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一、区域联系
地球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区域与区域之间必然具有物质、能量、信息等形式的联系。
区 域 联 系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地 貌
气 候
水 文
生 物
土 壤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方式
大气环流
水循环
地质循环
生物循环
区域人文地理环境
居民生产生活
制度组织
意识形态
区域人文地理环境的联系方式
人口流动与迁移
商品、劳务和技术专利贸易
投资、金融期货产品交易
信息、通信、文化与学术交流
区域联系突出表现
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
活 动 P29
想一想,隋朝大运河对加强当时我国南北方之间的交流联系有哪些重要作用?
有利于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物资运输,提高运输总量,降低运输成本;
有利于加强南北方的人口流动,实现文化交流和融合。
二、区域协调发展
Why
区 域 协 调 发 展
Where
How
为什么要协调?
哪些地区需要协调?
如何协调?
区域发展不平衡
ALL
P31-32阅读
How
比较我国四大板块经济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经济发达,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
矿产资源、能源缺乏
重化工业发达,城镇化水平高;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枯竭
承东启西,人力资源丰富;
城镇化率偏低,产业层次较低
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如矿产、 油气、水能、土地等);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How
西部大开发
中部崛起
东北振兴
东部率先
加大开放
交通建设
特色产业
特色产业
城市群
国企改革
转型升级
创新高地
新兴产业
全方位开放
东 西 部 经 济 合 作
西 部
东 部
资金、技术、人才、管理
自然资源
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
生活水平提高
工业化、城市化
双赢
How
长江经济带
国家三大战略
How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四大
板块
三大
战略
老少边穷
地区发展
城市群
建设
陆海
统筹
我国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活 动 P33
(1)分析苏南、苏中和苏北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苏南:属于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地带,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好,教育科技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
苏中和苏北:农业基础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空间大,土地资源丰富,可以承接苏南的产业转移。
活 动 P33
(2)徐宿淮盐高铁和连淮扬镇高铁的修建,对促进江苏省内区域均衡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完善江苏铁路网,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使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交通更加便捷,加强物资与人员的流通效率。
课 后 作 业 :活 动 P34
课堂小结
区域人文地理环境联系
区域联系的突出表现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联系
区域联系
区域协调发展
Why
How
Where
随堂练习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达7116万,GDP生产总值突破16万亿元,已逐步发展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粤港澳大湾区的形成基础是( )
A.利益共享的产业价值链
B.打造优质生活圈
C.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D.金融核心圈的共建
2.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后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①加强粤港澳创新合作 ②促进粤港澳融为一体
③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 ④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图示意甲、乙两相邻国家的产业构成情况。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国家可能是( )
A.印度、巴基斯坦
B.法国、德国
C.印度尼西亚、日本
D.墨西哥、美国
4.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有( )
①资金 ②技术 ③劳动力 ④原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德国某名牌桥车的零部件都是利用国外具有优势的企业生产的,这说明了( )
A.德国的生产力水平高 B.德国的科技水平高
C.国际经济合作越来越重要 D.德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低
6.下列关于“国际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需要从发达国家购买原料、出口产品
B.发达国家需要从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资金、设备等
C.发达国家无需与其他国家进行交往合作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需要进行积极的交往与合作
本课结束 感谢聆听