的面积和斜边AB的长.
19.已知 + + +…+ = ,求n的值.
20.已知,.
(1)求的值.
(2)若x的整数部分是a,y的小数部分是b,求的值.
21.已知,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
(2)
22.如图的的方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请画一个,使它的顶点都在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
(1)在的方格内画出.
(2)说明所画三角形各边的长度符合要求.
23.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一般先仔细阅读题干,找出有用信息作为已知条件,然后利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但是有的题目信息比较明显,我们把这样的信息称为显性条件;而有的信息不太明显,需要结合图形、特殊式子成立的条件、实际问题等发现隐含信息作为条件,我们把这样的条件称为隐含条件;所以我们在做题时,要注意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体会如何发现隐含条件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试化简:
(2)已知a,b, c为△ABC的三边长,化简:+++;
(3)已知a、b满足求ab的值
24.观察下列一组等式,解答后面的问题:
(+1)(-1)=1,
(+)(-)=1,
(+)(-)=1,
(+)(-)=1,
(1)根据上面的规律:
①= ;
②= ;
(2)计算:(+++…+)×(+1).
(3)若a=,则求的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2-2023学年八下数学第一章 二次根式 培优测试卷1
(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无意义,故A不符合题意;
B.是二次根式,故B符合题意;
C.是三次根式,故C不符合题意;
D.没有说明a的取值范围,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x≥0且x≠1
【答案】D
【解析】由x≥0且x-1≠0得出x≥0且x≠1,
x的取值范围是x≥0且x≠1,
故答案为:D.
3.已知n是正整数,是整数,则n的最小值是( )
A.0 B.1 C.3 D.-3
【答案】C
【解析】 ∵n是正整数,是整数,
∴符合n的最小值是3.
故答案为:C.
4.下列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已知ab<0,则化简后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2b≥0,a2≥0,
∴b≥0,
∵ab<0,
∴b>0,a<0,
∴.
故答案为:C.
6.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解析】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有、,共2个
故答案为:B.
7.下列各式中,与 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故A不符合题意;
B、∵,
∴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故B不符合题意;
C、∵
∴与是同类二次根式,故C符合题意;
D、∵,
∴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如果m=
-2,n=
+2,那么m和n的关系是( )
A.互为相反数 B.互为倒数 C.相等 D.互为负倒数
【答案】B
【解析】∵m=
-2,n=
+2,
∴m·n=(
-2)·(
+2)=5-4=1,
∴m和n互为倒数.
故答案为:B.
9.设等式 在实数范围内成立,其中a、x、y是两两不同的实数,则 的值是( )
A.3 B. C.2 D.
【答案】B
【解析】由于根号下的数要是非负数,
∴a(x-a)≥0,a(y-a)≥0,x-a≥0,a-y≥0,
a(x-a)≥0和x-a≥0可以得到a≥0,
a(y-a)≥0和a-y≥0可以得到a≤0,
所以a只能等于0,代入等式得
=0,
所以有x=-y,
即:y=-x,
由于x,y,a是两两不同的实数,
∴x>0,y<0.
将x=-y代入原式得:
原式= .
故答案为:B.
10.设a=
,b=
,c=
,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
A.b>c>a B.b>a>c C.c>a>b D.a>c>b
【答案】B
【解析】a= =
, b= = ,
∵>>
,
∴b>a>c.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1.如果最简二次根式与最简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则 .
【答案】2
【解析】根据题意得:x+3=1+2x,
解得:x=2.
故答案为:2.
12.已如,.则 .
【答案】
【解析】∵,,
∴x2﹣y2=
故答案为:.
13.已知,化简二次根式的正确结果是
【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xy>0,
得x和y同号,
又∵中,
∴y<0,
∴x<0,y<0,
则原式=,
故答案为:.
14.阅读理解:对于任意正整数a,b,∵,∴,∴,只有当时,等号成立;结论:在(a、b均为正实数)中,只有当时,有最小值.若,有最小值为 .
【答案】3
【解析】由题中结论可得
即:当时,有最小值为3,
故答案为:3.
15.计算( +1)2015( ﹣1)2014=
【答案】
【解析】原式=[( +1) ( ﹣1)]2014 ( +1)
=(2﹣1)2014 ( +1)
= +1.
故答案为: +1.
16.已知,,则式子的值为 .
【答案】1
【解析】∵,
又∵,,
∴原式=,
故答案为:1.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第17~19题每题6分,第20、21题每题8分,第22、23题每题10分,第24题12分,共6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计算:
(1);
(2);
(3);
(4).
【答案】(1)解:
=3﹣6+4
=;
(2)解:
=4+﹣+2
=5+;
(3)解:
=2+﹣2+﹣1
=3﹣2;
(4)解:
=3﹣2﹣5+2﹣1
=-5+2.
18.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AC= ,BC= ,求Rt△ABC的面积和斜边AB的长.
【答案】解:∵AC= ,BC= ,
∴S△ABC= AC·BC= ×( )( )=
∵AB2=AC2 + BC2=( )2+( )2=10,
∴AB=
19.已知 + + +…+ = ,求n的值.
【答案】解:∵
=
=
= ﹣
∴ + + +…+ = ﹣ + ﹣ +……+ ﹣ =1﹣
∴1﹣ = ,
∴n=2499
20.已知,.
(1)求的值.
(2)若x的整数部分是a,y的小数部分是b,求的值.
【答案】(1)解:,
,
.
(2)解:∵,,,
∴,,
∴x的整数部分是,y的小数部分是,
∴.
21.已知,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
(2)
【答案】(1)解:∵,,
∴,
,
∴
.
(2)解:
.
22.如图的的方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请画一个,使它的顶点都在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
(1)在的方格内画出.
(2)说明所画三角形各边的长度符合要求.
【答案】(1)解:画图结果不唯一,如:
(2)解:由图可知:.
在中,
.
∵,
∴符合要求.
在中,
.
∵,
∴符合要求.
23.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一般先仔细阅读题干,找出有用信息作为已知条件,然后利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但是有的题目信息比较明显,我们把这样的信息称为显性条件;而有的信息不太明显,需要结合图形、特殊式子成立的条件、实际问题等发现隐含信息作为条件,我们把这样的条件称为隐含条件;所以我们在做题时,要注意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体会如何发现隐含条件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试化简:
(2)已知a,b, c为△ABC的三边长,化简:+++;
(3)已知a、b满足求ab的值
【答案】(1)解:∵ 则
∴
(2)解:∵a,b, c为△ABC的三边长,
∴
∴+++
(3)解:∵,
∴
∴
∴当时,
则 解得:,
∵,
∴或
解得:或
∴或
当时,则无解,舍去,
综上:或
24.观察下列一组等式,解答后面的问题:
(+1)(-1)=1,
(+)(-)=1,
(+)(-)=1,
(+)(-)=1,
(1)根据上面的规律:
①= ;
②= ;
(2)计算:(+++…+)×(+1).
(3)若a=,则求的值.
【答案】(1);
(2)解:原式
;
(3)解:∵,
∴,
∴,即,
∴
.
【解析】(1)①原式
;
②原式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